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最新AI排行榜单中,Nano-banana以1362的分数位列第一,大幅领先于flux和GPT。 ②据测试,Nano-banana能够同时驾驭多达13个图片素材,并将其全部融为一张图。 ③华泰证券认为,从大模型到多模态已是商业化的必由之路,多模态大模型和应用发展的奇点将至。
财联社9月1日电,早盘3D打印概念震荡拉升,海正生材、长江材料涨停,金橙子涨超15%,思看科技、光韵达、华曙高科、铂力特等跟涨。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据了解,目前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了60%,主流品牌也开始着重生产2000-3000元区间的产品。
《科创板日报》9日讯,统联精密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在金属3D打印技术方面不仅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且已经有了小批量量产经验。
①潮玩带火消费级3D打印后,相关企业股价在今年7月和6月两次迎来板块级别上涨。不少企业表示,尽管目前消费级营收占比不算大,但其市场前景广阔且企业多有拓展的项目; ②随着设备、耗材、应用三端成本下降,叠加平台补贴与国补政策等促进,业内认为消费级3D打印将逐渐成大众创意的展示场。
①受3D打印潮玩热度影响,金橙子股价6月13日至19日5个交易日上涨59.01%。该公司称,用于工业级3D打印设备的产品收入2024年不足2%; ②行业方面,3D打印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快速发展,消费电子领域占比较小。2024年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的96%来自中国供应商。
财联社6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和2.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增长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9%;私营企业增长5.9%。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0%、35.5%、31.7%。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5%,上升0.4个百分点。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70亿元,同比增长1.4%。
《科创板日报》27日讯,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与UW医学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团队联合开发出一款新型3D打印组织建模装置STOMP,该装备的尺寸仅指尖般大小,结构紧凑、易于操作,能在实验室实现对复杂人类组织的更精确模拟,相关成果已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该设备以任意几何图案布置多种细胞类型,从而在单一组织模型中实现空间隔离与区域差异化,模拟更复杂的病理状态和组织界面,如心肌纤维化、神经肌肉疾病、骨-韧带连接等。
财联社5月26日电,美国华盛顿大学与UW医学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团队近日联合开发出一款新型3D打印组织建模装置STOMP(Suspended Tissue Open Microfluidic Patterning),该装备的尺寸仅指尖般大小,结构紧凑、易于操作,能在实验室实现对复杂人类组织的更精确模拟,相关成果已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
①聚复科技是全球唯一两次荣获、同时也是中国唯一获得3D打印工业年度材料企业奖的公司; ②A股上市公司万马股份曾参投其B轮融资,截至目前其亦拥有聚复科技8.7882%的股权,是聚复科技第二大股东。
财联社3月4日电,湖北武汉一支科研团队,潜心研究莲藕长达十年,真正做到了“用藕重塑肉身”:提取莲藕纤维,通过3D打印方式制作定制材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增殖。
财联社2月20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近期展示了一款完全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电喷雾发动机,能通过发射液滴来推进。这款创新设备不仅生产迅速,而且成本远低于传统推进器,它利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3D打印材料和技术,甚至可以在太空中完成打印。相关论文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
①产能不断扩张等因素影响下,钛价已来到近十余年历史低点; ②以高端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应用场景对钛材的需求有望放量; ③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钛合金3D打印正快速发展。
财联社10月23日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电子制造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不需要半导体材料的有源电子设备器件。这一突破性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虚拟与物理原型》杂志上,为将来的电子制造开辟了新途径。
财联社9月22日电,新塬(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光谷,首期计划投资数亿元,建设新塬纳米新材料武汉研发中心项目。该项目选址筑芯产业园,主要围绕半导体及量子芯片的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开展金属纳米粉体研发、高合金粉体、微纳结构3D打印用粉体的研发、中试。
《科创板日报》7日讯,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从行业来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8%、12.7%、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0%,3D打印设备、电子元件、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83.3%、29.1%、37.6%。
①三迭纪宣布与BioNTech达成潜在高达12亿美元合作,双方将基于3D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RNA药物。 ②三迭纪CEO成森平透露,整个行业仍处于新兴期且没有形成生态,很多事情都需要先锋公司去做,难度非常高。
财联社7月23日电,3D打印药物企业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与BioNTech达成研究合作与平台技术许可协议。双方将基于3D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RNA药物。根据协议,三迭纪将获得1千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望获得总金额超过12亿美元的产品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的分级销售特许使用费。这一金额刷新了全球药物递送领域的最大合作金额纪录。
财联社6月24日电,Altair公司6月24日宣布,日前与惠普公司签署协议,惠普将向Altair提供专有材料信息,以加强Altair材料数据中心(Material Data Center),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打破3D打印应用的传统障碍。
财联社6月20日电,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欧洲空间局科学家首次借助3D金属打印技术,在国际空间站上成功打印出一条小型S曲线。这一突破标志着在轨制造领域的巨大飞跃。 这款金属3D打印机由空中客车公司领导的一个工业团队制造,该团队与欧洲空间局人类和机器人探索局签订了开发合同。这款演示用打印机于今年1月到达国际空间站,随后被安装到哥伦布舱的欧洲牵引架Mark Ⅱ内。 这款打印机的基本打印步骤是:将不锈钢丝送入打印区域,功率约为标准激光指示器100万倍的高功率激光将该区域加热。当金属丝浸入被加热的熔池内时,金属丝的末端会熔化,从而将金属添加到打印物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