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专项债
关注
9156 人关注
地方政府专项债是积极财政主要抓手,聚焦专项债最新发行及投资动态。
11-07 17:31 来自 财联社
财政部: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财联社11月7日电,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一步,财政部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压实预算执行责任链条,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资金安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资金和政策尽快落地见效。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阅读 334.4w+
543
11-04 08:26 来自 财联社
年内特殊新增专项债披露规模超1.2万亿
财联社11月4日电,截至10月31日,10月净发行量为3,036.02亿元,发行量为5,604.65亿元,偿还量为2,568.64亿元。发行量较上月环比减少2914.42亿元。截至10月31日,2025年新增专项债披露规模合计39,645.82亿元,10月披露规模为2,873.57亿元。其中,年内未披露“一案两书”的“特殊新增专项债”披露规模为12518.4268亿元。
阅读 298.1w+
10-31 22:01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发改委最新披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带动投资7万亿,新增2000亿专项债额度
阅读 109.9w+
1
24
10-31 13:21 来自 财联社
张玉卓:推动国有企业带头解开“连环套” 建立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财联社10月31日电,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题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题活力》的署名文章。张玉卓在文章中谈到,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推动国有企业带头解开“连环套”,建立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失信成本。
阅读 331.8w+
22
10-31 07:55 来自 中证报
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 增量资金有望加速到位
财联社10月31日电,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稳增长稳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10月30日,今年以来专项债已发行及计划发行金额已超过今年限额的89%。财政部近期表示,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将提前下达。同时,一些地方已启动明年项目储备工作。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增量资金有望加速到位。随着系列资金落地,基建投资等将获得有力支撑。
阅读 244w+
1
32
10-27 19:55 来自 财联社
河北发行47.38亿元专项债券收储存量闲置土地 为首个落地的非“自审自发”试点地区
财联社10月27日电,据中指研究院监测,10月17日,河北省披露专项债发行信息,其中47.38亿元用于收储存量闲置土地。截至10月19日,全国各地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总金额超6200亿元,已发行的专项债接近2000亿元,占比31%。中指研究院指出,此前已发行收储存量闲置土地专项债券的省市均为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地区,河北省此次发行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专项债券,标志着非“自审自发”试点地区相关专项债券发行取得新进展,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非“自审自发”地区发行相关专项债,有助于更好地去化土地库存。
阅读 235.7w+
50
10-23 10:16 来自 财联社
前9月全国已发行城中村改造专项债816亿元 同比增长1.4倍
财联社10月23日电,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5年1—9月,全国已经发行的新增地方专项债中,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租赁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等房地产相关的专项债发行约6400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分别为632亿元、1302亿元,涉及城中村改造的专项债发行816亿元,同比增长1.4倍。
阅读 257.1w+
26
10-21 14:59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新增专项债发行开始冲刺,今年已完成计划85%,近两个月发行将超5000亿
阅读 79.3w+
9
10-18 12:42 来自 财联社
全国人大常委史耀斌:地方债务风险正在稳步缓释 新发行债券精细化管理加强
财联社10月18日电,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史耀斌在今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中国在政府债务管理上呈现出系统的思维和坚定的执行力,通过中央的政府支持、地方自身造血、市场化改革等方式,以时间换空间,地方债务风险正在稳步缓释。同时,我国用好现有的债务空间,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对新发行债券进行了科学精细化管理。比如,2025年中国发行“两重两新”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门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等等一大批重点重大项目建设,湖北武汉的一些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两重两新”超长期国债,当年的开工率都已经达到了88%以上。未来债务管理上,史耀斌表示,发展方向上要增加有效益的举债,通过投资基金等市场性的政策工具,加大对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兴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优化债务结构,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落地。
阅读 318w+
94
10-15 13:40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今年2万亿置换债已超99%,已有省份提前下达2026年置换债额度
阅读 51.7w+
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