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科技前沿资讯
关注
1.7W 人关注
关注最新前沿科技,报道最新科技动态。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0日讯,日前,中国首例接受GCP级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现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普活动现场,首度面向公众分享其阶段性康复体验。这也意味着,我国首次将此类细胞治疗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临床实践,用自身干细胞修复受损脑神经,迈出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一步。
    阅读 27w+
    118
  • 昨天 18:08 来自 财联社
    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 商务部发声
    阅读 48.3w+
    45
  • 昨天 11:28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9日讯,据报道,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为防止员工流向竞争对手,采取了一种“激进”的竞业禁止协议,规定部分在英国的员工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为竞争对手工作。在此期间,虽然员工无需工作,但DeepMind仍会支付他们薪水,这相当于一段很长的带薪休假。然而,这一做法却让一些研究人员感到被边缘化,因为他们无法参与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进程。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于去年禁止了大多数竞业禁止协议,但该规定并不适用于DeepMind位于伦敦的总部。
    阅读 239.2w+
    1
  • 昨天 08:2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9日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首次证实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存在小胶质细胞。这一发现打破了自1919年来“小胶质细胞仅存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统认知,为探索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疾病如慢性疼痛、嗜神经病毒感染等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上。
    阅读 249.7w+
  • 04-08 06: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薛定谔猫态是指量子对象同时处于两种矛盾状态的叠加现象。这一思想实验中的“既生又死”的猫,如今在真实物理系统中被赋予新的诠释。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光子科学研究所的联合团队首次证明,量子叠加态的生成无需依赖极低温环境,在接近1.8开尔文的相对较高温度条件下即可实现。
    阅读 261w+
    204
  • 04-08 06: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美国南加州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了他们开发的首个能隔离噪声并保留量子纠缠的光学滤波器。这一进展为开发紧凑且高性能的纠缠系统打下基础,这些系统可集成到量子光子电路中,从而支持更加可靠的量子计算架构和通信网络。
    阅读 234.2w+
    158
  • 04-07 20:48 来自 财联社
    蚂蚁集团、联想控股等入股旷视科技
    阅读 57.7w+
    23
  • 04-07 13:31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7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钟超团队联合刘志远团队、深圳大学王任衡团队在《先进材料》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3D打印活体水凝胶技术,成功研制出直径仅20毫米的微型便携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创新性地整合了生物电刺激装置,通过刺激神经元实现了对电生理和血压的精准调节,在疾病治疗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该研究推动了便携式生物器件的发展,拓展了活体能源材料的研究前沿。
    阅读 245.8w+
    1
  • 04-05 07:32 来自 财联社
    字节跳动与美政府未达成协议 特朗普宣布将再给予TikTok禁令75天宽限期
    阅读 139.3w+
    8
    76
  • 04-03 08:44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3日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宣称首次提供了“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通过标准三方图灵测试的实证证据”。研究选择了四种 AI 系统:GPT-4.5、LLaMa-3.1-405B、GPT-4o 和 ELIZA。实验设计为每轮对话中,裁判与两个人类和一个AI系统进行对话,以判断何者为人类。其中,GPT-4.5被判断为人类的比例高达73%,显著高于真实人类参与者被选中的比例。
    阅读 274.4w+
    74
  • 04-01 07: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日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携手,利用DNA分子自组装技术,首次实现了三维纳米电子器件的自主构建。相关研究论文3月28日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阅读 291.6w+
    1
    31
  • 03-28 16:00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8日讯,美国研究经费的削减迫使许多科学家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自然》(Nature)杂志对1650名科学家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1200位科学家(约占总受访者的四分之三)正考虑在特朗普引发的混乱下离开美国,且欧洲和加拿大是首选的移居地。
    阅读 299.3w+
    48
  • 03-28 14:05 来自 央视新闻
    新一代人造太阳实现“双亿度”!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再突破
    阅读 87.1w+
    17
    220
  • 03-27 11:20 来自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
    阅读 74.2w+
    1
    22
  • 03-27 11:0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7日讯,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在人体内深处执行3D扫描进行“虚拟活检”,并首次从胃肠道或肠道深处获取了高分辨率3D超声图像,这标志着早期癌症检测技术的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26日发表在《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
    阅读 256.8w+
    2
  • 03-27 07: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7日电,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网26日消息,在意大利举行的莫里翁年度会议上,该机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底夸克实验(LHCb)合作组宣布,以压倒性证据观测到了重子的“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破坏”(以下简称“CP破坏”)现象。这一里程碑式进展为破解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提供了新思路。
    阅读 264.8w+
    3
    33
  • 03-26 10:58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6日讯,清华大学药学院丁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Immunity》发表突破性研究,首次揭示控制小胶质细胞"加速-控速"平衡的关键开关,并成功从24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能精准修复该系统的药物小分子BMS265246。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如同为速度失控的汽车加装了"智能限速器",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这项发现为学界深入理解细胞周期蛋白调控非分裂细胞功能提供了新实例,也为治疗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十多种神经疾病提供了新可能。
    阅读 267.6w+
    1
  • 03-26 07: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6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方法,他们将某些注射药物制成微小晶体悬浮液,可以更高剂量输送这些药物,其一旦进入皮肤下,晶体就会组装成一个可以持续数月或数年的药物“仓库”,未来患者或可无需频繁注射药物。研究成果24日发表在《自然·化学工程》杂志上。
    阅读 283.2w+
    55
  • 03-25 10:54 来自 科技日报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阅读 91.9w+
    4
    26
  • 03-25 10:00 来自 央视新闻
    为生命编写“细胞家谱”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启动建设
    阅读 90.4w+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