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机构调研动向
关注
3.7W 人关注
机构调研为机构考察上市企业基本面的重要方式,及时关注机构调研动向,把握投资风向标。
  • 昨天 19: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海昌新材(300885.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目前,海昌已与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了联系,行星减速器齿轮、滚珠丝杆反相器、MIM部件等一批核心产品已经完成送样测试;此外,海昌还与某技术公司合作开发行星减速器与摆线减速器,计划在其中应用MIM粉末冶金产品。通过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具备强度高、耐磨性强、精度接近机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SMC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预计2026年前后量产;若替代成功,2026年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会有大幅提升。
    海昌新材
    +0.93%
    阅读 92.6w+
    110
  • 昨天 17: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赢合科技(300457.SZ)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现已推出覆盖湿法与干法工艺的固态电池最新解决方案:湿法设备具备高精度涂布、优异工艺控制性与运行稳定性的技术优势;在干法工艺领域,第三代设备通过集成粉体搅拌、纤维化、干法辊压等七大核心工艺技术,显著提升了制造效率。目前公司已向多家客户交付了核心固态电池相关设备,产品涵盖湿法全自动制浆、湿法涂布、辊压、电解质转印和干法搅拌纤维化、多辊连轧成膜复合等设备。
    赢合科技
    -1.47%
    阅读 109.7w+
    1
    72
  • 昨天 16: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华通线缆(605196.SH)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公司自2005年开始进行海外贸易,目前在海外已布局完善的生产工厂和销售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海外市场多元化发展,未依赖单一市场,因此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对公司整体销售业绩的冲击相对有限。此外,公司海外生产基地选址经过审慎评估,所在区域局势保持安全稳定。公司在安哥拉的项目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提供就业并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同时拓展至上游电解铝产业,改善电线电缆业务的现金流问题。公司目前国内线缆板块和海外工厂订单充足,主要受产能限制。公司正在进行产能扩建和供应链等信息化系统的升级,以提高产能和扩大营业收入。
    华通线缆
    +0.12%
    阅读 121.3w+
    2
  • 昨天 16: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东尼电子(603595.SH)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的主要产品为柔性线路板,目前已持续规模化交付其定点项目。公司主要在消费电子业务上与立讯精密合作,向其供应无线充电隔磁材料、超微细线材等产品。公司无线充电隔磁材料主要供应国际大客户,已于2025年5月底开始供应其新机型的无线充电隔磁材料。
    东尼电子
    -1.52%
    阅读 121.9w+
    29
  • 昨天 16: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瀚川智能(688022.SH)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基于公司在电连接装备领域的深度积累,公司的产品已经从车用端扩展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端。这一战略拓展,不仅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为人工智能算力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人工智能算力这一新兴领域,公司以自身电连接设备的优异性能和可靠性,为推动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关于AI算力中心领域业务的具体客户和订单等信息,以公司发布的正式公告为准。
    瀚川智能
    -2.09%
    阅读 132.1w+
    1
  • 昨天 16: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颀中科技(688352.SH)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5年下半年,显示芯片封测业务方面,显示产业转移效应持续发酵,尤其大尺寸COF和TDDI COG,叠加国补延续,赛事等因素,第三季度需求快速拉升,第四季度预期可再增量;小尺寸TDDI维修与品牌预期有所增加;AMOLED渗透率持续提高。非显示芯片封测业务方面,Cu bump 2025下半年预计逐季增量;DPS虽2025年上半年稼动率不佳,但预计下半年会有所回升,整体维持审慎乐观的预期。
    颀中科技
    +0.31%
    阅读 130.4w+
    47
  • 昨天 16: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万向钱潮(000559.SZ)公告称,公司已将机器人业务确立为继轴承与汽车底盘系统之后的第三大战略业务板块,系统推进人形机器人骨骼件、精密件、关节轴承、专用轴承、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基于在万向节、轴承、精密轴等领域的技术协同优势,公司已成立由总经理牵头的专项队伍,重点布局丝杠及专用轴承等关键部件。
    万向钱潮
    -3.42%
    阅读 128.1w+
    2
    70
  • 昨天 15: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5日电,晶丰明源(688368.SH)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关于公司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进展,目前,该产品线已实现数字多相控制器、DrMos、POL及Efuse全系列产品量产并进入规模销售阶段,特别是新一代显卡应用,已在多家海外和国内客户开始大批量出货,从而带动整条产品线业务增长。此外,依托于DrMos产品适应市场需求革新突破,整体业务得以快速增长,更多国际和国内客户实现业务破局。通过持续的BCD工艺创新及产品创新,第二代DrMos芯片性能显著提升,从而促使成本下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已获得多家客户导入并进入量产阶段。
