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持续开展卫星通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增强基础元器件、芯片、关键终端设备产品等供给水平,提升卫星通信技术性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推动我国卫星通信技术持续迭代演进。促进卫星通信、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互融,加快推进非地面网络(NTN)等卫星通信技术创新发展。
财联社8月27日电,记者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座谈会上获悉,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信息通信业正加快步伐,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统筹推进“建、用、研”,进一步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一是抓好网络建设与升级,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广度和深度,加速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深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建设,持续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二是抓好应用落地与推广,深入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和标识“贯通”三年行动,推动信息通信业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三是抓好技术创新与攻关,加速推动5G-A产品体系与高品质网络落地部署,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
财联社8月26日电,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指出,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和平台推广应用,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以新的科研成果支撑场景应用落地,以新的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突破。
财联社8月26日电,据C114通信网消息,知情人士消息,工信部即将向数家公司发放我国第二批毫米波专网频率许可牌照,年内预计会有更多企业获得频率许可,将会涵盖港头、制造业、电网等多个垂直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批频谱获批单位除了大型国有企业之外,也有民营企业,而且是首家将26GHz毫米波5G专网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企业。业内人士指出,这次频谱的发放,预示着国内毫米波5G产业链已经成熟,并将启动一轮行业企业主导的毫米波5G频谱创新浪潮。
财联社8月25日电,鹏城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卫星通信研究团队近日在面向低轨卫星的多天线数字波束合成技术关键外场实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经过数十轨次的反复测试,验证了多天线数字波束收、发合成技术在高动态低轨卫星星地通信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其自研的数字波束合成基带系统发送信噪比最高可提升5.5dB,接收信噪比最高可提升2.6dB,该研究成果是我国协同通信理论在卫星通信领域应用的重要里程碑,可为中国算力网向天基延伸,实现6G天地一体化泛在高速连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财联社7月18日电,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将抓好应用落地与推广,深入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和标识“贯通”三年行动,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抓好技术创新与攻关,加速丰富5g-A产品体系,推动高品质网络落地部署,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
财联社7月16日电,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在北京亦庄落地。今天,北京经开区信息技术产业局副局长毕诗豪介绍,亦庄将通过10项举措发力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其中,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最新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十项具体行动。其中,“技术领航攻坚行动”鼓励关键技术研发,培育6G核心技术竞争力。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①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500亿级6G产业规模,助力北京建成全球6G产业化高地。 ②同日,北京市经信局携手高校院所、运营商及头部企业、产业伙伴,共同开启北京6G实验室产业伙伴合作仪式。
财联社7月4日电,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四川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总体目标、重点突破方向和重点任务。《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培育3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培育10家以上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和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方案》明确了23个重点突破方向,其中15个新兴产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核医疗、商业航天、新型航空、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激光装备、增材制造、生物农业、先进材料等;8个未来产业领域,包括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超高速轨道交通、深地科学等。
财联社6月26日电,浦江创新论坛——科学学上海论坛·2025 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6月26日至6月27日在沪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夏科家在致辞时表示:“我们将加强源头创新,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量子科技、6G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的布局,加快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的研究,充分发挥在沪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引领带动作用。我们将加速创新过程,以高质量孵化器和概念验证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发挥好未来产业基金的引领和放大作用,加快培育更多的本土硬科技企业,集中力量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财联社6月19日电,近日,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在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海)上表示,5G-A网络覆盖已超330个城市,目前移动正聚力推进5G-A/6G一体化发展,聚焦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探索5G-A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前瞻布局6G应用产业生态,推动芯片、终端、应用等环节与网络同步创新。(记者 李明明)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在今日举行的2025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开幕式上表示,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当前上海正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积极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底座。一是强化技术引领,激活产业动能。加大人工智能、6G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的力度,推动产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跃迁,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形态;二是提升网络能力,夯实发展底座,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布局,促进美好数字生活全面焕新,赋能垂直行业发展向纵深拓展;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共建全球生态。聚焦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应用,力争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示范标杆,共筑繁荣的产业生态。(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6月16日电,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出台《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系统性布局与创新实践,为技术攻关、产业升级、企业出海等关键领域注入“稳定剂”。《意见》从重点领域保障、产品服务创新、专业能力提升等方向发力,全链条护航科技创新。支持未来产业与前沿科技方面,《意见》提出,聚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类脑智能、脑机接口、6G、硅光、第四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紧跟前沿科技进步方向,深入研究企业基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各环节的风险特征,提供定制化服务,打造保险产业与未来产业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产品创新方面,引入“沪科积分”探索保险精准定价,推动人工智能在保险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以“链主”企业为牵引的产业链科技保险模式。
财联社6月5日电,Omdia研究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AI)的全力支持下,“6G时代”预计将在2027年至2030年之间到来,并从2037年开始成为主导技术。预测到2030年,RAN投资将达到40亿美元,全球6G用户数将达到2.89亿。到2035年,RAN投资将大幅跃升至250亿美元,6G用户数预计将达到35亿。与此同时,大量6G RAN投资将于2030年开始,届时6G RAN硬件和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0亿美元左右。到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大幅上升至250亿美元,届时6G RAN投资将在整体移动资本支出中占据更大比重。
财联社5月23日电,华为商城显示,华为nova 14系列的Pro及Ultra两款机型正式开售,Pro款提供256GB/512GB内存配置,售价3499元起,Ultra款提供256GB/512GB/1TB内存配置,售价4199元起。
财联社5月18日电,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第四研究组(SG4)下设4A、4B和4C工作组会议4月23日至5月16日在上海市召开。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卫星业务新增频率划分、卫星业务区与授权使用等规则程序完善、卫星无线电频率公平利用、手机直连卫星、高低轨卫星共存与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卫星通信手册、5G和6G卫星标准化与卫星物联网等热点议题开展讨论,各国提交文稿400余篇,形成大量成果性文件,我国代表团提交的38篇文稿均被采纳。会议部分成果文件通过三个工作组审议,形成1篇建议书修订、3篇新立项报告、3篇报告书修订和1篇手册修订,提交SG4会议批准,其余成果文件将在后续工作组会议继续研究完善。我国多名专家在空间业务规则程序修订、手机直连卫星等重要议题担任子工作组联合主席、起草组主席,在卫星业务国际规则研究领域的参与深度进一步提升。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在世界电信日的活动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加速推进5G-A和6G技术的研发。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439.5万个,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近期,速率更高、性能增强的5G-A网络,也在各类生产生活场景逐步试点落地。近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部分用户也发现,自己手机上的信号标识变成了5G-A,可以体验使用且没有额外费用。据了解,目前5G-A试点城市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年内有望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重点场景。
财联社5月17日电,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纪念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张云明表示,加速推进5G-A、6G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应用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用管理等基础制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满足经济转型需要,深入推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注重满足国际合作需要,深化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双多边磋商和机制建设,更好融入国际产业发展格局。
①作为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最新演进,5G-A上下行速率可达5G的十倍; ②目前我国运营商已经在国内31个省份部署了5G-A测试网络; ③中金公司指出,5G-A是5G网络的重要升级,正在迈向全面规模商用阶段。
财联社4月29日电,vivo年度影像旗舰X200 Ultra正式迎来全渠道首销。4月21日预售首日,累计销量就达到上一代X100 Ultra同比的148%。据了解,vivo X200 Ultra共有12GB+256GB版本、16GB+512GB版本、16GB+1TB卫星通信版本和16GB+1TB 摄影师套装版本,售价分别为6499元、6999元和7999元和96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