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传感器
关注
8850 人关注
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 06-18 14:4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在今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4)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车路协同发展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支持复杂系统架构,高性能传感器、车用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政策法规与标准供给,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发展顶层设计,支持跨行业协同发展;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推动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深化与各国的开放合作,持续吸引全球先进智能网联技术产品在我国的落地。(记者 余佳欣 李明明)
    阅读 337.7w+
    1
    66
  • 06-17 02:00 来自 科技日报
    财联社6月17日电,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开创性实验,测量了地球自转对量子纠缠的影响。这项1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突破了基于纠缠的传感器中旋转灵敏度的界限,将为进一步探索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交叉点奠定基础。
    阅读 319.5w+
    30
  • 06-07 16:5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7日讯,一颗芝麻大小的传感器被注射到人体内后,就能及时、精确地把生理参数“告诉”医生。这是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发的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面向颅内生理监测的可注射超声传感器”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据介绍,这款传感器由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臧剑锋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姜晓兵教授团队联合研发。
    阅读 441w+
    1
  • 06-01 01:16 来自 科技日报
    财联社6月1日电,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组成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无线电子缝合线,可轻松应用于骨科等医疗领域,帮助患者定制康复。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ACS·纳米》杂志上。研究团队此次开发了一种新型植入式电子设备,无需单独的芯片或电池,但具有无线应变传感器的功能。特别是,该设备采用电子缝合线的形式,结合了医用针和线来闭合或缝合伤口,同时还执行电子设备的功能,可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监测。
    阅读 433.8w+
    33
  • 05-31 14: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1日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七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的专项行动》。其中提到,到2027年打造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场景。围绕智能制造全场景建设,实施“高端机床+”,“机器人+”,推动企业基于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传感器与控制装备、智能仓储物流装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创新零部件装机配套,引导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企业与整机企业有机结合,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发挥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合作案例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优质基础产品市场应用。
    阅读 470.2w+
    23
  • 05-31 07: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1日电,索尼计划在3年内在图像传感器上投资约6500亿日元。
    阅读 416.3w+
    13
  • 05-29 18:07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9日讯,索尼集团社长十时裕树表示,索尼旗下以CMOS影像传感器(CIS)为主的半导体业务,在2024~2026财年(2024年4月~2027年3月)的3年内规划的设备投资额,将比上一个三年中期计划减少约三成。之前,索尼在CIS方面的设备投资不断增加,但从现在开始将转变方针。索尼指出,当业务规模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进入资本回收阶段,设备投资的速度就会放慢。
    阅读 347.7w+
    25
  • 05-28 03: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8日电,受蜘蛛丝启发,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自适应且环保的传感器制作方法。这种纤维传感器直径约为人头发丝的50分之一,重量极轻。无论是手指或花瓣,都可以直接在其表面无感印刷。这种低能耗、低排放的增强型生物结构新方法,在医疗保健、虚拟现实、电子纺织品以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电子》杂志上。
    阅读 350.4w+
    79
  • 05-27 09: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7日电,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印发《嘉定区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到,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创新基础设施。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汽车芯片工程中心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设计、研发、制造等全产业链条,加快实现芯片国产化替代的系统攻关,推动智能感知、传感芯片等领域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光量子芯片、关键芯片材料等未来芯片技术研究与应用,完善芯片产业链生态。聚焦生物医药前沿细分赛道,加快精准医疗和高性能医疗设备及器械的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实施生物医药园区联合体模式,鼓励企业与医疗机构开展关键技术领域联合攻关,建设瑞金医院国家级医学中心等创新平台。
    阅读 365.5w+
    24
  • 05-17 09: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7日电,广东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副处长陈世胜5月17日在第十四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致辞时介绍,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已在高端模拟、化合物半导体、MEMS传感器等特色工艺方面布局一批重大产线项目,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带动佛山、东莞等地协同发展的“3+N”产业格局,产业加速形成集聚,发展生态日趋完善,2023年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营收超2700亿元,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取得突出成效。
    阅读 429.6w+
    11
