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美国FDA对外宣称将逐步取代动物测试要求的消息,带动AI医药企业股价上涨,对传统药物评价CRO企业造成冲击; ②有观点认为,此举代表了行业发展的趋势。但也有观点认为,远未达到可以实施的地步。
财联社4月10日电,在今日举行的药明康德业绩会上,药明康德副董事长、全球首席投资官胡正国回复以投资者身份提问的财联社记者关于“美国计划对药品征收关税”相关问题时表示:“关税对公司肯定会有影响,影响多少现在还极不明朗”,并称目前将暂维持公司全年(业绩)指引,同时密切关注关税政策的进展和对指引带来的影响。(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财联社4月9日电,翰宇药业跌超10%,诺泰生物、阳光诺和、睿智医药、圣诺生物、康龙化成、美诺华、博腾股份等多股跌超5%。
财联社4月8日电,午后药明康德触及跌停,凯莱英逼近跌停,博腾股份、美诺华、昭衍新药、九洲药业、百花医药等跟跌。
①截至发稿,恒生创新药指数涨超6%,A股多只生物医药个股涨停; ②国泰君安强调,集采规则有望迎来优化,推动制药板块边际改善; ③东吴证券认为,海外买方对中国first in class机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①截至发稿,恒生创新药指数涨超5%,多个创新药概念股均拉涨超两位数; ②近几日,恒瑞医药、和铂医药、联邦制药等Biotech纷纷发出“出海”公告; ③东北证券表示,TOP MNC认可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实力,有更强意愿给予高估值。
财联社2月14日电,泓博医药、成都先导涨超10%,德展健康涨停,药石科技、美迪西、奥浦迈、博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多股涨超4%。
①今日上海印发《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拟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高地。 ②方案提出,制定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等标准规范,建设市卫生健康数据大平台。 ③券商观点,人工智能已是医疗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财联社12月9日电,CRO板块开盘大涨,药明康德竞价高开近8%,德展健康涨停,睿智医药涨超10%,成都先导、百花医药、康龙化成、博济医药、博腾股份、阳光诺和均高开超4%。消息面上,美国当地时间12月7日,美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公布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最终协议文本,该版本兼顾了众议院以及参议院两方的提案。NDAA最新版本显示,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其中。
①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将收购越南Vingroup旗下医疗AI技术公司VinBrain; ②Vingroup集团董事长潘日旺以59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458名。 ③胡润最新报告指出,目前AI医疗方向的医疗新势力企业占比超20%。
财联社12月6日电,CRO概念股震荡走强,药明康德午后冲击涨停,华大基因涨超2%。消息面上,有媒体报道美国生物安全法称,美国立法者正考虑对法案进行更改,妥协版本内容包括增加对相关公司行政审查环节,而非自动禁止生物制药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对此,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华大基因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这方面我没有了解到,以公司公告为准”。
财联社12月6日电,药明康德午后冲击涨停,德展健康此前涨停,博腾股份涨超10%,成都先导、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美迪西。泰格医药、凯莱英等多股涨超5%。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美联储今年内的两次降息,生物医药一级投融资环境或将向好,市场流动性预期恢复,创新药产业链将产生估值修复机会。
①阳光诺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润较以往有所增长,但行业激烈竞争导致毛利率下滑,董事长透露公司正加大研发投入。 ②为寻找新增长点,阳光诺和通过成立子公司进一步将CRO业务从人用药领域拓展至动保领域,与多家中大型动物药品企业签订了服务订单。
①成功率76%,平均降幅63%,今年谈判/竞价药品的成功率和降幅与往年基本相当; ②今年基金测算会更加关注对基金支出的影响,但同时也提升了测算工作的全面性及科学性; ③今年的目录调整更加强调临床的实际需求和患者的用药实际,突出对真创新的支持力度。
①创新药企业翰思艾泰交表港交所,此前已有对外授权产品实现商业化,为公司带来一定合作收入。当前多款在手肿瘤药物仍处于较早前研发阶段,距离上市仍有较长时间。 ②翰思艾泰已完成3轮融资,背后股东浮现贝达药业、泰格医药、金斯瑞生物等知名医药企业身影。
①迪哲医药将拟定增总额由26.08亿元下调30%至18.48亿元,其中新药研发项目计划投资金额由18.01亿元下调42%至10.42亿元。 ②随着产品获批上市,迪哲医药现金流开始实现增长,由2023年底的7392.66万元增加至2024年9月底的1.31亿元。
财联社10月31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加强临床试验、实验动物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国内外企业在沪开展早期研发和临床试验等提供支撑。加快建设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等国际化发展功能平台。培育一批国际化CRO、检验检测等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支持相关机构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深耕发展,为企业海外发展提供服务。加快上海市创新生物制品、医疗机器人质检中心建设,提升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检验检测能力。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获得国际主流监管机构认可资质。积极引进国际权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推进重点专业服务领域制度型开放,推动法律、专利、税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多渠道全球化布局。促进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与生物医药企业联系交流,共同推动上海成为创新药械产品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支持仓储、运输、维保等保障服务企业拓展海外业务。
①今日,2024国家医保谈判开启,进场的企业包括华润、恒瑞、信立泰、人福等国内知名企业,也有诺华、默沙东、欧加隆等知名外企。 ②下午,多款罕见病用药进场谈判,进度胶着,离场企业表情比上午参与谈判的企业要严肃。
①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 ②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半年将继续优化海外BD团队建设。
①受创新药投融资放缓、CRO公司竞争更为激烈等影响,毕得医药国内收入持续下滑,拖累整体业绩,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②相比之下,海外市场收入保持增长,毕得医药董事长戴岚透露,未来会相应增加海外市场BD人员开展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