    晶丰明源
    +4.99%
    阅读 151.7w+
    1
    62
  • 09-24 23: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钧崴电子(301458.SZ)公告称,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16.79%;实现净利润6824.2万元,同比增长24.20%。公司在电流感测精密电阻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并积极布局磁通门、霍尔效应及隧道磁电阻(TMR)等核心电流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司产品在汽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未来将继续深耕电流感测精密电阻和熔断器领域,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系统、光伏储能及智能终端等高端领域的应用。此外,公司还通过收购FlatElectronicsCo.,Ltd.来丰富产品矩阵,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钧崴电子
    -1.23%
    阅读 255.9w+
    19
  • 09-24 23: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沪电股份(002463.SZ)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企业通讯市场板实现营业收入约65.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70.63%。其中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约25.34%,高速网络的交换机及其配套路由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约161.46%。此外,公司在2024年Q4规划投资约43亿新建人工智能芯片配套高端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预期将在2026年下半年开始试产。沪士泰国生产基地于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已陆续取得客户的正式认可。
    沪电股份
    +0.35%
    阅读 256.9w+
    23
  • 09-24 23: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中瓷电子(003031.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上半年,碳化硅芯片晶圆工艺线经过升级改造由6英寸升级为8英寸,目前已通线,处于产品升级及客户导入阶段;陶瓷零部件新产品研发实现阶段性进展,已通过国产半导体设备上机验证,并实现批量供货。公司光通信器件外壳传输速率已覆盖2.5Gbps、10Gbps、25Gbps、100Gbps、200Gbps、400Gbps、800Gbps、1.6Tbps并均已实现量产,目前正积极配合客户进行3.2Tbps产品的研发工作。此外,公司氮化铝多层薄厚膜产品实现快速增长,产品应用于高频高速光模块中,应用于AI智能和数据中心等新场景。
    中瓷电子
    +2.21%
    阅读 260.1w+
    2
    200
  • 09-24 21: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当升科技(300073.SZ)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当升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介绍了公司在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材料、固态电解质、三元材料、钴酸锂产品、磷酸(锰)铁锂业务以及国际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进展。其中,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同时,公司在富锂锰基材料方面已突破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出中高容量和超高容量产品。此外,公司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已成功开发出多种电解质体系,并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当升科技
    +5.91%
    阅读 267.8w+
    5
    154
  • 09-24 19: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金太阳(300606.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子公司领航电子聚焦于解决芯片制造中关键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特别是核心产品钨抛光液,填补了该领域国内产业链的空白。目前,领航电子已建立年产万吨级的产能体系,产品覆盖芯片制造、半导体晶圆及消费电子领域的抛光液及配方化学品。其中IC、硅晶圆、碳化硅等半导体级抛光液已完成性能验证并具备量产能力,多款芯片级抛光液收获了国内FAB厂订单,核心产品钨抛光液在国内头部FAB厂实现了重大突破。
    金太阳
    -3.16%
    阅读 284.1w+
    3
    123
  • 09-24 17:3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4日讯,安集科技(688019.SH)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前道晶圆制造用及后道晶圆级封装用等高端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产品领域,随着进一步丰富产品系列的开发和导入,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已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截至2024年,公司清洗液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4%。目前,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竞争对手主要以海外友商为主,公司会依靠先进的研发实力、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以及客户群协同等优势持续拓展中国大陆和海外市场。
