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易方达基金
关注
5833 人关注
深度研究驱动 时间沉淀价值
  • 10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今日机器人板块延续震荡,个股涨跌互现,资金近期逆势流入相关产品,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近3日合计“吸金”超5000万元,最新规模达16.7亿元,创历史新高。
    亚马逊近期宣布其全球机器人部署量突破100万台,并推出AI调度系统DeepFleet,该系统可使车队整体行进时间缩短10%,部分站点包裹处理速度提升25%,标志着物流自动化进入“人机协同智能化”新阶段。
    浙商证券认为,2025年国际巨头量产、国内龙头入局,进入内外双驱、日新月异的产业扩张期,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03万台,空间约3185亿人民币。随着AGI技术持续突破、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或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核心标的,人形机器人相关成份股权重过半,“人形含量”在所有ETF跟踪的指数中排名第一。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联接基金A/C:020972/020973)跟踪该指数,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阅读 8.1w+
    1
  • 26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大盘午后走高,截至14:25,中证A500指数上涨0.7%,成份股中,华海药业、鹏鼎控股、长春高新涨停,蓝思科技涨超12%。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A500ETF易方达(159361)近3日合计获2.6亿元资金净流入。
    据上交所数据,6月A股新开户数165万户,同比增长53%,上半年A股累计新开1260万户,同比增长33%。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总成交额超160万亿元,同比增约60%。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A股下半年预计先震荡,后向上。下半年确定性的弱美元趋势、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和流动性环境整体性改善有望推动A股震荡中枢持续上移,全球基本面超预期改善、国内增量政策落地和新兴产业发展则有望成为市场向上的关键催化。
    A股市场持续活跃,核心资产配置价值有望受到关注。中证A500指数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组成,从行业均衡视角反映A股各行业代表性公司的整体表现。A500ETF易方达(159361,联接基金A/C/Y:022459/022460/022930)的管理费率仅为0.15%/年,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A股核心资产。
    阅读 20w+
    2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3:05,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3.8%,年内累计涨幅超60%。近日,该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修订规则生效以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成为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CXO公司主要提供服务,并不直接获取创新药的核心知识产权,一般也不参与创新药专利研发和商业化成功后获取的专利授权收益。因此,剔除CXO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能够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更纯粹地表征本轮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
    根据剔除CXO后的成份股进行回测,“提纯”后的指数业绩表现更好,2023年发布至今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均较原来更高。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产品,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昨日获逾1700万元加仓,规模创新高,可助力投资者布局前沿创新药企。
    阅读 64.4w+
    4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0:34,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0.7%,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0.2%,相关产品近期受资金关注,人工智能ETF(159819)、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昨日分别获1.5亿元和2200万元净流入。
    近日,国产AI独角兽MiniMax抛出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推理模型——MiniMax-M1。目前该模型在权威评测榜单已位列全球开源模型第二,从细分项来看,M1在长文本处理、工具调用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
    兴业证券表示,国产大模型的持续进步正逐渐拉近和世界TOP模型的差距,Tokens价格持续下探,叠加政策对AI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的趋势,以及MCP等技术协议的广泛应用,2025年将成为AI应用爆发元年。
    人工智能ETF(159819)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聚焦沪深两市AI产业链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行业分布相对均衡;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跟踪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则聚焦科创板AI龙头公司,基础芯片、AI应用等环节占比较高,可助力投资者布局产业链发展机遇。
    阅读 99.4w+
    3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0:1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2.7%、冲击三连阳,跟踪该指数的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昨日获超1700万元净流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这一政策表明了国家支持创新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决心,通过构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新局面,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内创新药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持续提升,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未来继续看好相关创新药及制药企业。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修订后的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修订规则生效以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成为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市场上唯一跟踪该指数的ETF,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创新药产业。
    阅读 108.1w+
    4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0:34,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0.7%,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0.2%,相关产品近期受资金关注,人工智能ETF(159819)、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昨日分别获1.5亿元和2200万元净流入。
    近日,国产AI独角兽MiniMax抛出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推理模型——MiniMax-M1。目前该模型在权威评测榜单已位列全球开源模型第二,从细分项来看,M1在长文本处理、工具调用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
    兴业证券表示,国产大模型的持续进步正逐渐拉近和世界TOP模型的差距,Tokens价格持续下探,叠加政策对AI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的趋势,以及MCP等技术协议的广泛应用,2025年将成为AI应用爆发元年。
    人工智能ETF(159819)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聚焦沪深两市AI产业链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行业分布相对均衡;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跟踪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则聚焦科创板AI龙头公司,基础芯片、AI应用等环节占比较高,可助力投资者布局产业链发展机遇。
    阅读 128.9w+
