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促消费举措
关注
1.2W 人关注
大消费行业相关动态。
  • 昨天 07:00 来自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日报|特殊日期茅台新品被炒至10万元天价;Rokid Glasses将在香港开售......
    阅读 89.1w+
  • 08-13 22: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中国农业银行网站发布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针对取得贴息资金,农业银行表示,对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在该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结息时,该行将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计算贴息金额,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阅读 271.3w+
    96
  • 08-13 15:30 来自 央视财经
    财联社8月13日电,对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多位专家表示,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将进一步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提振消费。有专家表示,贴息政策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扩大内需。财政贴息采取“先拨后贷”方式,利率为年化1%,相当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领取贴息后,优质客户消费贷款利率将进入2字头,相当于贷款利率打了7折,能够明显降低消费信贷融资成本。
    阅读 276w+
    169
  • 08-13 11: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中钨在线发布2025年8月13日钨市场行情,钨市居高不下,年内主要钨制品价格已累计四成涨幅。钨矿吨价步入“2字头”时代,APT吨价突破29万,钨粉吨价达44万。65%黑钨精矿价格报20万元/标吨,较年初涨39.9%。仲钨酸铵(APT)价格报29.3万元/吨,较年初涨38.9%。钨价年内大幅上涨主要是受市场供给面与情绪面的驱动。钨矿开采指标下移、环保生产约束趋严、大型基建项目落地、战略资源属性升温、反“内卷式”竞争倡导、外部资金推波助澜以及国际钨价涨势共振,强化市场供需预期和炒涨热度。然而,短期内价格过快上涨缺乏坚实的需求支撑,且面临投机性回调风险。具体来看:下游消费承接乏力、高位库存消化迟滞、投机资本获利离场、海外产能逐步新增、国际经济下行拖累和地缘政治冲突扰动,若这些风险相互叠加并持续发酵,可能引发价格深幅回调,造成行业冲击。
    阅读 270w+
    69
  • 08-13 11:24 来自 财联社
    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方案,六大行集体官宣
    阅读 93.4w+
    13
    551
  • 08-13 11: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的活力。做个简单的测算,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是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所以这是一个公共资金和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生的撬动效应。
    阅读 276.5w+
    59
  • 08-13 10: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贷款经办机构对贷款人授信时,要基于借款人的真实需求和信用状况,不得借贴息政策诱导消费者进行借贷。
    阅读 276w+
    36
  • 08-13 10: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8月13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在具体操作上,借款主体不需要进行贴息申请,只需要按照正常信贷流程在银行去办理贷款即可。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对于经营主体没有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向经营主体按期收取利息时将直接扣除对应贴息资金。
    阅读 304.4w+
    48
  • 08-13 10: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郭武平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办机构需对贴息数据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金融监管总局也会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总部建立健全内部核查和处理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指导各金融监管局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执行情况纳入日常持续监管,配合财政部门对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的申请、拨付、清算等情况开展核查。
    阅读 287.6w+
    28
  • 08-13 10: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项贴息政策不设烦琐的门槛、不搞复杂操作,力求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服务业经营主体经营所需,贴息测算和申请等工作主要由贷款经办机构完成,最大程度便利借款人。
    阅读 288.3w+
    32
  • 08-13 10: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将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流程。廖岷表示,期待这样的政策能精准高效支持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同时这些政策也可以和正在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更多实惠。
    阅读 267w+
    100
  • 08-13 10:28 来自 财联社
    财政部:“双贴息”政策期限一年 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阅读 60.2w+
    14
    489
  • 08-13 10: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能够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简单测算,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元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元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消费领域的服务业供给。
    阅读 282.4w+
    1
    118
  • 08-13 10: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部分媒体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扩大消费的重视程度。
    阅读 290.1w+
    52
  • 08-13 10: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来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以真金白银的举措服务居民更好消费、助力经营主体提升服务消费的服务水平,实现供需两端的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阅读 282.9w+
    43
  • 08-13 10: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8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或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些均不属于政策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阅读 289.8w+
    1
    353
  • 08-13 10: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浙江省商务厅等7部门印发《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强化首店经济发展要素保障。加强规划引导,探索发布“浙江首店地图”,建立选址资源数据库,支持高能级首店入驻核心商圈、特色街区等,推动品牌需求与商业载体精准对接。用足用好中央及省级政策资金,支持首店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配性信贷产品,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品牌首店提供融资、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优化首店经济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各地对品牌入驻和经营过程中涉及的项目选址、登记注册、安全管理、备案审批等,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探索建立“首店一件事”集成服务。探索对国际品牌首店的进口商品通关、CCC认证等提供便利化服务通道。
    阅读 274.5w+
    1
  • 08-13 10:13 来自 中国新闻网
    财联社8月13日电,四川省近日出台规定,将给予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每人每月200元运营补助。此外,近期广东、江西、海南等多地给居民发放托育消费券,如广东托育消费券根据金额分为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四个档次,可直接抵扣托育费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陆杰华表示,各地托育政策密集出台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这些政策一方面有助于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托育服务行业;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入托意愿家庭的经济压力。但能否真正提升入托率,还需要从长远观察政策落地的成效。
    阅读 273.8w+
    47
  • 08-13 10: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的政策,将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阅读 261.5w+
    20
  • 08-13 10: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浙江省商务厅等7部门印发《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力争到2027年,全省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打造首店集聚区、首店孵化区、首店提升区50个以上。打造首店提升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适度开展“超前布局”“超能级招引”,引导优质品牌资源向县域延伸下沉,带动本地消费升级和商业提档。鼓励连锁品牌、区域龙头企业等依托县域重点综合体、商圈、步行街等开设县域首店,推动县域首店集聚发展,激发县域消费活力。力争到2027年,全省打造20个以上首店提升区。
    阅读 301.1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