  • 05-16 14: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6日电,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做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推动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软件、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研发。加快建设各类评估评测公共服务平台,研发推广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产品、技术及服务方面的评测方法与工具。发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鼓励人工智能与医疗、交通、商贸等生产性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支持在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推广,研制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等智能产品。支持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工作,提升企业数据管理水平。支持海珠区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园等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导方向的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打响“琶洲算谷”品牌,举办广州·琶洲算法大赛,加快打造广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集聚和创新应用高地,在全市率先建成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阅读 374.1w+
    1
    46
  • 05-16 13:19 来自 台湾经济日报
    《科创板日报》16日讯,CMOS影像传感器龙头索尼高层于投资人会议上提到,上季智能手机市场重返成长,帮助该公司影像传感器部门重整旗鼓,并看好影像传感器市况转强,相关业务2024会计年度营业利益将大增40%。
    阅读 383.9w+
    2
    29
  • 05-15 16:01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华为正式发布以AI辅助康养传感器为核心的多场景AI康养解决方案。据介绍,华为全屋智能AI辅助康养传感器支持卧床辅助、智能起夜、睡眠、跌倒、异常滞留等8大检测功能,拥有智能分级告警和检测数据双重隐私保障。
    阅读 334.5w+
    14
  • 05-14 13:51 来自 参考消息
    财联社5月14日电,据报道,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技术开发商禾赛科技有限公司起诉美国国防部,因其将该公司列入被控协助中国军方的企业名单。据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13日提交给华盛顿联邦法院的一份诉状称,被列入所谓的1260H名单导致其“声誉受损,股价大幅下跌,并损失一些商业机会”。
    阅读 368.7w+
    1
    37
  • 05-12 19: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2日电,理想L9误把广告牌当真车一事引发关注。网传视频显示,一辆理想汽车L9开启辅助驾驶功能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期间检测到前方高处广告牌上的五菱小货车图片,突然刹车导致后车追尾。涉事车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他驾驶的理想L9紧急刹车后,后车躲避不及直接追尾。双气囊弹出,车主手部、脸部受了轻伤。自己的车后部受损。经交警认定,他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记者致电理想汽车,客服人员表示,涉事的是一辆理想L9Pro车型,该车型通过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识别车辆前方障碍物,为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参数,受限于当前传感器识别能力的局限性,个别场景下会有识别不准确的情况。
    阅读 357.2w+
    17
    317
  • 05-12 08:4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2日讯,安培龙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依托MEMS技术平台,拥有自主MEMS芯片设计能力,同时掌握了成熟的玻璃微熔工艺技术,两种技术结合可有效研发力传感器。公司现已组建了专门的力传感器研发团队,立项“基于微熔技术的力&力矩传感器项目”研发,产品包括汽车EMB刹车力传感器以及多维力传感器,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处在与下游客户技术讨论及产品验证改善以及样品制作阶段。
    阅读 409.8w+
    1
  • 05-10 08: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0日电,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智能指环是一种结合现代科技和时尚设计的智能穿戴设备,内置传感器可实现多种健康检测以及交互功能。与智能手表相比,智能指环在测量精准度、佩戴舒适及便捷性均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在交互领域,我们认为智能指环便携性高于手柄,软硬件成本低于“眼神+手势”方案,或将成为折中选择。近期,三星发布首款Galaxy ring,并且苹果也申请数项专利。展望未来,我们看好智能指环有望成为可穿戴产品新趋势。
    阅读 419.5w+
  • 04-28 14: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8日电,据国家矿山安监局网站,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研发核心装备。加快矿山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传感器、关键控制单元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加快矿山机器人研发及迭代更新。研制分布式光学监测、高精度微震监测、三维激光扫描等高端矿用传感器和专用仪器设备。加强智能快掘成套装备、硬岩截割掘进装备、智能钻探装备、千万吨级智能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薄煤层和薄矿脉智能开采装备、智能化铲装及运输装备、智能化尾矿充填成套装备、无人化智能钻爆装备、露天矿山大型智能采剥装备、重载作业机器人、新型矿用无人驾驶车辆等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阅读 362w+
    1
    109
  • 04-25 09: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5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率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持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工业软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重点突破设计仿真软件、工业操作系统等关键产品。加快关键新材料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光电子核心材料、器件批量制备等技术研发。加快通用型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研发,加速CMOS图像传感器等仪器关键零部件研发,加速推进电磁波探测器和光路控制部件等研发。加快高端仪器设备实现突破,支持研发服务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围绕现代种业、生物技术、营养健康、温室园艺、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阅读 285.5w+
    2
    15
  • 03-22 07: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2日电,中金研报指出,机器人产业为实现通用化,具备类人形态和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或是最终答案。相比传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硬件向高可用性、低成本升级,当前方案百花齐放、尚未归拢,执行器部件选型、传感器应用类型及数量均存在分歧;软件向多元感知&智能决策升级,AI大模型有望带动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快速迭代。近期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以行星滚柱丝杠为代表的核心硬件的设计优化及降本、以AI+机器人大模型迭代进展是关键变量。
    阅读 414.2w+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