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促消费举措
关注
1.2W 人关注
大消费行业相关动态。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5日电,据四川省商务厅数据,截至5月13日,今年四川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覆盖702万件,有力拉动消费221亿元。
    阅读 208w+
    38
  • 昨天 23:51 来自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日报 | 美国落地对华加征关税调整;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
    阅读 54.2w+
    4
  • 昨天 12: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4日电,财联社记者日前从多位华强北商家处获悉,4月初特朗普关税新政后暂停报价的CPU等产品商家,均已正常营业。CPU、GPU等产品价格亦回落至正常水平,如5090D目前报价约2万元,而4月初曾有商家向财联社记者给出3万元左右报价。有商家表示,部分型号产品价格甚至较4月初出现腰斩,此前大批囤货的部分商家损失较大。此外,财联社记者从多位有美国业务的消费电子厂商人士处获悉,由于产品备货较长,关税政策变化短期未见太大影响。(财联社记者 王碧微)
    阅读 295w+
    5
    163
  • 昨天 07:58 来自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日报 | 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企业;天猫、京东昨晚8点开启618大促活动;来伊份回应消费者反映蜜枣粽问题……
    阅读 67.6w+
    1
    8
  • 昨天 07:47 来自 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阅读 69.8w+
    21
  • 05-13 06:59 来自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日报 | 美团、蜜雪冰城计划进入巴西市场;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1至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千万辆……
    阅读 57.4w+
    4
  • 05-12 16: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2日电,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消息,该行会同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等联合印发《广东金融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具体部署了六个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消费金融产品服务提质惠民行动。二是加快金融助力增收促进行动。三是推进消费金融增量扩面行动。四是强化消费设施金融保障支持行动。五是推进消费金融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六是实施消费市场融资渠道畅通拓展行动。
    阅读 287.4w+
    44
  • 05-12 12: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2日电,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财政厅近日印发《海南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提出,在南繁、深海和航天等领域试点开放创新券全国通兑,通过与其他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签署创新券合作协议,促成和建立服务机构互认机制,服务企业通过创新券平台使用创新券异地购买科技创新服务,推动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有序跨区域流动。
    阅读 263.9w+
    44
  • 05-10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0日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0.2%,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价格上涨0.3%。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阅读 368.4w+
    5
    844
  • 05-09 23:29 来自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日报 | 卫龙美味拟配售8000万股;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4%;萝卜快跑在香港的自动驾驶测试区域再扩大……
    阅读 104.5w+
    1
    9
  • 05-09 18: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26家金融机构)。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

    26家金融机构根据经营主体申请,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贷款发放条件。对于符合政策支持领域的贷款,26家金融机构可按照贷款本金的100%,按季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并对报送贷款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机构报送的申请,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加强事后核查和监督管理。
    阅读 335.5w+
    23
    776
  • 05-09 17: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阶段,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新设的政策工具尽快落地显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阅读 309.9w+
    1
    84
  • 05-09 17: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加快建立完善养老金融体系,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阅读 359w+
    68
  • 05-09 14: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化消费环境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5月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上正式启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会议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牵头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好三年行动试点落地,48个试点地区要围绕17项重点任务先行先试;二是加快培育放心消费单元和集聚区,打造政策措施的集中载体;三是强化消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消费领域监管执法,探索消费环境监测评价;四是创新消费领域信用体系,以“数字+信用”推动“激励+约束”;五是提高消费争议解决效能,促使先行和解、多元化解;六是加强三年行动组织保障,强化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凝聚消费环境建设合力。
    阅读 332.7w+
    41
  • 05-09 14: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商务部流通发展司5月8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调研并组织座谈。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总体态势良好,当前交旧、换新数量均突破500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150亿元,500余万名消费者享受到国家补贴政策,超7万家门店通过参加以旧换新提升了销售,在推动购新扩量、化解存量风险、普惠换购群众、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会议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专班的指导和支持下,从优化流程畅通堵点、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保障、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发力,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这项既利当下、又利长远,既保安全、又促消费,既助企业、又惠民生的工作开展好。
    阅读 324.3w+
    37
  • 05-09 14: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9日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权益。选择正规直播平台购物。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平台进行消费,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警惕通过个人社交账号、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的交易,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建议全程在直播平台内置购物系统完成交易,切勿脱离平台进行私下转账交易。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警惕“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5秒下链接”等宣传,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谨防虚构原价陷阱。不轻信“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绝对化承诺,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注意识别“刷单炒信”行为,综合查看商品详情页参数、用户真实评价等多维度信息。防范情感营销诱导,避免因支持“偶像”“家人”等情感因素冲动消费。
    阅读 332.6w+
    1
    48
  • 05-09 13: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5月8日正式印发。《方案》明确湖北省正在加快出台延长婚假的具体办法。在婚育支持方面还提出,要保障产假、护理假、育儿假落实到位;在弹性错峰休假方面,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阅读 359.6w+
    48
  • 05-09 06: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5月9日)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通过直播平台选购商品要注意:

    一是选择正规直播平台购物。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平台进行消费,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警惕通过个人社交账号、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的交易,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建议全程在直播平台内置购物系统完成交易,切勿脱离平台进行私下转账交易。

    二是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警惕“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5秒下链接”等宣传,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谨防虚构原价陷阱。不轻信“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绝对化承诺,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注意识别“刷单炒信”行为,综合查看商品详情页参数、用户真实评价等多维度信息。

    三是重点品类审慎选购。选购保健食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谨防虚假夸大宣传。
    阅读 338w+
    1
    94
  • 05-08 23:59 来自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日报 | 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沪上阿姨今日港股上市……
    阅读 103w+
    5
  • 05-08 23:41 来自 科创板日报 梁又匀
    简化规则、默默抢跑、品质优先……今年618大促少了“火药味”
    阅读 141.2w+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