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兴发集团的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多年的研发投入,使得其磷矿开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全国前列。
①在去年的半年报中,超卓航科提到因为机体结构再制造业务正处于从进口机型向国产机型过渡阶段,公司军品业务规模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0%。 ②新能源汽车首条产线已于2024年一季度建成投产,第二条产线现已建成,为后期产量提升做准备。
①拓荆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54.25%;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26.96%; ②拓荆科技表示,先进制程的验证机台已顺利通过客户认证,逐步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然而前期新工艺设备在客户验证过程成本较高,导致净利下滑。
①杰华特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58.20%;归母净利润为-2.95亿元,亏损收窄,但Q2亏损环比扩大60.20%; ②杰华特表示,客户采购需求逐步恢复常态,公司重点投入的计算、汽车等领域产品逐步实现量产
①华丰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6.99亿元,同比增长170.52%;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520.36%; ②华丰科技业绩增长主要系通讯业务和工业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增长所致。
①安集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43.17%;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60.53%; ②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新产品、新客户、新应用的导入顺利,产品研发进展及市场拓展情况均实现预期。
①汇成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28.58%;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60.94%; ②随着境内面板厂商AMOLED新建产线逐步落地,以及晶圆代工厂AMOLED高阶制程代工产能释放,AMOLED驱动芯片已经成为封测端重要增量市场。
①RBF投资通常不直接投资于药企的股权,而是针对某个药物的权益进行投资; ②此次的交易标的Imdelltra由百济神州与安进公司合作开发,可用于治疗已接受过含铂化疗但无效或不再有效的小细胞肺癌广泛期成年人。
①从本次交易的形式来看,开普云拟以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泰克全部股权或其存储业务资产的控制权,具体标的未最终确定; ②有行业从业者表示,在南宁泰克等聚焦的企业级芯片解决方案层面,与国际顶尖厂商相比,国内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
①恒坤新材于8月21日进行上市委会议意见落实函的回复,并将于8月29日再次上会; ②泰金新能于8月21日披露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将于8月29日上会,并更新最新版招股书; ③健信超导于8月22日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回复,并更新最新版招股书。
①推动商业保险在支付领域破局对于中国创新药构建完整商业闭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亦是推动行业实现持续、良性、快速发展的根本路径; ②药物经济学评价已成为药品医保准入与支付决策的重要工具。
①被投项目能走并购退出的是极少数,有投资人直言,200个被投项目里到现在也只有4个通过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 ②10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现金支出,促成给今年年内最大的一笔医药收购案。
①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为全栈国产架构,峰值双精度科学算力300PFlops,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800PFlops,计算能力处于全国第四; ②太原中心目前构建了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工业仿真、生命科学、生态环境、地球科学六大先进计算平台,服务多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
①“2025中国半导体生态发展大会--暨产学研博览会”于2025年8月20-22日在上海市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办。 ②该大会对集成电路设计、MEMS传感器、Al for半导体和半导体分析测试设备等8大领域的国家战略、技术驱动和新兴需求进行了深度分析。
①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与不断成熟,患者对近视手术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②技术升级正成为打破市场僵局的关键,以爱尔康全光塑技术为例,今年仅半年时间就做了3、4万例,公司预计到年底累计能够达到9万例以上。
①除汽车芯片外,芯擎科技正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低空经济、边缘计算等领域; ②除本次领投的国调基金二期外,芯擎科技还获得湖北、山东两省AIC首单出资。
①今日科创50大涨超8%,指数收1247.86,创近三年新高; ②芯片股“霸屏”科创板涨幅榜,今日涨超10%的百元股均来自芯片板块; ③千亿元市值俱乐部的上市公司有9家,芯片公司以数量傲视五强榜。
《科创板日报》22日讯,科兴制药(688136.SH)公告称,科兴制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同比下降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4.45万元,同比增长576.45%。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9.81万元,同比增长187.57%。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70%,较上年同期增加2.18个百分点。
《科创板日报》22日讯,神工股份(688233.SH)公告称,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66.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3.79万元,同比增长925.55%。受半导体行业周期回暖及芯片制造国产化需求带动,公司订单增加。大直径多晶硅材料及其制成品已通过海外客户评估并实现批量供货。公司的硅零部件产品已经进入长江存储、福建晋华等中国领先的本土存储类集成电路制造厂商供应链。小财注:Q1净利2851万元,据此计算,Q2净利2033万元,环比下降28.69%。
《科创板日报》22日讯,思特威(688213.SH)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86亿元,同比增长54.11%;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