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险企跟踪
关注
1.0W 人关注
追踪保险企业最新动态,挖掘事件真相。
  • 10-18 07:01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18日电,截至10月17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全部披露完毕。据统计,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8万亿元,同比增长5.79%。此外,近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上市险企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四家公司提到,受资本市场回暖影响,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进而带动净利润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受益于资产端投资收益回暖、负债端保费收入增长,上市险企净利润及新业务价值增长有望超预期。
    阅读 356.4w+
    72
  • 10-18 05:49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18日电,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上市险企业绩大幅预增。近日,A股四家上市险企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四家险企均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最大预计值合计超2000亿元。展望后市,天风国际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整体来看,因为保险行业整体依旧低估值,投资保险公司有一定安全垫,尤其是横向对比其他红利公司来说,性价比明显。此外,保险公司资产端又有望持续改善,一方面是高股息资产持续增配,另一方面保险新“国十条”明确要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监管,健全利率传导和负债成本调节机制,也就是卖出的投资类型保险和负债端要更加匹配,避免利差损风险。
    阅读 316.1w+
    83
  • 10-17 06: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截至10月16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已有4家发布业绩预增公告。整体来看,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均在60%以上。从净利润绝对额测算来看,预计今年前三季度4家险企净利润合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992亿元。招银国际发布的研报认为,权益市场回暖将带动险企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大幅改善,直接增厚当期利润,今年三季度险企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大幅超出预期。此外,四季度保险板块有望实现估值与业绩“双击”。
    阅读 320w+
    113
  • 10-17 06:5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17日电,今年以来,鼓励险资加大股权投资的政策频出,险资不断加码股权投资领域。近日,在深圳市引导基金的推动下,一只百亿元规模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型基金——平安基金成功设立。在完成备案及资金认缴等流程后,该基金将引导险资长期“活水”流向科创企业。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险企参与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多只基金规模达到百亿元级。业内人士认为,险资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与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相契合,险资加码股权投资,一方面能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满足险资长期配置需求,有助于险资增厚投资收益。
    阅读 326.3w+
    67
  • 10-10 16:34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10月10日电,记者获悉,曾有阿里等互联网公司零售业务背景的宫秋伟出任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不久之前,平安人寿还内部晋升了一位董事长特别助理——赵津,他曾任平安人寿河北分公司总经理、浙江分公司总经理等。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宫秋伟已加入平安人寿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
    阅读 335.5w+
    22
  • 10-10 07:48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10日电,继9月1日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至2.5%之后,10月1日起,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分别下调至2.0%、1.5%。记者调研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已陆续上线预定利率2.0%的分红险产品。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背景下,“保底+浮动”特性的分红险产品受到关注。监管部门发文鼓励险企发展分红险产品,部分险企也表示将提高分红险销售占比。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渠道适应分红险销售,还是客户消费倾向的转变,都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更好推广分红险产品,还需要保险公司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等。
    阅读 368.3w+
    374
  • 09-05 02:18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9月5日电,银发经济不仅包括“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还包括“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业界普遍认为,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已经具备清晰、稳定的成长逻辑和行业红利。同时,一批上市公司也早早谋划布局,拓展银发经济新赛道。面对银发经济的广阔市场,各路资本纷纷入局,以房企、险企为代表的养老产业链龙头企业尤为积极。
    阅读 346w+
    107
  • 09-04 06:48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9月4日电,最新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共有近80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险资身影。从持仓市值来看,银行、交通运输、电信等高股息板块受到险资青睐,险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八只为银行股。在上市险企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上市险企管理层认为,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的监管新规陆续出台,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生态改善、提升长期回报水平。在当前环境下,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正在提升,未来将重点关注高股息、新质生产力方向。
    阅读 367.4w+
    74
  • 08-27 06:33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8月27日电,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人保资本、新华保险等多家险企参与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其中不乏百亿元级基金。从投向上来看,险资参与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大多投资于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业内人士认为,险资规模大、期限长,是耐心资本的代表。加码股权投资,一方面,有助于险资优化资产配置,增厚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有助于为优质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阅读 338.5w+
    70
  • 08-26 06:57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8月26日电,去年以来,险资投资不动产项目的消息频出,今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据不完全梳理,自2023年以来,有10多家险企通过股权直投、不动产基金等方式,投向20多个不动产项目,预计投资金额超过490亿元。其中,有的投资被险资视作“抄底”机会,作为自用或持有型投资;也有的属于债务置换,以不动产项目来化解地产债务,以时间换空间。业界人士表示,在当前“资产荒”环境下,优质不动产项目配置价值逐渐体现。今年明显感受到有更多险资在寻找不动产项目投资机会,但与此同时,相关投资预期回报率在下降。
    阅读 333.5w+
    79
