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5日),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再次刷新我国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纪录。交付后这艘船将用于远东至欧洲航线的货物运输。
财联社9月20日电,中船系概念延续调整势头,中国重工跌超5%,中国船舶、昆船智能、中船科技、中船防务等跌幅靠前。
财联社9月19日电,昆船智能跌超8%,中船科技、中船防务、中船汉光、中国动力、中国海防均跌超4%。
①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吸收合并交易额为1151.5亿元; ②在停牌前一日双双大跌基础上,南北船的“异议股东保护价”仍分别比前收盘价低了13.3%、18.8%; ③上述折价幅度明显超过此前南北车合并、宝钢武钢合并等大型央企吸并案例。
财联社9月3日电,早盘中船系集体高开,昆船智能竞价涨停,中船应急、中国海防、中船科技、中国动力、中船防务高开超7%。消息面上,中国船舶公告,公司与中国重工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今天(29日),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能源集团在北京举行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项目签约仪式。
①中国船舶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趋势显著,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新签船舶订单2589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比例约为60%。 ②国投证券认为,本轮船舶大周期当前正处于周期早期“量价齐升”阶段,看好2024年头部船企将兑现“红利三重奏”,即产能红利、价格红利、盈利红利。
财联社12月22日电,中船系概念异动拉升,中国海防涨停,久之洋、中船汉光、昆船智能、中船应急等跟涨。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中期调整订单审批环节在11月底落地,主机厂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将传导受益,近期预期将有越来越多明确的订单相关信息。军工行业有望迎来增速再起与估值修复切换的机会。
①公司管理层表示,目前手持造船订单饱满,交船期最远已排至2027年; ②总经理陈利平表示,随着公司2021下半年以来承接的高价订单自本年度起陆续交付,公司经营业绩也将逐步体现。
①中国船舶曾在上一轮造船大周期(2002年-2008年)股价最高暴涨超60倍,业内预计本轮周期相对平缓但持续性更久。 ②中国船舶订单排至2028年但Q1净利同比下降超16%,中船系上市公司超7成出现业绩下滑或亏损,何时能打出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