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险企跟踪
关注
1.0W 人关注
追踪保险企业最新动态,挖掘事件真相。
  • 11-22 04:01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22日电,据统计,前三季度,9家银行系险企总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73.29亿元,同比增长约18.6%;实现净利润168.23亿元。9家银行系险企中,有5家险企在报告中表示部分数据采用了新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受访专家表示,新会计准则的运用对保险公司的净利润会造成较大影响。在新形势下,银行系险企还要通过加深与母行的合作、使用现代科技等多种方式提高竞争力,推动业务实现更好发展。
    阅读 282.6w+
    62
  • 11-21 06:59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21日电,接近2024年11月底,寿险业2025年“开门红”战果备受业界关注。对于寿险行业2025年能否实现整体“开门红”,业界人士的预判存在分歧,最终结果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保险代理人奋战“开门红” 有险企分公司首日保费超亿元
    阅读 266.4w+
    4
    174
  • 11-20 05:33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20日电,随着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保险公司最新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化情况随之出炉。据统计,截至11月19日,已公布偿付能力充足率的162家险企中,82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上升,占比50.6%。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回暖,主要受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大幅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上升,以及部分险企积极补充资本金等方面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化主要受成本上升、应收保费增加等因素影响。
    阅读 263.6w+
    66
  • 11-19 06:51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19日电,保险资管公司三季报正在披露中。据记者统计,截至11月18日,已有国寿资产、泰康资产、中意资产、安联资管等4家保险资管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前三季度,4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47亿元。除中意资产无可对比数据外,其他3家公司合计净利润同比上升30.60%。其中,国寿资产和泰康资产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0%;4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8.73亿元,可对比的3家公司合计营收同比增长20.03%。
    阅读 285.6w+
    103
  • 11-18 06:28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18日电,随着第三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各险企偿付能力情况也随之揭晓。据梳理,截至11月15日,已有163家保险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情况,其中8家险企的偿付能力不达标,主因是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受访专家表示,险企除了要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外,还要关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果,使风险综合评级上升。
    阅读 277.7w+
    110
  • 11-16 03:47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16日电,随着第三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各险企偿付能力情况也随之揭晓。据记者梳理,截至11月15日,已有163家保险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情况,其中8家险企的偿付能力不达标,主因是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受访专家表示,险企除了要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外,还要关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果,使风险综合评级上升。
    阅读 342.2w+
    1
    80
  • 11-09 06:59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9日电,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增”,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7日,已有75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可比数据来看,人身险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合计28575.31亿元,同比增长8.6%。净利润方面,有48家险企实现盈利、27家亏损,实现净利润合计2846.74亿元,同比增长135%。受访专家表示,险企利润高增主要受益于资本市场好转带来的投资收益率回暖。展望未来,险企要关注跨周期稳健投资收益,做好产品结构调整、风险管理等工作,坚持可持续经营。
    阅读 325.1w+
    198
  • 11-08 07:01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1月8日电,自比亚迪下场卖车险以来,其经营动态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比亚迪保险近日披露的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三季度,比亚迪保险车均保费4700元,尽管较二季度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同期的车均保费。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保险车均保费较高或与其承保车辆的能源类型有关,当前新能源汽车仍面临投保贵等难题。业内人士认为,造车新势力拥有数据和资源优势,入局车险市场有望实现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定价,但其目标或是为了服务自身客户,对传统险企影响有限。
    阅读 307.3w+
    1
    73
  • 11-07 06:10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7日电,随着财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行业通称为财险“老三家”)前三季度车险经营情况也随之揭晓。据统计,前三季度,“老三家”车险签单保费收入合计达4664.27亿元,占财险行业车险保费收入的71.3%。受访专家表示,短期来看,车险市场的“马太效应”较难改变。未来,中小险企要持续提升特色化、差异化服务能力,打造局部优势和比较优势。
    阅读 290.8w+
    73
  • 10-18 07:01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18日电,截至10月17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全部披露完毕。据统计,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8万亿元,同比增长5.79%。此外,近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上市险企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四家公司提到,受资本市场回暖影响,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进而带动净利润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受益于资产端投资收益回暖、负债端保费收入增长,上市险企净利润及新业务价值增长有望超预期。
    阅读 356.4w+
    86
  • 10-18 05:49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18日电,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上市险企业绩大幅预增。近日,A股四家上市险企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四家险企均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最大预计值合计超2000亿元。展望后市,天风国际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整体来看,因为保险行业整体依旧低估值,投资保险公司有一定安全垫,尤其是横向对比其他红利公司来说,性价比明显。此外,保险公司资产端又有望持续改善,一方面是高股息资产持续增配,另一方面保险新“国十条”明确要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监管,健全利率传导和负债成本调节机制,也就是卖出的投资类型保险和负债端要更加匹配,避免利差损风险。