    安集科技
    -0.07%
    阅读 253w+
    4
  • 09-24 17: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晶盛机电(300316.SZ)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持续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半导体业务持续发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领域,公司实现半导体8-12英寸大硅片设备的国产化,并延伸拓展至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在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公司聚焦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装备研发,在晶体生长、加工、外延等环节成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晶盛机电
    +3.56%
    阅读 264.5w+
    1
    861
  • 09-24 15: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长盈精密(300115.SZ)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比较早布局这块(人形机器人)业务,最早对接的海外品牌,所以目前出后比较多的也是海外品牌。今年上半年两个海外品牌贡献营收3500万人民币。今年年初到8月底,公司累计交付了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产品的价值已经超过了8000万元。目前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业务上供应给客户的料号超过400个。公司的项目集中在灵巧手上的传动件,现在逐步增加至大尺寸的传动件。公司是从超精密的小件,逐步做到高价值量的大件的。当然,不管是小件还是大件,精密度都非常高,超过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精度。
    长盈精密
    -0.86%
    阅读 289.1w+
    4
    1163
  • 09-24 15: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4日电,骄成超声(688392.SH)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在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公司大力推动先进超声波扫描显微镜以及超声波固晶机(超声热压焊机)等新产品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公司可应用于半导体晶圆级封装、2.5D/3D封装、面板级封装等产品检测的先进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成功获得了国内知名客户正式订单并完成交付;超声波固晶机(超声热压焊机)已获得客户正式订单。在先进超声波扫描显微镜领域,目前德国PVA公司、美国Sonoscan公司等占据多数市场份额,随着公司超声波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增强,超声波设备的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未来可提升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骄成超声
    +3.13%
    阅读 266.4w+
    821
  • 09-23 22: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3日电,劲旅环境(001230.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环卫设备已开始面向外部市场销售,产品涵盖从0.5吨以下到2吨以上的全系列小型、中型、大型洗扫车,以适配不同作业场景。后续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降低成本,尽快推出第三代全面自研智驾产品。同时重点研发捡拾机器人,将机器人智能与无人驾驶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室外及园林绿化中零星垃圾的捡拾场景。
    劲旅环境
    -6.13%
    阅读 267.2w+
    95
  • 09-23 22: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3日电,中泰股份(300435.SZ)公告称,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25亿-3.55亿,同比增长71.36%—87.19%。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3.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4.79%,主要因城燃板块收入持续下滑。但公司深冷业务(设备销售+气体运营)已反超燃气板块,设备销售板块实现利润1.2亿元,占比超过90%。预计未来设备销售板块仍为公司重点,海外市场开拓持续发力,预计未来3-5年每年海外新签订单增速不低于20%-30%。城燃板块持续与政府沟通顺价及欠款回收,并降低采购成本以度过行业低谷期。
    中泰股份
    -1.83%
    阅读 282.9w+
    21
  • 09-23 22: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3日电,国科微(300672.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推出的车载AI系列芯片主要应用在前装智能摄像头、行车记录仪、流媒体电子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摄像头监控系统、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座舱监控系统、前视ADAS一体机等产品上,公司2025年上半年推出新一代满足AEC-Q100Grade2的车载AI芯片已回片并点亮,AEC-Q100的相关验证正在进行中,目前在积极推广。公司将持续研发新的产品,计划三年内形成200万至800万、算力从低到高的全系列车载AI芯片。此外,公司的Wi-Fi61T1R+蓝牙的Combo芯片正在进行回片调试,目前芯片功能和性能正常,有望在2025年Q4开始客户导入。
    国科微
    -0.78%
    阅读 281.5w+
    1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