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橡塑
关注
9655 人关注
塑料和塑胶都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推动塑料制品工业向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加快塑木共挤、废塑料高效分选高值化利用技术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等产品技术研发及应用。
橡塑
+1.42%
龙头股
公元股份
+10.00%
王子新材
+9.99%
  • 05-19 02: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9日电,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各种塑料、溶剂、药物、化妆品等。传统烯烃生产以石油为原料,而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发展煤制烯烃技术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近期在煤制烯烃的催化剂研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于5月1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
    阅读 438.5w+
    48
  • 05-17 02: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7日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5月16日发布了最新报告《关掉水龙头: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并创造循环经济》。该报告探讨了应对塑料经济影响所需的经济和商业模式。报告指出,如果各国和公司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的政策和市场转变,到2040年,全球塑料污染有望减少80%。
    阅读 329.8w+
    20
  • 05-16 16: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6日电,据商务部16日消息,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并于近日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和外卖企业应当遵循真实、完整的原则,定期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同时,鼓励各报告主体主动报告替代产品使用、回收情况。
    阅读 358.8w+
    32
  • 05-15 07: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5日电,经证监会同意注册,乙二醇和苯乙烯期权今天(5月15日)9时将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乙二醇、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中间品,这两个化工品上承石油煤炭,下接橡塑化纤,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汽车、造纸、服装息息相关。
    阅读 385.7w+
    48
  • 05-09 21:08 来自 央视财经
    财联社5月9日电,近期原油价格剧烈震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期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重挫超10%。在此背景下,国内化工品价格失去成本支撑,也随之下行。记者走访长三角地区多家化工企业了解到,当前国内化工市场旺季不旺,交易量和价格较去年下滑明显。浙江杭州一家贸易企业化工品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五一假期刚结束,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产品的价格就出现快速下跌。二季度原本是塑料市场的传统小旺季,可今年下游客户拿货并不积极,成交价格比去年同期跌了约15%。
    阅读 369w+
    87
  • 05-06 10: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6日电,山西省邮政管理局近日印发《山西省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明确到2023年底,全省邮政快递网点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率不高于20%。全省邮政快递网点全部使用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到2024年底,全省邮政快递网点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率不高于10%。全省邮政快递网点继续保持全部使用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到2025年底,全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邮政快递业绿色化、可循环包装使用比例明显提升,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普通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阅读 459.4w+
    50
  • 04-23 17: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通过高分子材料设计新方法,改善了以植物为原料的塑料的功能性,同时,使用后的废塑料能降解成肥料再次得到利用。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英国《聚合物化学》杂志上。
    阅读 341.1w+
    30
  • 04-06 15: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6日电,国内商品期货多数收跌,沪锡跌5%,尿素跌超4%,沪镍、焦炭、乙二醇、甲醇跌超2%,塑料、沪锌、豆粕、短纤、螺纹钢跌超1%。沪银涨近4%,燃料油涨超2%,沪金、原油涨超1%。
    阅读 360w+
    30
  • 04-03 15: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3日电,2023年1-2月,全国塑料制品产量1116.8万吨,同比下降7.4%。
    阅读 337.8w+
    9
  • 03-30 23: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30日电,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有涨有跌,油脂类品种涨幅居前,菜油涨超3%,白糖涨近2%,豆油、棕榈油、铁矿石、乙二醇(EG)、塑料、低硫燃料油(LU)涨超1%。跌幅方面,淀粉跌超1%。
    阅读 360.7w+
    42
  • 03-24 07: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4日电,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奥地利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联合团队以软体机器人的可持续性为重点,合作设计了一种基于明胶、油和生物塑料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高性能人造肌肉。相关论文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研究团队展示了这种可生物降解技术的潜力,在使用寿命到期时,这些人造肌肉可被丢弃在市政堆肥箱中,6个月之内就会完全生物降解。
    阅读 410.6w+
    50