    1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10:1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2.7%、冲击三连阳,跟踪该指数的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昨日获超1700万元净流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这一政策表明了国家支持创新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决心,通过构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新局面,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内创新药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持续提升,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未来继续看好相关创新药及制药企业。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修订后的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成为目前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市场上唯一跟踪该指数的ETF,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创新药产业。
    阅读 134.4w+
    1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7月2日晚间,在首批科创债ETF获批之后,易方达基金披露了旗下科创债ETF的发售公告及基金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公告显示,易方达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的认购代码为551503,扩位简称为中证科创债ETF易方达,将于7月7日进行发售,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30亿元。
    相关文件显示,中证科创债ETF易方达(认购代码:551503)主要投资于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成份券及备选成份券,将主要采取包括抽样复制策略、替代性策略在内的债券指数化策略,构造与标的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资产组合,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是一只跨市场指数,从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中,选取主体评级AAA、隐含评级AA+及以上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应科技创新公司债的整体表现。中证科创债ETF易方达(认购代码:551503)管理费率为0.15%/年,可助力投资者低费率一键配置沪深交易所高等级科技创新公司债。
    阅读 127.6w+
    2
  • 昨天 20:39 来自 财联社

    A股全天震荡,全市场成交额超1.4万亿元,已连续2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板块题材上,光伏、钢铁、养殖、代糖、煤炭、海工装备板块涨幅居前,算力硬件、半导体、军工装备、脑机接口、数字货币、多元金融板块跌幅居前;港股走势分化,医药、地产、内银股相对活跃。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下跌0.2%,沪深300指数上涨0.02%,创业板指数下跌1.1%,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1.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5%。
    阅读 219.7w+
    6
  • 昨天 20:39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2.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5%,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下跌2.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1.0%,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3%。
    阅读 229.8w+
    1
  • 昨天 20:33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0.9%,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0.1%,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下跌0.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1.0%。
    据国家税务总局近日披露,2024年度,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13家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9%、19.7%。
    阅读 225.1w+
    1
  • 昨天 20:33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下跌0.2%,中证A100指数、中证A50指数均上涨0.1%。
    据报道,6月A股新开户数165万户,同比增长53%,远超去年同期开户水平,上半年A股累计新开1260万户。
    阅读 213.4w+
    4
  • 昨天 20:33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2.0%,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1.8%。
    近期,AI发展进化呈现越来越专业化细分的新趋势。谷歌研究团队推出交互式气象平台,可预测气旋的形成、路径、强度、规模和形态,能生成未来15天内的50种情景推演;中美联合推出了全球首个聚焦历史研究的AI助手,可检索文献和史料,支持识别手稿、铭文和古地图等多模态材料,并结合历史辅助推理、梳理线索、形成学术判断。
    阅读 219w+
    1
  • 昨天 20:33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2.9%,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3%,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0.8%,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下跌0.6%。
    阅读 239.1w+
    1
  • 昨天 20:33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2.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5%,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下跌2.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1.0%,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3%。
    阅读 237.7w+
    1
  • 昨天 20:33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创业板指数下跌1.1%,创业板成长指数下跌1.3%,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1.7%。
    从估值层面看,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成长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均在30倍左右,且均位于指数发布以来15%分位上下,配置价值受关注。
    阅读 231.7w+
    2
  • 昨天 20:32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5%,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6%,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下跌2.1%,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下跌1.7%。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规模为16.7亿元、创历史新高。
    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首场机器狗任务赛直播将于本周末开启,机器狗“黑豹2.0”将在直播间挑战速度极限,还将上演史无前例的“百米人机对决”。
    阅读 226.2w+
    4
  • 昨天 20:32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1.0%,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0.9%,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下跌1.5%,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下跌1.0%,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0.7%。Wind数据显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成交额3.6亿元,净申购达1400万份。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修订后的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成为目前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市场上唯一跟踪该指数的ETF,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创新药产业。
    阅读 214w+
  • 昨天 20:32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1.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5%,中证信息安全主题指数下跌1.6%,中证软件服务指数下跌1.7%,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下跌2.1%。
    浙商证券指出,2025年国际巨头量产、国内龙头入局,进入内外双驱、日新月异的产业扩张期。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03万台,空间约3185亿人民币,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量产渐行渐近,行业预计从产业形成期过渡到产业扩张期,产业化发展有望显著提速。
    阅读 231.2w+
    3
  • 昨天 20:30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均下跌2.0%。
    民生证券指出,国产算力与国产模型能力加速提升,AI产业有望加速。国产算力与国产模型的协同崛起,正在重构中国AI产业的底层逻辑,为技术自主与产业升级注入核心动能。
    阅读 231.9w+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