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司投入产出比高,研发模式上贴近市场,转化能力强; ②作为本土企业的首药控股,在产品可及性与成本控制上都有信心做得更好。
①于杰表示,公司毛利率下滑是因为2022年公司新能源应用材料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最大,占整体营收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由于该板块毛利率相对较低,拉低综合毛利率; ②陈田安表示,公司董事长协助调查事项目前尚未结束,公司不知悉调查进展及结论,公司密切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
①消费需求疲软,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②传音控股董事长、总经理竺兆江表示,业务已覆盖70多国家和地区,未来将选择重点市场进行突破。
①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主要由于部分下游客户需求缩减与部分项目实施交付延后等影响; ②在进行业绩指标测算时出现了偏差,因此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业绩预告披露; ③ASIC芯片正做流片准备。
①如何扭转业绩下滑趋势,何时扭亏为盈利,如何控制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趋势,存算一体化AI芯片研制进程,是业绩会当天投资者关注重点; ②截止2023年3月31日,罗普特在手订单余额为3.47亿元。
①受疫情等大环境影响,灿瑞科技单季度收入环比降幅较大,同时由于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等,导致单季度净利润为负值; ②目前灿瑞科技主要通过汽车Tier1供应商出货。公司看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2023年将加大磁传感器、HIO电驱产品推广力度。
①目前终端需求正在逐步恢复,库存也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②预计今年消费电子业务总体呈现逐季恢复的状态,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
①邱慈云介绍,公司300mm二期产能,在客户层面均需要时间验证,预期后面季度会逐渐进入到产能释放及销售上量阶段;②公司子公司新硅聚合主要进行压电薄膜材料产品研发,现阶段正在进行中试线建设及产品研发和送样。
①随着疫情结束,昊海生科2023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摆脱2022年增收不增利局面。 ②医美行业崛起,带动公司医美产品连续多年高增长。
①2022年,3C电子产品、半导体行业等市场需求较为低迷,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令绿的谐波下游工业机器人行业需求承压,进而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②工业机器人市场疲软直接影响了绿的谐波的产销情况,业绩会上,高管并未回复降库存问题。
①今年一季度,禾迈股份一拖一、一拖二产品占比上升,产品结构有所变化,使其整体毛利率同比略显下降; ②目前禾迈股份的微型逆变器产品在户用、小型工商业发电场景中得到更多应用。
①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瑞安表示,当前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乐鑫科技已经全面拥抱AI,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②AI技术帮助公司在开源代码上完成以前多人协同才能完成的工作,起到降本作用。
①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工业园二期也正在陆续投入使用,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②公司一季度新签订单增长较快,主要来自于海外订单,预计今年的订单与去年持平,会争取大幅提高海外订单占比。
①随着疫情管控政策在去年底迎来调整,伟思医疗开始走出了亏损的“阴影”; ②从科瑞达2023年一季度业绩来看,业绩同比22年已实现稳健增长,发展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① 对于2022年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星环科技CEO孙元浩称,在研发、销售及管理等方面持续投入较大,目前的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尚未形成突出的规模效应,不能完全覆盖各项期间费用及成本的投入所致; ②去年第四季有明显季节性特征。
①从公司历年收入结构来看,公司PECVD业务占比在90%左右,且在近年来有所上升。其余SACVD和ALD设备等,合计占比低于10%。 ②截至今年3月份,设备产品在客户端产线生产产品的累计流片量已经超过1.1亿片,并进入国内60多条产线。
①科威尔称,该公司目前经营情况良好,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2023年营业收入目标5亿元至6亿元; ②科威尔表示,2023年一季度营收和主营利润均处于历史最佳一季度水平。其中,测试电源板块收入仍占主导;从增速来看,一季度氢能板块增长率更高。
① 英方软件称,目前公司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存在持续的高端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需求; ②公司2022年年末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65.14%,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③公司已与华为云、阿里云、达梦数据、南大通用等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①对于归母净利下滑的原因,希荻微称,是因为研发投入、股份支付、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 ②今年公司在现有消费电子为主的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将在汽车电子领域、白色家电领域、通信及存储等领域发力。
①百济神州一季度亏损面有所收窄; ②百济神州2022年一季度产品收入16.62亿元,同比增长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