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太空探索
关注
7919 人关注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将于2020年择机实施,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
  • 昨天 09:5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把算力送入太空!” 中国企业卡位“太空AI”前沿赛道|聚焦
    阅读 62.6w+
    18
    195
  • 11-10 18:1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0日讯,11月10日,星河动力航天发布消息称,当日12时02分,谷神星一号(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火箭一级、二级、三级飞行正常,分离正常,四级点火飞行510s后,飞行末段异常提前关机,未能将卫星送入轨道,发射任务失利。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星河动力航天对此致歉,并称将全力查明故障原因,认真严谨组织谷神星一号的归零与复飞工作,确保后续发射任务能够持续圆满成;将吸取本次任务失利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火箭设计与质量管理体系等。
    阅读 272.6w+
    1
    18
  • 11-10 16:36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1月10日电,11月10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吉星高分04C星,并搭载发射吉星平台02A04星、中北大学一号卫星,火箭飞行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利。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
    阅读 263.5w+
    38
  • 11-10 12: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0日电,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0日10时4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阅读 276.9w+
    2
    71
  • 11-10 09:07 来自 界面新闻记者 张熹珑
    财联社11月10日电,界面新闻从产业链独家获悉,中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将于11月中下旬首飞。在此之前,国内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过发射任务。朱雀三号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款投入运营的可回收运载火箭。目前,朱雀三号已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近日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界面新闻还了解到,11月中旬,“朱雀二号”还会执行发射任务。朱雀三号是全球首款全不锈钢液氧甲烷火箭,“不锈钢+甲烷”的组合更注重复用寿命和未来可扩展性,这一设计与SpaceX的“星舰”在技术路线相近。而从发射成本上,朱雀三号与猎鹰9号对标,其目标是将成本降至每公斤20000元以内,基本与猎鹰9号(约为3000美元/公斤)相当。
    阅读 289.5w+
    6
    138
  • 11-09 21:54 来自 科创板日报
    打破AI“用电荒”?太空算力争夺赛开打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阅读 55w+
    58
    711
  • 11-09 13: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9日电,11月9日05时0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新技术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6次飞行。
    阅读 289.5w+
    4
    77
  • 11-06 11: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6日电,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太阳连续两次爆发耀斑,峰值时间分别出现在01时34分和06时01分,两次爆发强度分别达到X1.8和X1.1级。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1月6日09:21发布的未来三天空间天气预报显示,预计未来三天,太阳活动水平中等到高,爆发M级以上耀斑的可能性大。预计未来三天,受日冕物质抛射(CME)影响,可能出现中等甚至大地磁暴。
    阅读 285.3w+
    34
  • 11-05 19: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5日电,据“深圳发布”消息,11月14日—16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高交会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设置22个专业展区,同期举办200余场专业活动。引人注目的是,航天科技集团将在高交会全球首发中国太空游项目。
    阅读 263.2w+
    6
    177
  • 11-05 15:25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5日讯,据星际荣耀消息,11月5日11时30分,星际荣耀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总投资33亿元的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项目现场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液体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及部组件加工能力,建设6条数字化产线,包括4条智能总装产线和2条数字化测试产线,项目达产后具备年产20发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的总装、试验和生产配套能力。
    阅读 278.3w+
    1
  • 11-01 05: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日电,据新华社,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
    阅读 338.8w+
    1
    51
  • 11-01 03:56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1月1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日3时2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
    阅读 338.4w+
    1
    147
  • 11-01 03: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日电,据央视新闻,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阅读 334.7w+
    44
  • 11-01 00: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日电,据央视新闻,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阅读 311.8w+
    5
    79
  • 10-31 23: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据新华社,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阅读 342.1w+
    49
  • 10-31 21:11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31日电,10月31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目前,三名航天员已经到达发射塔架,正在等待进舱。
    阅读 328w+
    1
    57
  • 10-31 02: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Globalstar股价放量飙升,最新报每股52.60美元,涨幅达27%。消息面上,SpaceX有意收购该公司。
    阅读 257.7w+
    1
    38
  • 10-30 23:20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日本新一代货运飞船HTV-X1号于30日抵达国际空间站,并成功与空间站对接。
    阅读 275.4w+
    59
  • 10-30 09: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主要针对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4只小鼠,随飞船上行并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之后,随飞船返回地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在轨还将开展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系项目,探索氨基酸-核苷的不同手性组合之间的选择性规律,探讨分子手性和重力环境对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的影响。

    此外,神舟二十一号还上行了面向空间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空间站在轨智能算力平台试验等搭载项目,将为后续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为在轨应用进一步奠定基础。
    阅读 247.4w+
    18
  • 10-30 09: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指令长陈冬成为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已累计完成6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陈中瑞和王杰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各项任务完成顺利。
    阅读 229.7w+
    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