  • 08-15 07: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今年以来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次数明显增多,截至8月14日,年内险企共举牌11次,举牌了11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和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均创下近四年新高。业内人士认为,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提速,与当前险企面临的投资环境、当前的入市时机有关,也与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险企调整投资思路有关。着眼未来,预计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案例仍将进一步增多。
    阅读 329.5w+
    56
  • 07-31 06:44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7月31日电,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密集增资发债“补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0日,近20家保险公司获批增资或披露增资计划,涉及金额超180亿元;6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或永续债,合计发债规模43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偿二代二期规则)发布实施,对实际资本认定更为严格,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承压;最低资本结构优化,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面临一定压力。保险公司增资发债,一方面能够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业务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阅读 315.1w+
    86
  • 07-20 06:15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7月20日电,近期,各保险公司陆续公布了6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截至7月19日发稿,已有550款万能险产品公布了6月份结算利率(年化,下同)。整体来看,6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最高为3.5%,最低为0.36%,平均结算利率为2.9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1个基点。从结算利率分布来看,结算利率在3%及以上的产品共有370只,占比为67.3%。受访专家表示,万能险结算利率下降主要受保险公司自身投资收益率和监管要求影响。在利率中枢下行情况下,万能险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险企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配置优质资产,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提高万能险的结算利率。
    阅读 460.2w+
    1
    421
  • 07-05 00:44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7月5日电,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半年有74%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取得正收益,其中又以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最好。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固收类资产对险资整个投资组合的重要性或进一步提升,增配债券的趋势可能还将延续;在权益投资方面,整体来看,险资增配权益资产的动力与压力并存,不同险企或将采取不同策略。某人身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表示,从下半年来看,险资整体加仓权益资产的动力较大,但也面临偿付能力等方面的压力,预计具体策略仍将呈分化状态。
    阅读 391.5w+
    108
  • 07-03 14:15 来自 21财经
    财联社7月3日电,记者7月2日、3日咨询多家保险公司、代销银行获悉,有保险公司已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2.75%的增额终身寿险。同时,仍有预定利率3%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在售。一家上市险企的内部人士称,该公司增额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还没调整;一位国有行财富经理表示,该行旗下保险公司及代销保险公司的增额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还是3%,但“随时可能下架,有时提前一天才通知”。
    阅读 363.7w+
    16
    6198
  • 07-03 07: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日电,今年上半年,险企分支机构继续呈净退出态势。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梳理,今年上半年,我国人身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36家,退出市场520家,净退出484家。同时,我国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1569家,退出市场328家,净增加1241家,不过,剔除特殊因素后,财险公司净退出21家。业内人士认为,从趋势上看,险企分支机构数量还可能进一步减少,但此前的“大进大出”现象正在逐步改变,整体上分支机构的数量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阅读 358.9w+
    95
  • 07-02 16:19 来自 中新网
    财联社7月2日电,从业内获悉,部分保险公司已于6月30日正式停售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并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2.75%的增额终身寿险。但部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仍保持3.0%的预定利率,如长城人寿、太保寿险均有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在保险中介渠道销售。此次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是部分保险公司的自主调整,部分公司未接到监管要求下调预定利率的窗口指导或通知。但在低利率环境下,预定利率下调已经成为趋势,已经调整的公司中不乏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友邦人寿等大型公司,还有一些银行系险企也进行了调整。
    阅读 354.1w+
    1996
  • 06-22 06: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2日电,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很多险企一直在积极探索“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并越来越多地尝试借助移动互联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效率,以更好推动被保险人群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水平提升。但发展“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并非易事。一方面,当前我国健康管理行业质量参差不齐,服务的科学性、规范性、效果还需跟踪考证,另一方面,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其效果不仅有赖于服务对象的依从性,也需要持续较长期后才可以显现。健康保险业需要不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积极推进成本效益比更高的健康技术进步方向,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坚定践行者。
    阅读 425.9w+
    195
  • 06-17 06:16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17日电,截至6月16日,A股五大险企今年前5个月保费(原保险保费,下同)收入全部出炉。据记者统计,前5个月,A股五大险企共取得保费收入约14563.6亿元,同比增长2.19%。同时,从年内A股五大险企各月度累计保费同比增速来看,呈持续改善之势。从上市险企不同业务来看,财产险整体增长较为平稳,人身险业务呈分化状态。与此同时,业内对人身险公司压降负债端刚性成本的预期越来越强。
    阅读 336w+
    67
  • 06-17 05:14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6月17日电,3.0%的预定利率,寿险产品还能拥有多久?近日,部分险企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将从3.0%下调至2.75%的消息,再度被保险代理人刷屏,“停售”炒作或又来。据记者多方了解,确实有寿险公司计划自7月后销售2.75%的新产品,但目前仅限于个别险企,大部分险企并未有进一步消息。多位业界人士表示,随着利率中枢继续下行,导致长期收益覆盖成本承压,传统寿险产品会否将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至2.75%或2.5%,已被业界着重探讨。不过,与去年下调时的“众望所归”相比,此轮下调预期究竟何时兑现,以及兑现的幅度、频率等,业界尚存分歧。不少行业人士认为,结合超长期国债的中标利率来看,未来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将承压,下调负债端成本势在必行,无非就是小步慢调还是一步到位的问题。部分人士则对长期利率和投资收益趋势表示相对乐观,认为进一步下调预定利率有可能对本就艰难的寿险新单销售带来更多压力。
    阅读 335w+
    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