  • 03-21 16: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1日电,俄罗斯《消息报》援引俄工贸部的消息报道称,该部门建议禁止进口塑料制品,禁止进口名单中共有28种产品,同时还考虑限制在俄罗斯生产此类产品。该报报道称:“一次性餐具、塑料盒、杯子、袋子和棉签可能被禁止进口俄罗斯,同时还考虑限制在俄罗斯境内生产此类产品。俄工贸部倡议禁止进口名单中共有28种产品,建议用可生物降解替代品、玻璃、纸和木材制品来替代这些产品。”
    阅读 354.1w+
    16
  • 03-20 08: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0日电,天风证券研报认为,1、央行降准有望进一步改善国内需求端环境,建材海外同样值得关注。3月17日央行宣布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pct,我们认为本次降准有望进一步改善地产需求端预期,进而对地产链产生积极影响。2、近期“一带一路”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建筑下游增长趋于平稳,我国建材企业未来同样面临走出去机会。3、消费建材基本面及预期或进入反转通道,新能源品种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1)消费建材仍然是建材板块中长期优选赛道;2)新型玻璃、碳纤维等新材料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3)光伏玻璃有望受益产业链景气度回暖,而电子玻璃有望受益国产替代和折叠屏等新品放量;4)塑料管道板块基建端有望受益市政管网投资升温,地产端与消费建材回暖逻辑相似;5)水泥供给格局有望持续优化;6)玻纤需求端受风电、海外等下游带动,供给侧增量有限。本周重点推荐组合:东方雨虹,旗滨集团,蒙娜丽莎,亚士创能,垒知集团,山东药玻(与医药联合覆盖)。
    天风证券
    +0.67%
    东方雨虹
    +8.22%
    阅读 355.7w+
    1
    13
  • 03-17 20:15 来自 财联社
    3月1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生态环境部固体司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联络员会议,会议强调,各单位要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2023年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将塑料污染治理相关任务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实施,压实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二是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完善塑料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统计评价制度,完善治理成效跟踪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三是确保工作实效。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进一步巩固废塑料回收利用和清理处置成效,着力解决农膜、外卖、快递等重点领域问题。四是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专项工作机制作用,加强沟通衔接、协同配合,共同研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深度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阅读 436.8w+
    65
  • 03-07 12: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7日电,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2.03万亿元,增长0.4%,占出口总值的58%。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837.2亿元,下降26.7%;手机1633.5亿元,增长10.5%;汽车968.3亿元,增长78.9%。同期,出口劳密产品5733.2亿元,下降7.4%,占16.4%。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1498.9亿元,下降7.5%;纺织品1324.1亿元,下降15.9%;塑料制品992.5亿元,下降2.1%。
    阅读 392w+
    87
  • 03-07 12: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7日电,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1.94亿吨,增加7.3%,进口均价每吨733.4元,下跌4.5%;煤6064.2万吨,增加70.8%,每吨947元,下跌11.3%;成品油531.4万吨,增加14.4%,每吨4150.5元,下跌11.6%。同期,进口原油8406.4万吨,减少1.3%,每吨4058.5元,上涨3.7%;天然气1792.7万吨,减少9.4%,每吨4598元,上涨8.4%。此外,进口大豆1617.3万吨,增加16.1%,每吨4645.7元,上涨20.2%。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481.4万吨,减少2.2%,每吨1.07万元,下跌11.1%;未锻轧铜及铜材87.9万吨,减少9.3%,每吨6.04万元,下跌5.5%。
    阅读 358.1w+
    67
  • 03-06 08: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6日电,天风证券研报认为,消费建材基本面及预期或进入反转通道,新能源品种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1)消费建材仍然是建材板块中长期优选赛道;2)新型玻璃、碳纤维等新材料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3)光伏玻璃有望受益产业链景气度回暖,而电子玻璃有望受益国产化和折叠屏等新品放量;4)塑料管道板块基建端有望受益市政管网投资升温,地产端与消费建材回暖逻辑相似;5)水泥供给格局有望持续优化;6)玻纤需求端受风电、海外等下游带动,供给侧增量有限。
    阅读 384.1w+
    256
  • 02-27 21:03 来自 路透
    财联社2月27日电,由《经济学人》智库和日本慈善机构“日本基金会”(Nippon Foundation)共同运营的研究小组“回到蓝色”(Back to Blue)27日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现有的促进回收或减少一次性塑料消费的计划只是“皮毛”,还需要达成更全面的全球性限塑计划。若无法制定对抗塑料污染的全球性公约,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G20国家的年塑料消耗量到2050年或增至4.51亿吨,比2019年增长近四分之三。
    阅读 368w+
    1
    33
  • 02-22 13: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2日电,国家邮政局22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实施绿色发展“9218”工程。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低碳转型, 到年底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0%,深入推进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两项治理,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8亿个。
    阅读 345.8w+
    23
  • 02-21 16: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1日电,泰国批准从2025年起禁止进口塑料垃圾的提案。
    阅读 316.7w+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