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固态电池
关注
1.9W 人关注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固态锂电池技术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以往锂电池的电解液,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固态电池
-0.72%
龙头股
中仑新材
+10.91%
国晟科技
+10.02%
  • 5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量产时间计划表逐步清晰 机构称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提速
    阅读 1547
    1
  • 昨天 19:3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动力电池进入“全域增量时代” 业内预计半固态电池是当前商业化重点
    阅读 18.5w+
    23
  • 昨天 15: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四川宜宾举行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上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销量达786GWh,出口量超过129GWh,同比分别增长48.9%和32.7%。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经连续8年稳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无模组电池包、电池底盘一体化等一些关键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应用。
    阅读 155.4w+
    3
    51
  • 昨天 15: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1月12日在四川宜宾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表示,全固态电池将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应用。全固态电池以其本征安全与超高能量密度特征,已成为全球着力布局的焦点领域,当前正处于基础科学问题突破和产业化技术攻关的关键阶段。随着界面调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有望推动无外部加压的全固态电池走向现实。预计到2030年前后,全固态电池将完成中试验证和小批量装车应用。
    阅读 154.3w+
    3
    29
  • 昨天 10:59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1月12日电,在今日的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豪鹏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廖兴群表示,公司正全线布局下一代固态电池,目前有专门的团队在搭建并与高校建立合作,围绕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领域都在往前推进。当前公司半固态产品今年已经量产交付,准固态技术实现迭代,明年把全固态小批量原形搭建出来,这将是基于消费类的固态技术。另外,公司在AI眼镜、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小电池技术优势和快速迭代能力,已占据先发优势。
    豪鹏科技
    -0.46%
    阅读 212.8w+
    36
  • 昨天 0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泰永长征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中表示,固态断路器的价格水平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初始投入成本虽高于传统断路器,但在长期运行中具备显著的综合价值优势。在市场应用方面,目前固态断路器仍处于细分行业试点、示范项目阶段,公司固态断路器产品销售订单总量占比仍较小,但年均增速较为可观,在电网、轨道交通、船舶、直流微网等多领域均实现示范项目应用。预计后续该业务具备一定的增量空间,推广用前景可期。
    泰永长征
    +6.09%
    阅读 254w+
    1
    14
  • 11-11 13:23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1日讯,据宜宾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10日,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一期扩能项目在宜宾长江工业园正式投产。时代长安一期扩能项目规划建设30GWh动力电池产能,满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10亿元。
    阅读 283.5w+
    1
  • 11-10 10: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0日电,近日,双环科技与中国钠电集团进行座谈交流,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在钠电池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固态钠电池能量密度将会超过铁锂电池,因此在大规模储能、低空经济和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双方将在固态电池领域加强深度合作,推动尽快开发出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低温性能优和性价比强的固态钠电池,早日投放到终端应用市场。
    双环科技
    -0.58%
    阅读 302.7w+
    8
  • 11-10 09: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0日电,近期,蓝固新能源完成超两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遂宁产投以及老股东九智资本。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产业化,预计于2027年前完成千吨级智能化产线建设。经过近五年的快速发展,蓝固新能源已成长为固液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新型电解质材料的龙头企业。公司万吨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建设正快速推进中,预计于2026年初正式投产,届时将会有力保障固液电池客户对于低成本、规模化固态电解质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阅读 279.6w+
    15
  • 11-08 20: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8日电,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节点,锂电产业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核心驱动力来源于技术革命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技术维度上,固态电池技术的实质性突破正在重构产业天花板。市场维度上,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为锂电产业提供了超出预期的容量空间。技术突破与需求爆发形成正向循环,储能系统对循环寿命和成本的高度敏感,恰恰是固态电池技术规模化后所能解决的下一阶段目标;而储能市场提供的巨大应用场景和资金回流,又反过来加速了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锂电产业链有望在这一轮浪潮中,迎来价值重估。
    阅读 294.3w+
    8
    279
  • 11-05 17:51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5日讯,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全球已有近百家企业规划固态电池产能,合计达到上百GWh。在电动车、固定式储能、消费性电子、人型机器人、eVTOL/UAM、工业用途等对高能量密度或高可靠性应用需求的推动下,该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含半固态)市场需求将突破206GWh,并于2035年扩大至740GWh以上,这标志着固态电池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阅读 254.4w+
    9
    156
  • 11-05 10:30 来自 财联社
    破解固态电池“快充”难题,清华大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阅读 90.8w+
    9
    90
  • 11-05 09: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5日电,早盘固态电池概念震荡回升,丰元股份涨停,德方纳米、芳源股份、海辰药业、湘潭电化、翔丰华涨超5%。消息面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贺艳兵团队联合天津大学杨全红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破解了固态电池的“快充”难题。
    海辰药业
    -4.96%
    芳源股份
    -3.10%
    阅读 260.7w+
    2
    92
  • 11-03 13:2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阳
    车企打响“卡位战”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冲刺阶段”?
    阅读 59.5w+
    12
    100
  • 11-03 09: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日电,早盘固态电池概念震荡下挫,海科新源跌近15%,上海洗霸、嘉元科技、多氟多、先导智能、当升科技等多股跌超5%。
    先导智能
    -1.59%
    嘉元科技
    +1.77%
    阅读 274.9w+
    8
    35
  • 10-31 08: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三星SDI宣布,已与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及美国电池技术公司Solid Power共同签署三方协议,将携手开展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根据协议,三星SDI将采用Solid Power研发的固态电解质,供应兼具更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单元。宝马集团将负责配套电池模块及包组的研发。三方旨在基于共同确定的参数与需求评估电池性能,并将其搭载于宝马下一代验证车辆进行测试。
    阅读 282.4w+
    1
    69
  • 10-30 10: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固态电池概念表现活跃,天际股份涨停,鹏辉能源此前20cm涨停,欣旺达涨超10%,海科新源、多氟多、众源新材、天赐材料、传艺科技跟涨。消息面上,2025固态电池智造和产业链创新论坛将于2025年10月30日-11月1日召开。此外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传艺科技
    -0.83%
    众源新材
    -2.39%
    阅读 220.2w+
    1
    95
  • 10-30 08:43 来自 财联社
    ①美股存储概念继续高歌猛进,机构称存储板块业绩将迎明显改善。②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有望托举航空航天产业崛起。③“机器人+AI+低空”打开市场空间,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阅读 228w+
    69
  • 10-30 07:57 来自 财联社
    “机器人+AI+低空”打开市场空间 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阅读 45.9w+
    2
    45
  • 10-30 07:32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30日电,与江铃汽车合作固态电池研发的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孚能科技日前在互动平台介绍,公司固态电池中试线处于稳步建设过程中。与国轩高科合作的奇瑞汽车近日也透露,奇瑞犀牛S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完成装车验证。市场关注的固态电池领域频现突破性进展。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中国整车和动力电池领域上市公司两两结对的固态电池研发组合所结出的成果正在纷纷浮出水面,通过优势互补、互相赋能,多对合作组合的固态电池研发时间表开始逐渐清晰。
    阅读 247.5w+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