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基金发行动态
关注
9557 人关注
关注最近基金发行情况,提供详细认购解读分析。
  • 14小时前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5月9日电,中国证监会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事实上,今年以来公募对权益类基金的布局力度已明显加大。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口径,截至5月8日,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发产品规模突破3400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为1837.53亿元,占比超过50%。而2022年至2024年,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在全年总发行规模的占比分别为28.3%、26.89%和28.01%,均未超过30%。从机构维度看,今年已有99家公募机构成立新基金。富国基金以143.23亿元的权益类发行规模居首,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分别发行了101.11亿元和99.89亿元;南方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天弘基金、建信基金、汇添富基金等的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均超过50亿元。
    阅读 252.8w+
    129
  • 05-06 07: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6日电,梳理发现,在4月的新基金发行中,权益类产品延续强势,占据半壁江山;FOF基金则凭借“哑铃型”配置优势而异军突起,头部效应持续强化。具体来看,4月有119只新基金发行,合计募集901.56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共募集435.53亿份,占比48.31%;4只FOF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则达22.21亿份,成为震荡市中资金追捧的“抗波动”利器。
    阅读 269.8w+
    43
  • 04-16 15: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6日电,AI热潮推动基金公司踊跃布局人工智能相关主题产品。仅4月以来,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基金以及指数基金上报多达14只。其中,创业板人工智能主题产品方面,华安、大成、招商、富国等4家基金公司上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华夏上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鑫元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基金;科创板人工智能主题产品方面,嘉实、鹏华上报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华夏上报科创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兴业、鑫元则布局了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此外,万家上报了中证人工智能ETF。(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75.9w+
    49
  • 04-14 06: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4日电,近日,全球资产开启震荡模式。然而,在不少基金经理看来,投资机遇已经出现,当下震荡的权益市场或来到了较好的布局时点。数据显示,多只3月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已在近几日开启了建仓模式。此外,不少ETF的基金经理也在产品成立后用较短时间将产品的权益仓位提升至较高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A股此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风险释放过程。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阅读 268.1w+
    1
    85
  • 03-21 05:51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3月21日电,新基金发行市场春潮涌动,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回暖,较去年同期规模大幅增加,首发规模超10亿元的基金数量多达30只。权益类基金也是公募重点布局方向,近80只权益类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后续增量资金可期。
    阅读 279.8w+
    1
    67
  • 03-13 06:38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3月13日电,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回暖推动资金流入A股市场。从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来看,截至3月12日,今年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已超70只,其中权益类基金37只,占据半壁江山。与此同时,不少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已在积极建仓。展望后市,机构对未来中长期的权益投资机会保持乐观。
    阅读 278.9w+
    7
    74
  • 03-12 18: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2日电,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摩根资产管理、华宝基金日前上报的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今日获批,或将于近期开启募集。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是上交所首批自由现金流策略的ETF,也是市场首批跟踪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的产品,目前仅有2家基金公司上报并获批。中证指数官网显示,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于2024年11月12日发布。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从沪深300指数样本中选取5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300指数样本中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53.5w+
    11
  • 03-03 06:27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3月3日电,3月初,资本市场迎来首批上市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截至2月28日收盘,11只新成立的ETF确定了上市日期,3月3日、4日、5日分别有1只、1只、9只ETF相继在交易所上市,累计规模达170.22亿元。加上另外3只新成立但上市时间待定的ETF,3月首批上市的ETF总数将达14只,累计规模为187.12亿元。新上市ETF表现亮眼,存量ETF也不逊色,其成交额不断上升,资金结构持续优化。从周度数据来看,自1月下旬行业股票ETF实现净流入后,已连续5周保持这一态势,净流入金额从起初的3.97亿元逐步增加,目前已突破50亿元。其中,机器人ETF、创新药ETF、芯片ETF等资金净流入的行业股票ETF,都集中在当下市场备受关注的科技行情领域。
    阅读 275w+
    66
  • 02-26 06:49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2月26日电,截至记者发稿时的数据显示,本周共有29只新基金开始发行。仅2月24日一天,就有15只基金同场竞技,被动指数基金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25开年以来,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已超过千亿份,超1000亿元规模的增量资金已集结。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在年初制订发行计划时,都把被动指数产品作为了今年的重点。业内人士认为,指数基金的竞争已经跨越了“1.0”阶段,未来将向指数创新、策略优势方向进发。
    阅读 274.1w+
    48
  • 02-26 06:49 来自 中国证券报
    2月25日,弘毅远方甄选混合和科创综指ETF富国两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2月以来,已有超过20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其中既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也有被动型的ETF产品。“提前结束募集的权益型基金频频出现,预示着资金正在流向权益资产,整体来看,科技板块或是资金流入的重要方向。”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说,基金管理人也希望把握这波市场行情,让基金提前成立,抢占建仓先机。
