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Oxford Ionics向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交付量子计算机。 ②欧洲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量子材料,解决量子计算稳定性难题。
①浙大量子研究院相关团队宣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100kV电子束光刻机“羲之”正式走向市场。 ②业内人士表示,电子束光刻在工业领域应用最大的问题还是量产效率,且暂时不具备替代EUV的可能。
《科创板日报》14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蔡艳研究员团队与欧欣研究员团队合作,通过“万能离子刀”剥离转移技术在六吋图形化SiN晶圆上集成了高质量的铌酸锂薄膜,并通过晶圆级工艺制备出具备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异质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在该异质集成方案中,氮化硅与薄膜铌酸锂形成混合波导,铌酸锂薄膜无需刻蚀加工,简化了工艺流程。该工作不仅对全流程晶圆级制备硅光异质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进行了探索,而且为未来硅光平台与薄膜铌酸锂进行晶圆级异质集成的量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①英国在脱欧后重新加入欧盟“地平线欧洲”科学计划; ②福特公司宣布增加电动汽车投资至50亿美元,重点开发经济型车型,以提升在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①该公司计划以8.5亿美元的估值发起价值2.5亿美元的融资; ②谈判尚处于初期阶段,OpenAI尚未承诺参与,奥尔特曼将以Merge Labs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参与,但不负责日常运营; ③Merge Labs可能更侧重于半侵入式或非侵入式解决方案。
①毕马威报告称,代理人工智能每年预计为全球企业带来3万亿美元生产力提升,建议企业从四方面推进,强调代理AI是组织模式变革。 ②奥地利开发新型量子点技术实现高效多光子态生成,有望提升量子点在量子通信与基础量子物理研究中的实用性。
①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与巴西联邦大学联合团队在距地球50亿光年的“宇宙马蹄”星系中心,拍摄到质量为太阳360亿倍的黑洞,这是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 ②研究团队结合引力透镜效应与恒星运动学分析,检测到黑洞改变了光的路径,并观测到宿主星系内部核心区域的恒星以每秒近400公里的速度运行。
①日本文部科学省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科学技术指标2025》。 ②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成功演示首个可运行的量子增强网络,将经典与量子通信融合,实现0.7毫秒的创纪录传输时间,速率达6.8Mbps。
《科创板日报》11日讯,昆明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晶界稳定技术,成功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面临的效率与稳定性瓶颈问题,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①欧盟批准110亿欧元法国国家援助计划,支持海上风能发展。 ②韩国开发新系统突破量子级测量极限。
①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②《意见》对软硬件端、产品端、应用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③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双轮驱动,政策利好助推脑机接口产业化进程。
①美国商业聚变公司成功验证仿星器磁场整形核心能力。 ②英国政府补贴6.5亿英镑普及电动汽车。
①补贴技术、平台、应用场景创新,5000万元封顶; ②零部件、终端两手抓,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 ③近期行业催化不断,机器人盛会在即。
《科创板日报》6日讯,据“智元机器人”公众号消息,近日,由智元机器人和创智学院、香港大学等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探索了机器人操作学习中数据多样性的三个关键维度:任务多样性、机器人本体多样性和专家多样性。这项研究颠覆了机器人学习领域"数据越多样越好"的传统认知,为构建可扩展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①希腊耗资720万欧元成立首个国家芯片能力中心。 ②美国NSF拨款4500万美元推动AI、量子、生物等STEM前沿人才培养。
①美国政府加速SMR部署,目标2050年核能产能提升4倍。 ②MIT实验证实量子力学核心预测,驳斥爱因斯坦百年假设
①美光发布航天级抗辐射闪存,刷新行业密度纪录,通过NASA等标准测试,为深空任务提供关键支持。 ②南加州大学团队开发可穿戴触觉系统,增强虚拟现实互动体验,有望应用于远程协作、在线教育与医疗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