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直击集采
关注
7025 人关注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8月20日开标,此轮集采共约200家企业参与投标。
  • 昨天 19: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财联社记者从第十一批国采拟中标结果获悉,本次集采中符合奥司他韦颗粒剂实际申报企业数为3家,最终有两家企业拟中选,分别是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嘉恒制药有限公司受托生产)和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此前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丢标。小财注:奥司他韦颗粒剂是儿童流感药市场主流防治药物,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该品种在国内公立医院销售额约20亿元。(财联社记者 何凡 卢阿峰)
    阅读 266.3w+
    55
  • 昨天 19: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财联社记者从第十一批国采拟中标结果获悉,达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总计14家企业获得竞标资格,其中7家企业按照规则一获得拟中选资格,分别是Hetero Labs Limited、南京方生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岭万洲国际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利泰尔药业有限公司受托生产)、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伟林恒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受托生产)、M/s Cipla Ltd.,九典制药、河北智恒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制药(高密)有限公司受托生产),其中两家为印度制药企业。小财注:达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是第十一批国采最受关注的品种之一,该品种目前以销售额超80亿元人民币雄踞中国医药市场小分子药物销售额第1位,2024年公立医院销售额为53.52亿元,是第十一批国采中唯一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品种。(财联社记者 何凡 卢阿峰)
    阅读 256.6w+
    45
  • 昨天 19: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财联社记者从第十一批国采拟中标结果获悉,集采首批外用贴剂品种之一的洛索洛芬贴剂/洛索洛芬贴膏剂有4家企业符合“申报品种资格”竞逐报价,拟中选资格由九典制药旗下湖南普道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力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拿下。原研药企第一三共旗下LEAD CHEMICAL CO., LTD.丢标。小财注: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洛索洛芬贴剂/洛索洛芬贴膏剂在国内公立医院销售额超10亿,国内市场主要份额由九典制药占据。(财联社记者 何凡 卢阿峰)
    阅读 254.4w+
    26
  • 昨天 19: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财联社记者从第十一批国采拟中标结果获悉,参与竞争投标的9家企业当中,6家企业获得奥拉帕利口服常释剂型的拟中选资格,分别是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陕西九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受托生产)、西藏金岳医药有限公司(M/s Natco Pharma Limited)、上海宣泰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宣泰药业有限公司受托生产)、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和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原研企业阿斯利康丢标。小财注:奥拉帕利口服常释剂型是全球首个PARP抑制剂,用于卵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是“精准抗癌”的代表药物,2024年在国内公立医院销售额超10亿元。(财联社记者 何凡 卢阿峰)
    阅读 282.3w+
    39
  • 昨天 18:04 来自 央视新闻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 纳入55种药品
    阅读 51.5w+
    9
  • 09-20 15: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0日电,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其中提到,本次集采充分征求并采纳药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意见,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对投标企业的质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企业有一定生产经验。要求投标企业或其委托生产企业有2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并且投标药品的生产线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二是对生产质量考察的要求。将原来的“投标药品”2年内未发生违反GMP的情况,扩展到“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未发生违反GMP的情况。三是优先考虑临床认可、质量稳定的企业。企业报价相同时,医疗机构报量多,或未发生生产工艺、原料药、主要辅料等重大变更的企业优先。
    阅读 333.1w+
    115
  • 09-20 15: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0日电,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其中提到,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要求每家投标企业做出不低于成本报价的承诺,对于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等,主导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的顾虑。
    阅读 315.3w+
    1
    138
  • 09-20 15: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0日电,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其中提到,优化价差控制“锚点”。为保证公平,本次集采继续对中选价差作一定控制。同时,为防范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导致整个品种的中选价过低,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的锚点。我们请专家对第7—10批集采200余个品种的报价情况进行了模拟,在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大于1.8倍个品种中,如按现有规则,有1/4左右的品种触发调高“锚点”,相对于最低报价,平均调高34%,最大调高170%,将有效发挥“反内卷”的作用。
    阅读 359.1w+
    33
    1306
  • 09-20 15: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0日电,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其中提到,关注儿童药供应保障。会同相关部门和专家专门论证儿童适宜小规格药品的比价规则,对小规格的口服溶液、干混悬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儿童适宜剂型,用“含量差比价”替代“装量差比价”,调整后小规格价格有所放宽,鼓励儿童小规格供应。
    阅读 328.9w+
    1
    140
  • 09-20 15: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0日电,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本次集采方案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充分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此外,本次集采将进一步强化中选结果执行。要求中选企业作为供应保障第一责任人,及时响应医疗机构订单并完成配送;要求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中选产品,按协议按时完成约定采购量,并履行及时结算货款义务。
    阅读 343w+
    15
    706
  • 08-12 17:3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2025国谈通过形式审查药品规模大爆发!多款天价抗癌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
    阅读 94.6w+
    2
    57
  • 08-11 07:5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更多细节浮出水面!第十一批集采或将释放这些信号
    阅读 88.2w+
    15
    134
  • 07-18 11:33 来自 科创板日报特约记者 史追云
    血透集采升级!两省抛出县域医共体采购大单 影响几何?
    阅读 92.3w+
    2
    16
  • 07-15 20:4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第十一批55个品种拟迎国采“大考” 透明度显著提升 业内预测是“比较温和的一次国采”
    阅读 84.5w+
    9
    133
  • 07-15 16:31 来自 央视新闻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启动 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
    阅读 71.8w+
    8
    131
  • 07-15 14:00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5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为推进第十一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国家组织药品联采办于近期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工作会议。另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近期消息,7月22日市药事所将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介绍国家集采相关工作。此举亦被业内认为是第十一批国采启动前的重要预热。(记者 徐红)
    阅读 282.5w+
    134
  • 04-08 20:5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何凡
    基本不受美国关税事件影响 恩华药业:持续关注省级联采进展情况|直击业绩会
    阅读 52.6w+
    10
  • 03-19 10: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9日电,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药品生产监督结果通告:持有人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受托生产企业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间苯三酚注射液)不符合要求。据了解,该款注射液为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药监部门表示,该药品尚未开展集采供货。药品质量安全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监管部门的底线。药监部门表示,生产现场检查是排查风险隐患、预防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尽管检查发现企业存在违法生产的行为,但四川省药监局经监督检查、抽检、不良反应监测评估,目前未发现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而且该产品尚未开展集采供货。
    阅读 251.4w+
    6
  • 02-07 17:5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三款新品获批!凝胶贴膏竞争格局正在快速构建 国采纳入在即?
    阅读 144.9w+
    6
  • 01-17 11: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家医保局今天(17日)召开医保部门“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其中用于谈判药使用超3600亿元,也就是说“老药”集采省下来的钱80%用于创新药,集采充分发挥了减负担、腾空间、促改革的动能转换作用,符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阅读 314.8w+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