    阅读 278.8w+
    50
  • 02-24 10: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本周(2月24日—2月28日),共有25只基金发行,指数型基金成为发行主力,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产品有15只,是公募布局最多的产品类型。此外,还有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等。
    阅读 248.8w+
    5
    23
  • 02-17 06:44 来自 中国证券报
    2月17日,首批科创综指、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首发募集,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建信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旗下均有产品发行。业内人士认为,科创综指ETF等产品的推出,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优质工具,首批科创综指、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的发行,预计可以为科创板带来超200亿元的增量资金。
    阅读 280.5w+
    96
  • 02-05 06:45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2月5日电,春节假期后,权益类基金的新发热度再度攀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春节后共有37只权益类基金(混合型、股票型)计划进入发售期(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在所有新发产品中占比超六成。其中,指数及指数增强型基金有2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有12只。仅节后首日,就有7只权益类基金启动发行。
    阅读 290.4w+
    52
  • 01-25 22: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25日电,随着2024年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的建仓情况也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不少次新基金在去年四季度选择积极建仓,纳入统计的62只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4.43%,属于中性偏上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不少次新基金因规模波动导致仓位和结构快速变化。展望2025年全年,基金经理们普遍看好A股市场机会,仍将保持较高的权益仓位。
    阅读 318w+
    61
  • 01-23 0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23日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将强化对基金投资交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坚决纠正高换手率、高风格漂移等过度投机行为。同时,证监会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基金投资中的违法行为;加强基金公司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文化。
    阅读 282w+
    54
  • 01-23 09: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23日电,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公募基金改革上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个是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实现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转常规。第二个是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制定促进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股票ETF产品的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进一步便利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市场。第三个是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监管分类评价当中的权重,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第四个是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制度,引导基金公司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
    阅读 273.2w+
    240
  • 01-21 11: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21日电,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金给予奖补或贷款贴息,12个省发行专项债近1000亿元用于各类更新改造,一些地方完善了税费减免政策。各地积极争取金融信贷支持,拓宽征信方式、延长贷款期限。目前,已有28个城市设立城市更新基金,总资金规模达4550亿元。各地通过政企合作、特许经营、企业承包、自主更新等,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阅读 246.9w+
    24
  • 01-08 10: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8日电,今日,博时基金(国际)公告称,旗下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为持续满足香港互认基金的资格条件,根据对该基金内地销售规模的监控情况,决定自1月9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根据公告,当内地销售规模百分比达到78%,该基金管理人会立即停止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这也成为开年后第5只宣布暂停申购的互认基金。同日,摩根基金(亚洲)也宣布,此前暂停申购的摩根国际债券基金,最终采取84.5%的比例确认。随着去年12月20日互认基金新规的推出,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曾由50%放宽至80%,多只互认基金也因此放开申购。(记者 周晓雅)
    阅读 264w+
    27
  • 01-07 15: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7日电,进入2025年,公募基金新发渐暖。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统计,本周(1月6日-1月12日)共有42只基金开启认购,是上周22只的1.9倍。值得一提的是,单周42只基金新发,创出2024年以来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成认购主力,周内共有17只股票型基金开启认购,被动指数型基金占到15只,另外增强指数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各1只。此外,债券型基金热度不减,本周共12只发行。(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阅读 254.2w+
    28
  • 12-23 05:02 来自 上海证券报
    财联社12月23日电,临近年底,基金公司正加快新基金发行速度。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以来,新基金发行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这也助推年内新基金发行规模逼近1.1万亿元。从12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情况看,债券型基金依然是主力,23只债券型基金规模合计为943亿元,其中13只债券基金募集规模超过50亿元。在机构人士看来,近期债券市场持续上演走强行情,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低,且临近年底,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推动更多资金流向债券市场。“债券型基金产品密集成立,并且成立规模较大,表明市场需求旺盛,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庆节后A股市场持续震荡,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所降低。”沪上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阅读 286.8w+
    1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