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日讯,初创企业Aalo Atomics发布业内首个超模块化核反应堆Aalo Pod,设计专为满足数据中心等高负载场景需求。Aalo Pod具备可扩展、部署灵活等优势,每个装置由五座反应堆组成,占地仅5英亩却能发电100兆瓦,远优于传统SMR方案,为核能商业化提供新思路。
①EUROfusion整合欧洲多国聚变实验资源,通过统一研究路线图加快科研进程,支撑ITER和DEMO等未来核聚变项目。 ②美国科学家开发太阳能驱动设备可直接从海水制氢,能源效率达12.6%,有望在15年内将绿色氢气成本降至每公斤1美元。
《科创板日报》10日讯,日前,中国首例接受GCP级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现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普活动现场,首度面向公众分享其阶段性康复体验。这也意味着,我国首次将此类细胞治疗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临床实践,用自身干细胞修复受损脑神经,迈出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一步。
《科创板日报》9日讯,布里斯托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长距离超安全数据传输,包括英国首次长距离量子安全视频通话。该网络整合了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纠缠分布技术,展示了量子网络与现有通信基础设施融合的巨大潜力。这一突破依托于过去十年建立的英国量子网络(UKQN),有望推动量子技术在安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
①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剑桥大学合作,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实现长距离超安全数据传输,展示了量子技术在安全通信领域的应用潜力。 ②东京大学科学家发现,在缺氧条件下添加胎盘来源的IL1α因子,可提高人类干细胞衍生的肝脏类器官生长效率,有望用于精准医学和器官再生。
《科创板日报》9日讯,据报道,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为防止员工流向竞争对手,采取了一种“激进”的竞业禁止协议,规定部分在英国的员工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为竞争对手工作。在此期间,虽然员工无需工作,但DeepMind仍会支付他们薪水,这相当于一段很长的带薪休假。然而,这一做法却让一些研究人员感到被边缘化,因为他们无法参与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进程。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于去年禁止了大多数竞业禁止协议,但该规定并不适用于DeepMind位于伦敦的总部。
《科创板日报》9日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首次证实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存在小胶质细胞。这一发现打破了自1919年来“小胶质细胞仅存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统认知,为探索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疾病如慢性疼痛、嗜神经病毒感染等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上。
《科创板日报》8日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斯坦福大学、梅奥诊所、MinXray和加拿大X射线硬件公司KA Imaging,在SpaceX Fram2极地轨道任务中,首次在距地200英里的微重力环境中成功完成医学X射线扫描,证明可在太空内实现骨骼与器官成像,为长期太空任务中的健康监测和硬件诊断提供新手段。
①英国科技部与能源部联合成立AI能源委员会,成员包括微软、亚马逊、国家电网等14家能源和科技企业,计划释放400GW电网容量支持AI发展。 ②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指出全球AI算力成本大幅下降,企业AI采用率达78%,全球AI私人投资达2523亿美元。
财联社4月8日电,薛定谔猫态是指量子对象同时处于两种矛盾状态的叠加现象。这一思想实验中的“既生又死”的猫,如今在真实物理系统中被赋予新的诠释。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光子科学研究所的联合团队首次证明,量子叠加态的生成无需依赖极低温环境,在接近1.8开尔文的相对较高温度条件下即可实现。
财联社4月8日电,美国南加州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了他们开发的首个能隔离噪声并保留量子纠缠的光学滤波器。这一进展为开发紧凑且高性能的纠缠系统打下基础,这些系统可集成到量子光子电路中,从而支持更加可靠的量子计算架构和通信网络。
①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旗下西藏星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为股东。 ②公司实控人仍为印奇,与商汤科技等并称“AI四小龙”。
《科创板日报》7日讯,俄罗斯泽列诺格勒纳米技术中心联合白俄罗斯Planar公司成功研发首台350纳米光刻机,采用固态激光源实现更高能效和精度,已获客户订单并准备量产。该中心同步开发130纳米机型,预计2026年完成,标志着俄半导体自主化取得关键突破。
①Frost & Sullivan发布《2025年50大技术》报告,预计未来五年将有50项关键创新技术重塑各行业,带来1.8万亿美元市场机会。 ②欧盟MSCA将资助149个博士项目,总额6.086亿欧元,培养超过1800名博士候选人,涵盖先进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科创板日报》7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钟超团队联合刘志远团队、深圳大学王任衡团队在《先进材料》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3D打印活体水凝胶技术,成功研制出直径仅20毫米的微型便携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创新性地整合了生物电刺激装置,通过刺激神经元实现了对电生理和血压的精准调节,在疾病治疗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该研究推动了便携式生物器件的发展,拓展了活体能源材料的研究前沿。
《科创板日报》3日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宣称首次提供了“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通过标准三方图灵测试的实证证据”。研究选择了四种 AI 系统:GPT-4.5、LLaMa-3.1-405B、GPT-4o 和 ELIZA。实验设计为每轮对话中,裁判与两个人类和一个AI系统进行对话,以判断何者为人类。其中,GPT-4.5被判断为人类的比例高达73%,显著高于真实人类参与者被选中的比例。
《科创板日报》1日讯,最近,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购物平台上架了一款售价为2500元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面向个人用户销售。据潮新闻报道,程天科技创始人张继宇表示,本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准备了几百台现货,没想到“秒空”,“现在还有几百人正在排队预定下一批。”“市场的火爆程度远超我们的预期,连样机都卖完了。”据介绍,假如走一万步,这款外骨骼助行器可以帮助穿戴者节省约百分之十几的体力,助力可以达到十几扭力,相当于抵消两大瓶可乐的重量。
财联社4月1日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携手,利用DNA分子自组装技术,首次实现了三维纳米电子器件的自主构建。相关研究论文3月28日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①上海交大发布了2026年入学交大技术转移硕士MTT招生政策及科创训练营; ②2026年入学上海交大技术转移硕士MTT分数线将自主划线,基本录取原则为考生笔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按"笔试分+面试分"的总成绩排名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
《科创板日报》28日讯,美国研究经费的削减迫使许多科学家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自然》(Nature)杂志对1650名科学家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1200位科学家(约占总受访者的四分之三)正考虑在特朗普引发的混乱下离开美国,且欧洲和加拿大是首选的移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