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一重能表示,该公司的海外订单主要以周边一带一路国家为主,同时在谈项目众多,后续有望在更多国家取得突破。 ②据悉,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欧洲区域,在2024年汉堡风能展期间,推出了两款为欧洲市场开发的机型。
①今年3月近170家科创板公司获得机构调研中,晶丰明源、盛美上海、中科星图、安必平、华峰测控为最受关注的5家公司; ②整体来看,机构重点关注了公司并购重组、赛道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新技术路线渗透等具体内容。
①柏楚电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7.35亿元;归母净利润8.83亿元,均创其历史新高; ②该公司智能焊接机器人及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至2025年12月31日。
2024年公司新产业表现亮眼,全年增速达21.25%,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45.47%,同比扩张7.93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已进入加速兑现期。
《科创板日报》31日讯,龙迅股份近期调研纪要显示,公司在AR/VR领域的桥接芯片已广泛应用于Xreal、Rokid、TCL雷鸟等国内领先的AR/VR硬件厂商。公司持续看好该市场前景,并加大研发投入,升级相关产品以提升性能和降低功耗,适配更多的分离式及一体式AR/VR产品。
①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30家A股企业披露拟港股IPO,其中包括纳芯微、天岳先进、杰华特等总共6家科创板公司; ②业内表示,不少企业对融资多元化与便利程度需求的背后,是其所在行业快速发展,企业经营已进入阶段性关键时期。
①华润微日前公告称,该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选举何小龙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 ②何小龙系从华润集团至华润微,其在集团内部担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副总经理一职。
①国家医保局发布五批中医类立项指南规范价格项目,将全国中医类项目从最多600余项整合为99项,覆盖中医诊疗全领域; ②立项指南不是简单删减项目,而是以服务产出为导向优化结构; ③《指南》设立“仪器针法”项目,将电热、磁疗、光疗等现代技术纳入收费范围,解决创新成果转化难题。
①《科创板日报》记者致电多家在东南亚地区进行业务布局的科创板公司,其均回应称,公司当地业务暂未受影响; ②上述公司中,光伏龙头阿特斯已在越南、泰国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天承科技、华光新材、南亚新材等的建设项目均处于较早阶段。
《科创板日报》28日讯,今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相邻国家泰国的曼谷等地震感强烈。拟于泰国投资建设钎焊材料生产基地的华光新材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海外基地未受地震波及。上述项目还在前期方案规划,同时走监管的审批流程阶段。”(记者 吴旭光)
①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收入为8.4亿元,同比增长104.43%; ②2024年,公司碳化硅衬底产量41.02万片,较2023年增长56.56%; ③目前公司已实现8英寸导电型衬底产品质量和批量供应。
①2024年,拓益®实现国内市场销售收入15.01亿元,同比增长约66%; ②自2022年至2024年,君实生物的现金流分别为47.15亿元、30.39亿元、24.87亿元,现金流逐年下降;同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15%、35.46%、44.98%,出现逐年递增的迹象。
①华虹半导体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在经历需求疲软、库存高压的行业寒冬后,2024年逐步迎来复苏,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100%; ②由于AI相关需求快速增长及消费电子复苏驱动,2024年华虹半导体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模拟和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产品线收入及占比,均取得较大幅度增长。
《科创板日报》28日讯,近日,优刻得与360集团(简称“360”)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优刻得DeepSeek一体机与360大模型安全及纳米AI系列产品,拟推动国产大模型“安全筑基—算力赋能—场景创新”的合作落地。此次合作,围绕DeepSeek一体机,双方计划构建一套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
①2024年荣昌生物实现营收14.15亿元,同比增长58.5%;全年归母净亏损14.68亿元,相比上年同比减亏2.84%; ②长期高研发使得荣昌生物始终面临着不小的现金流压力。
①2024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57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7.7%,收入规模为历史最高,也是中芯国际年收入首次超过500亿元规模; ②中芯国际表示,2024年半导体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消费电子等终端产品市场逐步企稳回升,智能穿戴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扩张。
① 公司全资子公司力合微国际主营业务为开展海外业务,2024年实现净利润-30.88万元; ②对于非智能电网收入上升,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芯片在非智能电网市场的应用持续增长所致。
《科创板日报》26日讯,纳芯微(688052.SH)公告称,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本次发行H股及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取得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核准。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商讨,其他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① 瑞松科技表示,本次交易不属于股权收购,主要是对标的公司并联机器人业务“打包”购入,包括工业机器人设备等有形资产,以及相关业务专利技术、图纸等无形资产等; ②2024年,国内头部工业机器人企业业绩大多表现不佳。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埃斯顿、埃夫特、机器人等均处于亏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