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0日讯,因为消费电子持续去库存调整,业内人士预估,在中低端ABF载板上厂商需要做出让步,量价上均有所承压。高阶载板因供应商较少,报价整体相对稳定,但出货恐仍有所下滑。
《科创板日报》30日讯,受元件短缺、通胀上升、换机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2022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大幅下滑。
参考中信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此前观点,蓝思科技产品横向扩张,覆盖多种结构件材料,拓展了金属和新材料业务领域;纵向对客户从零组到组装,加快了垂直整合,从而挖掘客户的新需求。
随消费电子寒气散去,前端数控机床领域开始逐步回暖。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华东重机等多家企业订单正在恢复,存货周期明显缩短。珠三角、长三角等生产集中地区频频向外下单,部分客户出现对特种型号的机床进行抢单。整体行业来看,当前发货、材料供应和市场营销活动均可以正常运转。
财联社1月29日电,消费电子寒气退散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拉动,数控机床产业开始回暖。财联社记者综合采访获悉,自2022年底产业订单开始上量,库存周转天数开始进入下行阶段,订单转化率也逐步走高,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对消费电子用机床下单频繁,金属切削机床目前更为走俏。另据产业资本透露,机床公司近年纷纷向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布局,目前已经有多类成熟型号机床向市场稳定供货。(财联社记者 滕飞)
《科创板日报》29日讯,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认为,智能手机库存调整预期在2023年第2季至第3季才会结束,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预估为13.27亿支,增长率为5.2%,考虑到2022年基期较低,预期整体表现还是会低于2021年出货,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准。
《科创板日报》28日讯,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指出,全球智能手机自2021年Q3至2022年Q4,已连续六个月同比降低。该机构预估,2023年Q2智能手机库存有望回到健康水位,生产表现也将迎来好转。不过,由于通胀压力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干扰因素依旧存在,2023年智能手机生产成长幅度还是受限,预估同比增幅约1%至3%。
《科创板日报》28日讯,据IDC最新报告,去年第四季度的iPhone出货量预计为7230万部,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8500万部,同比下滑14.9%。
《科创板日报》28日讯,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2022年同比下降14%,其中第四季度下降15%。iPhone、vivo、OPPO、小米等所有手机品牌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占比23.7%,去年同期为23%;2022年全年iPhon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8%,而2021年为16%。
《科创板日报》28日讯,业内消息人士称,2023年第一季度显示面板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预计将保持在较低水平,而面板价格则将保持稳定。
《科创板日报》28日讯,近日,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测,全球PC厂商的笔电库存处理有可能持续到今年第二季度。去年第四季度,PC厂商为迎接传统的年终旺季举办了笔记本电脑促销活动,但销量不及预期。虽然目前市场前景不明朗,但TrendForce预计今年笔记本出货量将同比下降7.8%至1.71亿台;今年第一季度,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环比下降9.5%至3510 万台。
《科创板日报》28日讯,一份报告显示,苹果正在开发新的软件工具,允许开发人员和客户为其AR/VR头显创建AR应用程序。该报告声称,即使用户没有编码能力,也能通过Siri为头显创建和发布AR应用程序。
《科创板日报》28日讯,尽管2022年利润暴跌,LG方面称,2023年将维持资本支出在2万亿韩元左右,与2022年相同。LG电子还提到,目前电视库存方面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已经明显改善,已接近正常水平。
苹果两大代工厂富士康和和硕近日均表示把东南亚纳入2023年扩张计划,梳理在印度和越南等地安营扎寨的A股果链上市公司名单及具体布局(附图)。有观点称东南亚工厂体量完全无法和中国境内工厂相比,苹果等跨国企业策略只是调整为“中国+”。
英特尔CEO认为,个人电脑的长期市场将达到3亿台,宏观困难将持续到2023上半年。
《科创板日报》27日讯,硬盘制造商希捷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二财季报告,希捷2023财年Q2营收达18.87亿美元(当前约127.9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财年Q2的31.16亿美元大幅降低,毛利率也从30.4%下降到13%。净亏损达到了3300万美元(当前约2.24亿元人民币),同比由盈转亏。
财联社1月20日电,日经中文网消息,美国调查公司高德纳(Gartner)于1月19日前发布预测称,2023年全球IT支出可能仅比2022年增加2.4%,达到4.5万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10月发布的上次预测(同比增长5.1%),下调了预期。高德纳预计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支出为6856亿美元,同比减少5.1%,减幅比上次预测(同比减少0.6%)扩大。
财联社1月20日电,长盈精密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3200万元-4800万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6.05亿元。报告期内,新能源零组件产能在逐步释放,边际效益开始体现;多个国际大客户产品量产稳定,盈利水平逐步恢复;汇率变动对公司业绩有一些积极影响。
财联社1月20日电,精研科技2022年前三季盈利1.51亿元,全年却预告亏损逾2亿元,公司在相关公告中解释,有大客户出现了砍单甚至项目取消的情况,使收入水平不及预期。财联社记者联系精研科技证券部,向对方求证:砍单的大客户是否为苹果?精研科技人士并未给予明确否认,“目前海外大客户对订单压价的幅度很大,公司经营的MIM行业面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残酷,业内公司普遍采取低价策略来换取市场,导致公司部分项目盈利很低,尤其向该海外大客户提供的产品毛利率下滑明显。”(财联社记者 武超)
多位从业者告诉财联社记者,当前产业进展仍不及预期,实际用户体验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硬件层面仍有较多痛点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