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目前道通科技美国充电桩工厂的购置合同已被签署,项目组已启动测试及生产设备采购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前投产运营。 ②今年一季度,道通科技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北美市场多个产品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汽车综合诊断产品约占整体收入的一半,同比增长17%。
①目标到2025年,上海临港新片区总算力超过5EFLOPS(FP32),AI算力占比达到80% ②上海临港新片区智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商汤、电信、联通、移动等加入
①公司投入产出比高,研发模式上贴近市场,转化能力强; ②作为本土企业的首药控股,在产品可及性与成本控制上都有信心做得更好。
《科创板日报》2日讯,科创板日报•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个股共有212只,N环宇净流入3.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首;联测科技、天准科技紧随其后。主力资金净流出的科创板个股共315只,南模生物流出率最高,共流出167.25万元,其次是晶品特装、索辰科技。
①珠海冠宇、大全能源属于新能源板块,两者均被北向资金大量扫货,5月分别被增持1418万、2277万股; ②5月,获增持排名前十的公司股价表现不尽人意,其中4家公司累计大跌超20%,且没有一只股票大涨。
①总体来看,B站一季度总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2%和增值服务增长的5%,游戏和电商等业务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①珠海冠宇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均同比有所下滑,其动力电池业务板块尚处于亏损状态; ②该公司2022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为67.61亿元,占比64.62%。
财联社6月1日电,近日,“硬科技”旗舰产品科创50ETF总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截至5月底收盘已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3亿元。自2020年11月首批4只科创50ETF产品获批上市后,科创50ETF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已从约200亿元增长至突破千亿,ETF总规模已位列境内股票指数第二(仅次于沪深300)。5月以来持续净流入近200亿元,规模增长呈现出较强的韧性。
财联社6月1日电,三一重能公告,公司拟将持有的通道驰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中核汇能有限公司,转让对价暂定3.19亿元。中核汇能系中国核电控股子公司。
《科创板日报》1日讯,科创板日报•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个股共有195只,N新相微净流入4.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首;思科瑞、东威科技紧随其后。主力资金净流出的科创板个股共331只,交控科技流出率最高,共流出823.6万元,其次是赛诺医疗、菲沃泰。
本次IPO,硅数股份拟募资15.15亿元,用于高清显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连接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①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智能工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②“智能制造发展指数(区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2022年度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强”产生。
①户用储能成艾罗能源营收主力,该公司采用自有储能电池和储能逆变器特有适配模式; ②上交所主要关注艾罗能源主营产品、ODM模式及与重点客户合作等问题。
①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怡丹表示:“公司移动源脱硝分子筛生产线已完成产线建设,目前尚在调试中,暂未正式产生销售收入。” ②董事长兼总裁李建波表示:“公司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一期)计划于今年年中完成建设。”
①公司5月10日刚刚登陆科创板,最新市值397亿元; ②华虹半导体科创板IPO拟募资180亿元扩产,晶合集成、中芯国际、粤芯、积塔等晶圆代工厂多个新项目也在推进; ③券商预计半导体库存修正在年中结束,下半年有望出现温和复苏。
本次IPO,北斗院拟募资5.08亿元,用于产品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IPO,尚阳通拟募资17.01亿元,用于硅功率器件芯片升级迭代及产业化项目、化合物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压功率模块(含车规级)产品研发及产线建设项目、应用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及科技与发展储备资金。
《科创板日报》31日讯,科创板日报•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个股共有202只,华依科技净流入584.4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首;安达智能、大地熊紧随其后。主力资金净流出的科创板个股共323只,泛亚微透流出率最高,共流出1826.17万元,其次是丛麟科技、凯赛生物。
《科创板日报》31日讯,航天宏图公告,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5元/股。
①储能行业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保持高速增长几乎是确定性的,因为减碳是全球议题 ②“还有人在想通过简单的抄袭来赚快钱” ③第三方投资的储能项目按照地方政策或面临收益风险 ④“剩下的约10%企业会活下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