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阿洛酮糖能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且具备降血糖、神经保护、抑制寄生虫、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 ②此次批准的AS10菌株直接发酵法生产阿洛酮糖技术,是国内首个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新食品原料获批的案例。
财联社6月30日电,代糖板块开盘大幅跳涨,保龄宝一字涨停,三元生物涨超15%,百龙创园、金禾实业、莱茵生物、华康股份高开超5%。消息面上,6月29日,多家媒体消息称,据知情人士透露,阿斯巴甜将于7月首次被世卫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阿斯巴甜用于可口可乐无糖汽水、玛氏Extra口香糖和一些Snapple饮料等产品中。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虑,预计下游厂商会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
①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机构计划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的致癌物; ②除了阿斯巴甜之外,我国还有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等甜味剂已获得审批,还有“新一代代糖新星”或将崛起; ③A股这些公司已布局甜味剂产品>>
财联社6月29日电,消息人士透露,世卫组织下属癌症研究机构预计将于今年7月将阿斯巴甜(Aspartame)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卫组织回应称,将于7月14日就这一话题发表相关内容,但未透露具体内容是什么。
①分析人士称,阿洛酮糖有望成为继赤藓糖醇之后又一个代糖市场的新宠。 ②记者了解到,保龄宝、三元生物、百龙创园以及金禾实业等均有布局相关业务。 ③业内人士表示,基于国内的行业环境,如果接下来国内使用获批,阿洛酮糖有望成为代糖产业中的新蓝海。
①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例如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 ②常见的非糖甜味剂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安美、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
近日一篇学术论文指出赤藓糖醇可能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财联社记者从保龄宝、三元生物等相关企业处获悉,本次对健康的争议事件未影响到公司的生产经营,产能利用率也处于合理状态。但当前受供需关系影响,产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此外,有学术人士亦提出上述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存在片面化问题。
财联社3月11日电,一项刊登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显示,一种被广泛用在食品和饮料中的糖替代品——赤藓糖醇,可能与引发血栓、中风、心脏病发作或死亡有关。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赤藓糖醇会刺激血栓形成,血液中这种代糖浓度更高的人可能更容易中风或心脏病发作。据了解,赤藓糖醇像山梨醇和木糖醇一样,是一种糖醇、代糖,它的甜度只有糖的70%,且被认为是零卡路里,所以常被用在低卡或零卡的食品中。
离开剂量谈副作用是不科学的。
2021年代糖火热期间,赤藓糖醇平均价格达20+元/kg,最高可达23~26元/kg,目前市场价约为10元/kg。
华康的主要产品有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果葡糖浆等多种功能性糖醇及淀粉糖产品,总产能20.2万吨。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业内普遍认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系供给格局,三氯蔗糖和安赛蜜供给相对稳定,厂家议价能力较强,赤藓糖醇新增产能较多,对价格反弹构成持续压力,此外,阿洛酮糖等竞品也加剧了竞争。
赤藓糖醇已经出现双重见底信号:市场公开报价已跌至厂商成本线;行业也传出项目进度放缓以及厂商转产消息。但赤藓糖醇价格反弹动力仍显不足,一方面,新增产能仍在陆续释放,可能加剧供大于求问题;另一方面,下游饮料厂商面临一定库存去化压力,Q3需求爆发或难及预期。
财联社3月30日电,近年来,减糖风潮兴起,人造甜味剂因其较少的含糖量和较低的卡路里,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然而,法国一项经过同行评审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食用大量人造甜味剂(尤其是软饮料中常用的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酸钾(俗称安赛蜜))的人患癌症,尤其是乳腺癌和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研究发表在近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
2021年赤藓糖醇价格飙升,保龄宝等上市公司业绩暴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因需求火热,公司坐等客户上门求货。在这场“甜蜜”战争中,各家上市公司争相扩产,业内人士分析,谁能掌握产能优势,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金禾实业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本次战略合作的达成,公司加快实现包含天然甜味剂在内的食品领域多元化创新布局。合资公司专注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减糖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探索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实现健康减糖的新途径。
财联社1月10日电,保龄宝在互动平台表示,四季度为传统的饮料行业淡季,对代糖产品的需求量有所下降。公司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仍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长。
财联社12月30日电,保龄宝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参考国外饮料行业无糖品类占行业整体 25%左右的规律,加上美国,欧盟,南美部分国家开始征收糖税,以减少传统糖的摄入,而国内部分省份或城市正在制定相关指引,预计将来也会效仿欧美收糖税的方式。国内无糖产品占比不到 5%,故代糖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公司目前所处行业正高速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采访了多家甜味剂相关上市公司,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甜味剂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相关产线的基本都处于满产状态,多数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临近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代糖产品呈现刚性消费需求,三氯蔗糖近一个月内涨幅达到24%。金禾实业目前拥有三氯蔗糖8000吨年产能,业内人士称涨价超预期,企业订单充足。另一家代糖企业保龄宝主要生产赤藓糖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