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0日电,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认为,内存、闪存固态硬盘这类零部件的短缺和价格上涨不会是短期的,预计整个2026年都将维持这一态势。他说,如果把手机、电脑以及AI服务器等业务加起来,联想可能是行业里零部件最大的买家之一,联想在供应链里有更密切的供应商关系,尤其和关键零部件有长期合作,能够更好地管理好当前供应短缺、价格上升的情况。他透露,联想已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签订了最优合约,确保明年有足够的供应保障。
①周四,全球存储芯片大厂、韩国SK海力士的目标股价再迎上调; ②KB证券指出,到2027年,DRAM市场将转为“供应商主导”格局,30年来存储需求首次进入繁荣周期; ③该行还预计,DRAM供需失衡将至少持续两年。
财联社11月19日电,2025数据存储产业大会11月19日在广州召开,大会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主办,中电标协数据存储专业委员会承办。会上,中科曙光正式出任专委会当值会长,宣布专委会将发起编写AI存储标准,并联合牵头成立Future Storage工作组,以推动中国存储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科创板日报》19日讯,闪迪在存储芯片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正积极寻求外包产能,并计划与力积电展开合作。双方计划将利用力积电铜锣新厂,闪迪将提供半导体设备,最快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启动。
财联社11月19日电,继DRAM大幅涨价后,闪存(Flash)也全面涨价。据CFM闪存市场最新报价,11月19日,Flash Wafer(闪存晶圆)价格全面上涨,最高涨幅38.46%。具体来看,1Tb QLC涨25.00%至12.50美元,1Tb TLC涨23.81%至13.00美元,512Gb TLC涨38.46%至9.00美元,256Gb TLC涨14.58%至5.50美元。
《科创板日报》18日讯,三季度以来,上游相继控制资源供应并放缓出货节奏,甚至部分DRAM资源供应按下暂停键。而转眼间,时间来到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后半段,上游供应未见好转的同时市场持续消耗库存,现货市场存储供需矛盾愈演愈烈,更加强化了存储厂商控货惜售心态。资源供应全面收紧持续影响下,存储成品端多数产品延续涨价趋势。存储芯片价格飙涨正对消费市场产生强烈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①在经历前期的AI交易狂热后,投资者们正变得越来越挑剔,不再盲目追逐AI风口进行广撒网式投资,而是将核心关注点放在:谁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②一边是像CoreWeave Inc.这样负债累累的公司,而另一边则是像美光科技这样盈利前景可观的公司。
①海光信息表示,目前公司订单情况良好,近期存储芯片涨价的主要原因是AI服务器的需求爆发,公司将持续深化与整机厂商的合作; ②海光信息深算三号产品进展顺利,海光DCU可兼容全球主流AI架构,满足十亿级模型端侧推理到千亿级模型训练的全场景需求。
财联社11月17日电,海光信息高管17日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存储芯片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厂商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存储芯片涨价的主要原因是AI服务器的需求爆发,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同时拥有高端通用处理器和AI加速处理器的芯片厂商,借助国内服务器市场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增长,将持续深化与整机厂商合作,推动产品市场版图扩展。
财联社11月17日电,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显示,2026年全球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通胀持续干扰消费市场表现,更关键的是,存储器步入强劲上行周期,导致整机成本上扬,并将迫使终端定价上调,进而冲击消费市场。基于此,该机构下修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及笔电的生产出货预测,从原先的年增0.1%及1.7%,分别调降至年减2%及2.4%。此外,若存储器供需失衡加剧,或终端售价上调幅度超出预期,生产出货预测仍有进一步下修风险。
《科创板日报》17日讯,全球DRAM市场缺货,下游DRAM模组价格跟涨且一货难求。有渠道经销商要求客户“买一条DRAM模组,要搭配一片主板”,为DRAM问世以来首次。另外,PC零组件渠道商透露,报价“一天多变”,报价网站仅供参考,现场询问报价才算数,且需要有确定购买意向才报价,上午下午报价未必一致。
①存储芯片“超级周期”强势回归叙事; ②大牛股香农芯创、德明利遭股东“高位”精准减持; ③“存货为王”背景下,A股玩家谁能多分一杯羹?
①由于AI需求导致供应短缺,三星本月部分内存芯片的价格较9月上调30%-60%。 ②此前三星率先暂停10月DDR5合约报价,引发SK海力士和美光等原厂跟进。 ③分销商表示,许多大型服务器制造商和数据中心公司已接受一个事实:他们根本拿不到足够的产品,目前支付的价格溢价“极其夸张”。
①日本铠侠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意外大幅下降60%,未达市场预期,引发美国存储行业连锁反应,集体股价大跌; ②铠侠的业绩暴雷,究竟是孤立事件还是行业面临更广泛挑战的信号?
《科创板日报》14日讯,中芯国际赵海军在今日举行的业绩会上表示,存储芯片产能供应紧张,致使智能手机领域客户拿货趋于谨慎。(记者 郭辉)
①摩根士丹利将美光科技列为“首选股”,目标价直指325美元; ②韩国KB证券看好三星电子同时受益于HBM4与DRAM周期共振,预计2026年营业利润暴增108%,展望公司市值还有50%上行空间。
《科创板日报》13日讯,日本铠侠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07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2%。公司预计,在平均售价上涨和人工智能驱动的NAND闪存强劲需求的推动下,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将创历史新高,利润也将强劲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