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生物制药
关注
1.2W 人关注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
  • 昨天 23:5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黄修眉
    特宝生物上半年净利增四成 押注乙肝临床治愈领域
    阅读 53.8w+
    1
    9
  • 昨天 22:32 来自 新华社
    李强: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阅读 46.9w+
    590
  • 昨天 08:0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王楚凡
    奥布替尼销售放量 诺诚健华上半年亏损大幅缩窄
    阅读 80.1w+
    6
  • 08-19 12:5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9日讯,百时美施贵宝(BMS)与百利天恒美国子公司SystImmune共同宣布,FDA正式授予伦康依隆妥单抗(BL-B01D1,Iza-bren)突破性疗法资格,这也是伦康依隆妥单抗在美国获得的第一个突破性疗法资格。
    阅读 275.9w+
    3
  • 08-19 11:07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BD收入或超12亿!荣昌生物新药授权眼科龙头
    阅读 60.8w+
    1
    13
  • 08-14 18: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4日电,爱美客(300896.SZ)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已收到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的仲裁申请,涉及金额高达16亿元。该仲裁由达透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提起,主张确认独家代理权并要求赔偿损失。目前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爱美客及REGEN公司将积极应诉,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爱美客
    +0.32%
    阅读 276.7w+
    1
    52
  • 08-13 19:24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3日讯,Insmed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Brensocatib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成人和12 岁以上儿童的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患者。Brensocatib是全球首个获批的DPP-1抑制剂,也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治疗NCFB的药物。
    阅读 268.6w+
    1
  • 08-13 19:24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3日讯,近日,诺华宣布,Ianalumab(VAY736)用于活动性干燥综合征成人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两项试验均达到了主要终点,显示其针对疾病活动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Ianalumab是一种新型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在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阅读 266.6w+
  • 08-13 16:2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3日讯,据工信部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生物制造决策部署,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智能技术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消费函〔2024〕394号),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价、网上公示等程序,现将“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第一批)”印发,请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深度融合,促进生物制造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阅读 258.8w+
    50
  • 08-12 19:10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2日讯,诺华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英克司兰扩展其适应症的申请,使其能够作为饮食和运动的辅助单一疗法,用于降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1。此次适应症更新由FDA主动提出并批准。
    阅读 258.7w+
    5
  • 08-12 18:4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首款疫苗产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 意味着什么?|K时评
    阅读 46.4w+
    6
    56
  • 08-11 17: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1日电,复星医药(600196.SH)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授予Expedition于许可区域(即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外的全球范围)及领域(即人类、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在研产品XH-S004的权利。该协议自2025年8月11日起生效。XH-S004为本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口服DPP-1抑制剂,截至本公告日期,于全球范围内尚无同一分子机制的药物获批上市。根据约定,Expedition将就本次合作向复星医药产业支付至多1.2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此外,基于许可产品于许可区域的年度净销售额达成情况,由Expedition向复星医药产业依约支付至多5.2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项。
    复星医药
    -0.50%
    阅读 274.1w+
    9
    927
  • 08-11 17: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1日电,诺华制药宣布,针对斯约格伦综合征患者的药品IANALUMAB,在两项三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
    阅读 273.8w+
    1
    10
  • 08-11 15:33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1日讯,CDE网站显示,今日6款创新药物进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期,包括勃林格殷格翰开发的BI 1810631、应世生物的IN10018、乐普生物子公司美雅珂开发的MRG004A、德琪医药的ATG-022、礼新医药的LM-302,以及荣昌生物开发的PD-1/VEGF双抗RC148。其中,MRG004A、ATG-022、LM-302均为ADC药物。
    阅读 281.9w+
    12
  • 08-11 07:5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更多细节浮出水面!第十一批集采或将释放这些信号
    阅读 88.1w+
    17
    133
  • 08-10 09:18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PD-1 PLUS成主角?国产创新药再迎催化 这场顶级肿瘤学会议值得关注
    阅读 88.4w+
    21
    221
  • 08-09 08:51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医疗器械出海进入爆发前夜 国产脑血管支架获FDA突破性认定 这些赛道望迎估值重塑
    阅读 125.9w+
    8
    165
  • 08-08 19:53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港股IPO新晋“超购王”遭疯抢!中慧生物暗盘暴涨近160%刷新年内纪录
    阅读 114.6w+
    1
    149
  • 08-07 08: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7日电,据国家医保局消息,近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组织医疗机构报送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需求量的通知》,于8月6日至25日开展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医疗机构需求量填报工作。本次集采共涉及55个品种,报量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本次集采优化了报量规则,医疗机构可不区分厂牌、按通用名填报每个品种的需求量,也可以细化到具体厂牌,引导医疗机构认可度高的企业积极参与。

    二是要求医疗机构如实准确报量。报量是带量采购的基础环节,本次集采原则上要求每家医疗机构每个品种的年需求量不低于2023-2024年度平均使用量的80%。同时,对于存在临床需求明显减少、业务调整等因素导致预期用量显著减少的,医疗机构可作出书面说明后按实际需求报量。

    三是与基本药物、儿童用药等政策保持衔接。对于基本药物规格,报量系统中专门作出标注,如该规格未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折算比例,并在报量时作出说明。对于儿童适宜品规,如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医疗机构认为难以替代、报量无法折算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报量并作出说明。
    阅读 262.5w+
    2
    302
  • 08-06 13:40 来自 财联社 刘蕊
    美国卫生部撤回mRNA疫苗开发拨款 众多疫苗大厂“中枪”
    阅读 75.4w+
    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