    阅读 316.1w+
    87
  • 10-17 06: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截至10月16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已有4家发布业绩预增公告。整体来看,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均在60%以上。从净利润绝对额测算来看,预计今年前三季度4家险企净利润合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992亿元。招银国际发布的研报认为,权益市场回暖将带动险企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大幅改善,直接增厚当期利润,今年三季度险企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大幅超出预期。此外,四季度保险板块有望实现估值与业绩“双击”。
    阅读 320w+
    119
  • 10-17 06:5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17日电,今年以来,鼓励险资加大股权投资的政策频出,险资不断加码股权投资领域。近日,在深圳市引导基金的推动下,一只百亿元规模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型基金——平安基金成功设立。在完成备案及资金认缴等流程后,该基金将引导险资长期“活水”流向科创企业。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险企参与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多只基金规模达到百亿元级。业内人士认为,险资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与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相契合,险资加码股权投资,一方面能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满足险资长期配置需求,有助于险资增厚投资收益。
    阅读 326.3w+
    71
  • 10-10 16:34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10月10日电,记者获悉,曾有阿里等互联网公司零售业务背景的宫秋伟出任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不久之前,平安人寿还内部晋升了一位董事长特别助理——赵津,他曾任平安人寿河北分公司总经理、浙江分公司总经理等。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宫秋伟已加入平安人寿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
    阅读 335.5w+
    22
  • 10-10 07:48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10日电,继9月1日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至2.5%之后,10月1日起,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分别下调至2.0%、1.5%。记者调研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已陆续上线预定利率2.0%的分红险产品。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背景下,“保底+浮动”特性的分红险产品受到关注。监管部门发文鼓励险企发展分红险产品,部分险企也表示将提高分红险销售占比。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渠道适应分红险销售,还是客户消费倾向的转变,都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更好推广分红险产品,还需要保险公司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等。
    阅读 368.3w+
    545
  • 09-05 02:18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9月5日电,银发经济不仅包括“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还包括“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业界普遍认为,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已经具备清晰、稳定的成长逻辑和行业红利。同时,一批上市公司也早早谋划布局,拓展银发经济新赛道。面对银发经济的广阔市场,各路资本纷纷入局,以房企、险企为代表的养老产业链龙头企业尤为积极。
    阅读 346w+
    108
  • 09-04 06:48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9月4日电,最新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共有近80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险资身影。从持仓市值来看,银行、交通运输、电信等高股息板块受到险资青睐,险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八只为银行股。在上市险企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上市险企管理层认为,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的监管新规陆续出台,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生态改善、提升长期回报水平。在当前环境下,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正在提升,未来将重点关注高股息、新质生产力方向。
    阅读 367.4w+
    75
  • 08-27 06:33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8月27日电,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人保资本、新华保险等多家险企参与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其中不乏百亿元级基金。从投向上来看,险资参与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大多投资于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业内人士认为,险资规模大、期限长,是耐心资本的代表。加码股权投资,一方面,有助于险资优化资产配置,增厚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有助于为优质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阅读 338.5w+
    70
  • 08-26 06:57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8月26日电,去年以来,险资投资不动产项目的消息频出,今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据不完全梳理,自2023年以来,有10多家险企通过股权直投、不动产基金等方式,投向20多个不动产项目,预计投资金额超过490亿元。其中,有的投资被险资视作“抄底”机会,作为自用或持有型投资;也有的属于债务置换,以不动产项目来化解地产债务,以时间换空间。业界人士表示,在当前“资产荒”环境下,优质不动产项目配置价值逐渐体现。今年明显感受到有更多险资在寻找不动产项目投资机会,但与此同时,相关投资预期回报率在下降。
    阅读 333.5w+
    79
  • 08-15 07: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5日电,今年以来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次数明显增多,截至8月14日,年内险企共举牌11次,举牌了11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和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均创下近四年新高。业内人士认为,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提速,与当前险企面临的投资环境、当前的入市时机有关,也与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险企调整投资思路有关。着眼未来,预计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案例仍将进一步增多。
    阅读 329.5w+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