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生物制药
关注
1.2W 人关注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
  • 昨天 17:2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直击第十一批集采:新规之下现新局,巨头无需再“拼命”
    阅读 26w+
    2
    18
  • 10-28 18:04 来自 央视新闻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 纳入55种药品
    阅读 51.5w+
    9
  • 10-28 18:02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28日电,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今天公布中选结果。此次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领域常用药品,总体实现了“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本次集采中选产品与医疗机构需求更加匹配,强化“稳临床”。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按厂牌报量,从中选结果看,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本次集采提高了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投标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同时要求投标药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况,后期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本次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集采,但通过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本次集采全链条规范投标行为,坚持“防围标”。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防范合谋报价。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拟中选结果公示后将正式发布,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阅读 274.4w+
    156
  • 10-27 01: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7日电,诺华制药将2024-2029年预期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从5%上调至6%。
    阅读 228.7w+
    48
  • 10-27 01: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7日电,诺华制药同意以每股72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溢价率达46%,交易估值达120亿美元,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此举将强化其后期神经科学研发管线。
    阅读 233.8w+
    68
  • 10-26 22: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6日电,瑞士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据悉接近以每股70美元以上的价格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交易总额将超100亿美元。协议最早将在当地时间周日宣布。
    阅读 259.5w+
    6
    90
  • 10-22 10: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信达生物董事长俞德超在今日上午的电话会上表示,公司的核心目标是到2030年,成长为具备全球开发能力、全球产业化能力与全球商业化能力的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同时力争推动5条管线进入全球III期临床研究阶段。“我们开展BD合作的核心逻辑,是借助合作实践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而武田制药正是助力我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理想合作伙伴。”俞德超进一步指出,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武田积累了十余年的深厚经验,对该领域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研发与商业化上的投入决心,均与信达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小财注:信达生物今日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合作涵盖三款产品:IBI363(PD-1/IL-2α-bias)、IBI343(CLDN18.2 ADC)及IBI3001(EGFR/B7H3 ADC)的选择权。信达生物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其中包括通过战略股权投资获得的1亿美元。信达生物还有权获得合计最高达102亿美元的潜在开发与销售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阅读 279.6w+
    1
    26
  • 10-22 10:1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上海前三季度西药原料药出口同比增40.7% 全年行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在即
    阅读 68.9w+
    17
  • 10-20 09:26 来自 人民日报
    人民时评:集采药,拼质量才能护健康
    阅读 63.8w+
    2
    31
  • 10-17 18:59 来自 财联社 赵昊
    美FDA公布首批“特朗普速审”名单 9款药物进入审批快车道
    阅读 132.6w+
    7
    41
  • 10-17 08:4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直击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穿越“死亡之谷” 研究走向临床需多方构建转化生态
    阅读 103w+
    7
  • 10-17 07: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翰森制药在港交所公告,于2025年10月16日(交易时段后),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常州恒邦药业有限公司(统称“许可人”)与F. Hoffmann-La Roche Ltd(“被许可人”)订立许可协议。根据许可协议,许可人将授予被许可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110的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许可人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最高14.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该产品是一款在研CDH17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CRC)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被许可方是于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Roche Holding AG(罗氏)的子公司。
    阅读 309.3w+
    5
  • 10-16 15: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生物制药公司赛多利斯欧股股价延续涨势,目前上涨11%,有望创下自一月份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阅读 262.8w+
    10
  • 10-16 08:5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直击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融资寒冬渐退 创新药竞逐长期的价值增长是关键
    阅读 57.7w+
    19
  • 10-15 13: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艾伯乐当地时间周二(14日)在参加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活动时表示,美国制药业需要与中国合作。“在生物制药领域,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成本(控制)和规模引发了全球竞争格局的转变。”艾伯乐说。艾伯乐发表上述言论时,正值美国和中国贸易关系紧张之际。该媒体称,尽管如此,美国和欧洲的制药公司也一直将目光投向中国,以补充其药品研发线。
    阅读 278.6w+
    1
    45
  • 10-15 08:5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直击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聚产业、人才、政策合力 浦东加码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阅读 96w+
    17
  • 10-13 17:1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2.5亿美元!百利天恒与BMS合作迈过关键里程碑 高研发投入资金需求仍旺盛
    阅读 86.1w+
    15
  • 10-13 11:55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10月13日电,德国生物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10月13日宣布旗下重磅降糖药欧唐宁(利格列汀)在中国本地化生产计划正式启动,这也是该公司首个在中国实现本地生产的人用药品。勃林格殷格翰表示,该计划将显著提升欧唐宁在中国市场的供应稳定性。记者在现场采访注意到,勃林格殷格翰合作伙伴中国生物制药公司CEO谢承润出席了启动仪式。
    阅读 242.3w+
    36
  • 10-12 12:58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医学科学实验室等机构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由结直肠癌相关细菌产生的抗癌代谢物,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包括开发能增强现有疗法效力的新型药物。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系统》上。
    阅读 314w+
    12
    75
  • 10-10 15:3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今年预计突破万亿元 国资基金加速布局全链条生态
    阅读 128.6w+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