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0日电,固态电池概念表现活跃,天际股份涨停,鹏辉能源此前20cm涨停,欣旺达涨超10%,海科新源、多氟多、众源新材、天赐材料、传艺科技跟涨。消息面上,2025固态电池智造和产业链创新论坛将于2025年10月30日-11月1日召开。此外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财联社10月29日电,固态电池概念盘中再度活跃,方大炭素走出2连板,此前科力远、振华股份涨停,中一科技、先导智能、鹏辉能源、美联新材、宏工科技、厦钨新能等跟涨。消息面上,方大炭素表示,公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批量制备难题已攻克,两款产品落地并与宁德时代保持紧密技术联动,三元锂-硅碳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达行业先进水平。
财联社10月28日电,早盘固态电池概念震荡走强,金银河涨超15%,此前多氟多涨停,海辰药业、振华股份、宏工科技、沧州明珠、海科新源等跟涨。消息面上,金银河2025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593.75%。
财联社10月27日电,早盘固态电池概念震荡拉升,国轩高科触及涨停,湖南裕能、芳源股份、信德新材涨超10%,万润新能、海科新源、索通发展等跟涨。消息面上,当升科技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已经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此外,国轩高科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财联社10月23日电,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在<1MPa的超低外加压力下循环寿命1200周。欣旺达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欣旺达相关高管称,公司也已经成功开发测试了520Wh/kg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
财联社10月23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今日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全球电池出货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占总出货量的比重达69%。工信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技术创新引领,系统布局新型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研发工作,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产业化进程;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鼓励电池企业在锂资源回收和盐湖提锂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拓展产品在工程机械、船舶、农机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完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新能源电池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产业链企业组团出海,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标准互认、碳足迹核算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财联社记者 徐昊)
财联社10月18日电,奇瑞汽车今日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展出全固态电池模组,该电池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富锂锰正极材料等技术,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续航里程将提升到1200-1300公里。(财联社记者 刘阳)
财联社10月16日电,午后固态电池概念走强,当升科技涨超10%,此前丰山集团涨停,贝特瑞、骄成超声、星源材质、索通发展、纳科诺尔跟涨。消息面上,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奥特维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固态电池知名企业合作,已有固态电池设备出货。
《科创板日报》12日讯,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固-固界面致密化是全固态电池性能提升&量产的核心瓶颈,等静压技术可以用于改善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接触问题。对于固态电池而言,等静压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电芯内部的空隙,提升电芯内组件界面之间的接触效果,进而增强导电性,提高能量密度,并减少运行期间的体积变化。预计全球等静压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912.59亿元,在预测期间,全球等静压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6.69%。
①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开发出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构筑出能量密度达604 Wh kg-1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 ②该电解质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并显著提升了界面稳定性。
财联社9月30日电,固态电池开发商QuantumScape盘前拉升涨近10%,消息面上,公司宣布与美国玻璃制造商康宁达成陶瓷隔膜开发与商业化协议。
①2025中国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大会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②多名业内人士就新一代动力电池的前瞻技术、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等行业热点、痛点展开讨论。
财联社9月27日电,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日前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财联社9月26日电,电池板块反复活跃,芳源股份20cm涨停,华自科技涨超12%,万润新能、欣旺达、天际股份跟涨。消息面上,Wood Mackenzie乐观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预计将增长七倍以上,达到1TW/3TWh(太瓦时)。为实现这一目标,预计2034年前全球电池系统所需投资将达到1.2万亿美元。
财联社9月25日电,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电池联盟”)和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新技术系列研讨会之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专场一”在北京成功召开。电池联盟理事长董扬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并表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和技术同步发展,固态电解质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希望与会企业可以通过本次的交流会议认识行业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市场应用问题,并扩展思路,运用多种学科交叉方法解决固态电池发展面临的问题。
财联社9月19日电,据招商大宗商品研究,液态锂电池体系向高能量密度迭代的矛盾凸显,国内半固态电池处于量产前夕,已有部分车型装车落地,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实现千辆级别示范性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化应用,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出货量为826GWh,其中半固态670GWh,全固态156GWh。全固态电池相较于液态锂离子电池有单GWh用锂量1.75-2.4倍增长,还因其能量密度优势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中成为其动力系统优选方案,预计2030年后低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动力锂电池下游增速最快的方向。
财联社9月19日电,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吴国纲在发言中表示,下一步,将强化锂电池技术创新引领,加快布局前瞻技术,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全气候电池、快充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突破基于热失控模型的主动安全预警技术,研发高性能阻燃电池材料、高效绿色灭火材料,构建多维度安全技术体系。另外,支持扩大国际合作,引导产业高质量出海。加强与有关国家资源、战略、政策、标准等对接,加强对锂电池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指导,支持国内企业联合出海,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海外绿色低碳能源治理,主动融入并寻求主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财联社9月18日电,松下控股旗下的松下能源公司9月18日宣布,将致力于生产被视为新一代电池热门候选的“全固态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起火风险低,且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松下能源将运用这些特点,设想用于工业机械等,力争2026年度实现样品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