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米、夸克、雷鸟、影目等品牌密集上新,AI眼镜首次进入“双11”大促周期,市场热度攀升。 ② 线下门店,AI眼镜咨询热度上升,但多数顾客以体验为主、购买转化有限。 ③业内人士认为,AI眼镜正处于量产验证与用户教育阶段,“双11”将成为检验市场接受度的关键节点。
①健信超导IPO申请于5月9日获受理,期间历经两轮审核问询。其募资额度从8.65亿元下调至7.75亿元,取消了9000万元补流计划; ②3.0T设备方面,朗润医疗及万东医疗已取得磁共振设备注册证,万东医疗在2025年实现集采中标3.0T磁共振设备。
对于禾元生物的估值判断,不能仅停留在单一产品的商业化前景,更需从临床需求、供应链安全、技术稀缺性三大维度,看清其长期投资价值——这也是其登陆科创板、享受创新标的溢价的核心逻辑。
①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拓荆科技10月20日下午举行了2025上半年业绩会; ②拓荆科技董事长吕光泉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沈阳新建产业化基地已经开始启动施工建设。
①鼎通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72亿元,同比增长48.12%;实现归母净利润6117.5万元,同比增长110.67%; ②鼎通科技经营情况按单季度看,其再2023年经历阶段性低点后,随着下游连接器市场需求增长,于2024年开始回升至今。
①普冉股份拓展海外业务,境外收入占比15%。 ②此前,普冉股份收购香港SHM,强化存储芯片布局。
①即便映恩生物DB-1303/BNT324以二线疗法成功获批上市,其已错失HER2 ADC赛道的先发优势,未来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多大份额,仍需依赖其后发竞争力来决定; ②有二级市场投资人表示,若企业长期将 License-out模式作为唯一核心收入来源,将面临多重财务风险。
《科创板日报》20日讯,铁科轨道(688569.SH)公告称,公司收到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发送的《中标通知书》,公司中标共计3个标段工程项目,中标金额合计为6.54亿元。
①安世中国10月19日发布全员信,称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同时安世国内公司生产经营一切如常; ②闻泰科技高管近日表示,安世中国区的管理,需结合上市公司股东利益、遵守中国法律法规执行,另外安世中国全员信称,国内员工有权拒绝外部违规指示。
①百奥赛图IPO注册生效,拟募资11.85亿元。 ②国产GPU企业沐曦股份已更新IPO上会稿,并将于10月24日进入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
①《科创板日报》记者与多名业内高管交流后获悉,运力供给的严重短缺,才是制约商业航天行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症结,成本问题反而更多是运力不足衍生的结果; ②目前国内该领域内多家公司的垂直回收技术验证进展迅速。
①沐曦股份科创板IPO,将于10月24日进入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此前9月26日,另一国产GPU公司摩尔线程已率先过会。 ②监管层对处于发展初期、虽未盈利但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的科创企业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
各行业可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持续垂域训练、做深做强,形成自身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10月17日公告,定于2025年10月24日召开2025年第4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事项。
①2025湾芯展配套论坛上,多数半导体产业人士认为,受AI算力服务相关硬件投入的强劲驱动,2025年半导体市场整体发展迅速,对全年行业扩张持乐观态度。 ②2025湾芯展上,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半导体行业周期规律的显现与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共同构成产业短期发展的双重压力。
①均普智能联手智元发布G2机器人,年产能突破3000台。 ②均普智能转向轮式机器人路线,获近千台订单。
《科创板日报》17日讯,中微公司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开工仪式,宣布其成都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一期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将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计划于2027年建成投产。
《科创板日报》15日讯,海光信息(688041.SH)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3.04%,前三季度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公司通过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大幅提升,带动年初至报告期末以及本报告期利润总额显著增长。小财注:Q2净利润6.96亿元,据此计算,Q3净利润环比增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