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碳中和
关注
1.9W 人关注
简单来讲,碳中和就是通过节能减排的方式来降低温室效应。
碳中和
+0.40%
龙头股
雪迪龙
+10.04%
山高环能
+10.00%
  • 昨天 10: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8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其中提出,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中国促进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以关键电网节点或偏远地区为重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鼓励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参与系统调峰调频。推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多元化应用。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达到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是2020年的2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阅读 230.7w+
    227
  • 昨天 10: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8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重点降碳路径全面落地见效。中国深入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着力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十四五”前四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1.6%。通过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2024年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超过2000万台(套),形成节能量约2500万吨标准煤。

    白皮书介绍,中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的协同效应。截至2024年底,建成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约15万个,各类大型分拣中心约1800个。2024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等七种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9%,较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增强,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近20年来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2024年,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52%,目前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阅读 220.7w+
    149
  • 昨天 10:03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11月8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显示,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白皮书指出,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非化石能源实现跃升发展。白皮书说,中国坚持先立后破,把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放在突出位置,实现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新能源发展,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16.0%增至2024年的19.8%,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

    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8月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6.9亿千瓦,达到2020年的3倍以上,贡献了2020年以来约80%的新增电力装机,风光发电量占比以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攀上新台阶。同时,中国坚持科学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以水风光一体化为重点推进水电开发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发展绿色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白皮书指出,中国持续提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84.0%降至2024年的80.2%。中国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持续推进油气开发利用绿色转型。

    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持续提升。白皮书说,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中国大力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源网荷储(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一体化发展,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阅读 228.8w+
    1379
  • 11-07 16: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7日电,据全国碳交易消息,11月7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开盘价55.05元/吨,最高价58.51元/吨,最低价55.05元/吨,收盘价57.79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5.34%。
    阅读 299.4w+
    22
  • 10-30 11:02 来自 中证金牛座
    财联社10月30日电,记者近日获悉,拓展绿色贸易相关举措将出台,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专家表示,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
    阅读 218.3w+
    3
    88
  • 10-23 22:40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23日电,法国高速公路运营商万喜公司22日在官网发布新闻公报说,当日一辆电动重型货车在巴黎附近的A10高速公路上成功实现“边开边充”动态感应式充电,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交通运输领域脱碳。
    阅读 249.2w+
    3
    88
  • 10-15 19:42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13日说,巴西将在2030年实现零非法毁林,并承诺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2005年水平减少59%至67%。
    阅读 249.2w+
    33
  • 10-13 15: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财联社记者今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获悉,为进一步丰富绿色指数体系,服务“绿色金融大文章”,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并发布“中证上海环交所绿色转型指数”。该指数系继2022年三方联合推出“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后,在绿色股票指数领域的又一重要产品,旨在进一步引导资本投向绿色转型领域,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投资标的与评价工具。中证上海环交所绿色转型指数从传统产业、转型支持设备产业等绿色转型领域中,选取100只转型潜力较高、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绿色转型代表公司的整体表现。截至9月末,中证上海环交所绿色转型指数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7.73%,年化波动率19.89,夏普比率0.39。(记者 赵毅波)
    阅读 249.9w+
    34
  • 10-09 16: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9日电,微软方面称,尽管其实现2030年关键气候目标的窗口期正在缩短,但该公司仍需在东亚部分地区争夺有限的清洁电力供应。微软在202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称,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影响比2020年高出23%,部分原因是其大规模扩建了高排放量的数据中心。微软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阅读 251.7w+
    60
  • 09-18 15:25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强势拉升!港股氢能概念多股涨逾15% 产业链政策利好近期密集落地
    阅读 52.7w+
    3
    17
  • 09-11 16:48 来自 财联社
    盐城,中国“零碳产业”新地标
    阅读 80.9w+
    30
  • 09-06 22: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6日电,生态环境部今日在广东深圳召开2025年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强调,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要立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准确把握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深入分析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把系统观念贯穿碳市场建设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阅读 311w+
    2
    149
  • 08-26 08:55 来自 财联社
    ①中办、国办重磅文件对外公布,碳中和板块有望站上风口。②国产大模型崛起,机构称智能体是大模型产业重要方向。③多重利好支撑产业链,焦炭企业涨价意愿强烈。
    阅读 264.2w+
    51
  • 08-26 08:01 来自 财联社
    中办、国办重磅文件对外公布 碳中和板块有望站上风口
    阅读 74.3w+
    1
    72
  • 08-25 20:26 来自 科创板日报
    中办、国办指引全国碳市场建设 碳减排、碳检测方向或受益
    阅读 77.5w+
    22
  • 08-25 18:06 来自 新华社
    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阅读 69.4w+
    50
    575
  • 08-22 13:26 来自 中国石油报
    财联社8月22日电,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8月21日主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新兴产业领导小组会议。戴厚良强调,切实增强推进“双碳”工作、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站位、坚定信心,在巩固发展油气产业链的同时,加快发展“热电氢”“生精材”等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要着眼长远,深化研究清洁能源自消纳、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问题等。要全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加大重点指标获取和转化力度,持续提升自消纳能力;加强碳资产管理,加快推进CCUS全产业链发展,以长远眼光加力推进地热业务发展,持续深化氢能等重点领域研究。
    中国石油
    +1.25%
    阅读 343.4w+
    1
    22
  • 08-11 07:42 来自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引导更多资源向“绿”集聚
    阅读 102.2w+
    2
    26
  • 07-24 17: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据央视新闻,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重申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保持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努力至关重要。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国际气候合作的基本遵循,各方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全面、善意、有效地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

    认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中欧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是中欧合作鲜明底色,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双方同意共同发挥引领作用,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同时推动全球公正转型,致力于:

    1.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的核心地位,全面准确落实其目标及原则。

    2.强化务实行动,以系统政策体系和扎实行动举措,把各自气候目标转化为切实成果。

    3.与各方一道,支持巴西成功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推动大会取得富有雄心、公平、平衡和包容的成果。

    4.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流动,使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都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5.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支持,以推动从地方到全球各层面加快开展大规模行动。

    6.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前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s)。双方国家自主贡献将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并符合《巴黎协定》长期气温目标。

    7.加强在能源转型、气候适应、甲烷排放管控、碳市场、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双边合作,协力推动各自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阅读 266.6w+
    1
    28
  • 06-26 21: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石油巨头及其游说团体敦促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内阁成员利用与欧盟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推动撤销欧洲绿色协议中的两项主要气候法规。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官员在最近的谈判中催促欧盟官员缩减这些法律。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于2019年底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欧洲绿色协议,旨在加速绿色转型。
    阅读 297.4w+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