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5日电,在9月4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上,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表示,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产业存在十大挑战。同时,尹志尧提到了半导体设备行业中的恶性竞争现象,并列举了15种行业内卷的表现形式。比如现场解剖复制设备、设备商与零部件商不公平条款、利用媒体诋毁竞争者等。尹志尧在此次发言中表示,其他芯片制造公司很忌讳购买垂直整合公司的设备。因为垂直整合类公司参与芯片制造或其设备进场,可能会让这些芯片制造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机密泄露。此外,做垂直整合的厂商也可能通过其芯片制造工厂,把一些“Know How”知识透露给其芯片设备厂商。尹志尧认为,应该鼓励小的设备公司和规模较大的公司合起来干,减低国内设备产业的内耗,促进半导体设备产业的健康发展。
《科创板日报》4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公告称,中微公司近日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包括两款刻蚀设备和四款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方面,新一代极高深宽比等离子体刻蚀设备PrimoUD-RIE®和专注于金属刻蚀的PrimoMenova™12寸ICP单腔刻蚀设备,旨在满足客户在极高深宽比刻蚀和金属刻蚀领域的需求。薄膜沉积设备方面,包括三款原子层沉积产品和一款外延产品,如PreformaUniflash®金属栅系列和PRIMIOEpita®RP双腔减压外延设备。这些新产品预计将对公司未来半导体设备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性产生积极影响。新产品尚处于市场导入初期,存在市场推广和客户验证等风险,可能对公司收入和盈利带来不确定性。
财联社9月4日电,9月4日在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上,中微公司宣布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这些设备覆盖等离子体刻蚀(Etch)、原子层沉积(ALD)及外延(EPI)等关键工艺。在此次新品发布中,中微公司推出的12英寸原子层沉积产品Preforma Uniflash®金属栅系列,成为薄膜沉积领域的一大亮点。该系列涵盖三大产品,能够满足先进逻辑与先进存储器件在金属栅方面的应用需求。
《科创板日报》28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披露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基本每股收益1.13元。报告期内,刻蚀设备销售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约40.12%;LPCVD设备销售约1.99亿元,同比增长约608.19%;公司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财联社8月28日电,早盘芯片股震荡走强,中芯国际涨超8%,股价创历史新高,此前斯达半导涨停,瑞芯微、气派科技、复旦微电、寒武纪、中微公司等涨幅靠前。消息面上,天风证券认为,预计国内大模型开发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将逐步提高国产芯片的采购与使用规模。相应的国产芯片供应商及其配套产业链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科创板日报》26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公告称,公司大股东巽鑫(上海)投资有限公司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总股本的2%,即不超过12,522,906股。减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管理需要。
《科创板日报》17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公告称,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8亿元-7.3亿元,同比增长31.61%-41.28%。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其中刻蚀设备和LPCVD薄膜设备收入大幅增长。公司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科创板日报》10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过人民币7.35亿元,参与设立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投资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和战略新兴领域等。基金管理人暨普通合伙人为上海智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系中微公司关联方。本次投资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科创板日报》24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公告称,中微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73亿元,同比增长35.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3亿元,同比增长25.67%。公司在先进制程工艺方面持续创新,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六种薄膜设备已顺利进入市场。同时,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投入约6.87亿元,同比增长约90.53%。小财注:2024年Q4净利7.03亿元,据此计算,Q1净利环比下降55.45%。
《科创板日报》17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公告称,拟与关联方尹志尧、陈伟文、JU JIN(靳巨)、BEAMVISION PTE. LTD.共同投资超微公司,构成关联交易。增资完成后,超微公司注册资本将增至16,000万元,中微公司持股比例降至47.2%,但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仍保持控制权。此次增资旨在扩大对多种检测设备的覆盖,特别是电子束检测设备,以满足我国对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科创板日报》17日讯,中微公司(688012.SH)公告称,2024年营业收入为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下降9.53%。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公司在刻蚀设备、薄膜设备、MOCVD设备等设备产品研发、市场布局、新业务投资拓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产品不断获得海内外客户的认可,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联社3月11日电,高盛公司将中微公司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275元人民币;高盛公司将德赛西威评级下调至中性,目标价137元人民币;高盛公司将精测电子评级下调至卖出;高盛公司将芯源微评级上调至买进;高盛公司将ASMPT Ltd评级下调至中性,目标价65港元。
《科创板日报》27日讯,中微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营业收入约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净利润16.26亿元,同比下降8.93%。其中,刻蚀设备收入约72.77亿元,同比增长54.73%;LPCVD设备2024年销售收入约1.56亿元。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4.52亿元,同比增长94.31%,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05%。小财注:Q3净利3.96亿元,据此计算,Q4净利7.13亿元,环比增长80%。
财联社2月27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微半导体设备(四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尹志尧,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由中微公司全资持股。
《科创板日报》14日讯,中微公司公告,公司拟在成都市高新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成都)有限公司,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0.5亿元,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项目计划于2025年开工,2027年投入生产。公司将强化技术团队建设,加强市场调研,保持与政府部门的密切沟通,并优化项目管理流程,降低潜在风险。
《科创板日报》14日讯,中微公司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亿元至17亿元,同比减少约16.01%至4.81%。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4.50亿元,较去年增长11.88亿元(增长约94.13%),2024年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03%。2024年研发费用14.15亿元,较去年增长约5.99亿元(增长约73.32%)。此外,2023年公司出售了持有的部分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而2024年公司并无该项股权处置收益。2024年刻蚀设备销售约72.76亿元,同比增长约54.71%。LPCVD薄膜设备2024年实现首台销售,全年设备销售约1.56亿元。小财注:Q3净利3.96亿元,据此计算,Q4净利预计5.87亿元-7.87亿元,环比增长48.23%-98.74%。
《科创板日报》27日讯,中微公司公告,尹志尧、众阖合伙拟以增资750万元的方式投资超微公司,其中尹志尧增资250万元,众阖合伙增资500万元。
财联社12月18日电,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12月17日宣布已于12月13日将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和IDG资本从中国军事公司清单(CMC清单或1260H清单)中移除。根据《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1260H条,美国国防部每年更新并公布1260H清单。此前,中微半导体和IDG资本因被认定与中国军方存在关联被列入该清单,导致两家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名誉受损和潜在的商业限制。这一决定的撤销意味着美国国防部不再正式认定两家公司与中国军方存在直接联系,减少了相关政策限制对企业国际业务的负面影响。
财联社11月29日电,尽管A股近日走势震荡,外资机构仍未放慢调研上市公司的步伐。据统计,10月以来,贝莱德、富达、安联、摩根大通、霸菱资产、Point72等多家知名外资机构频频现身A股公司的调研名单。具体到行业,半导体、工业机械、电子、医药等板块受到外资关注。据统计,10月1日至11月28日,逾300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了A股公司,其中包括贝莱德、富达、摩根大通、安联等全球资管巨头。在接受外资机构调研的行业中,半导体领域受到最多外资机构的关注。据统计,澜起科技、纳芯微、东微半导、中微公司、韦尔股份等公司吸引了15家以上外资机构的组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