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电力
关注
1.9W 人关注
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
电力
-0.38%
龙头股
嘉泽新能
+9.93%
天富能源
+4.63%
主题基金
电力
+3.38%
  • 昨天 20: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电投集团发文表示,截至8月底,集团迎峰度夏时段发电量达1735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2.9%,创历史新高。清洁能源发电量达981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3%,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56.5%,清洁能源发电量和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阅读 72.1w+
    40
  • 昨天 17: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支持各地探索完善新能源全面入市下的现货市场机制。做好市场竞争与系统运行的衔接,优化现货市场出清机制,形成反映供需关系和调节成本的分时价格信号。开展日前交易的地区,以发用电两侧经营主体自主申报的量价信息出清和结算,通过日前价格信号激励用户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参与系统调节。加快完善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以负荷预测和新能源功率预测为基础,优化形成机组组合,保障市场环境下的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完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现货市场机制。推动发用两侧共同参与现货市场,鼓励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用电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竞争,探索按节点/分区电价申报及结算。支持“电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参与现货市场。
    阅读 116.1w+
    1
    43
  • 昨天 15: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就近消纳项目平等参与电力市场。项目与其他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具有平等市场地位,原则上作为统一整体参与电力市场。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项目上网电量交易和价格结算按照市场规则执行;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原则上不向公共电网反向送电、不开展送电结算。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项目用电时,应当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不得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并按照下网电量承担上网环节线损费用。
    阅读 148.8w+
    49
  • 昨天 09:35 来自 财联社
    三部门: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阅读 76.8w+
    1
    27
  • 昨天 0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测算本地区调节能力需求,统筹明确新型储能和其他调节资源发展规模和布局,每年度报送新型储能规划建设情况,总结发展经验。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新型储能,鼓励民营企业在新型储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新型储能领域企业提供贷款和利率支持,探索融资租赁支持新型储能设备采购,推动研究开发面向新型储能项目的保险产品。
    阅读 237.5w+
    61
  • 昨天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推进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注册基本条件,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
    阅读 253w+
    45
  • 昨天 09: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各地要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
    阅读 237.4w+
    23
  • 昨天 09: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建设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促进新能源电站与配建新型储能联合运行,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线,提高可靠出力水平,提供电网稳定支撑能力。研究煤电机组与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热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联合运行,优化运行方式,提升调节能力。鼓励利用退役火电厂场地和送出线路,科学规划建设新型储能。
    阅读 253.2w+
    38
  • 昨天 08: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电力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相关金融机构根据电力装备企业实际,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强相关企业数据对接共享,挖掘数据增信价值,引导金融机构为电力装备提供精准有效支持。
    阅读 233w+
    75
  • 昨天 08: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推动绿色智能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引导电力装备领域企业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结合算力中心建设等新需求,进一步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域应用。提高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备等能效水平;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备循环,鼓励企业开展退役叶片、光伏组件等再利用,稳妥推进发电机、齿轮箱等高附加值产品再制造。
    阅读 240.6w+
    86
  • 昨天 08: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建设,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优化全国电力系统设计,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和电源电网侧储能应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阅读 256.5w+
    1
    82
  • 昨天 08: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旺盛需求,整体来看,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阅读 254.9w+
    1
    92
  • 昨天 08: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公告将投资189亿元建设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释放对行业前景乐观预期。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IMO航运业净零排放框架的推动下,航运业将为绿色甲醇创造千亿元市场空间。同时考虑到国内“双碳”目标进入冲刺期的催化,绿色甲醇行业景气度有望明显提升。建议关注绿色甲醇项目核心设备供应商以及具有成本及先发优势的项目投资方。
    阅读 234.7w+
    6
  • 09-11 17:38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9月11日电,记者11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随着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第二批次机组并网,江苏盐城新能源并网规模达到2034万千瓦,成为长三角首个新能源并网容量超2000万千瓦的城市。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风、光资源富足,是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之一。在2034万千瓦新能源并网容量中,风电占48%,光伏发电占51%。今年1至8月,盐城新能源发电量达245.5亿千瓦时。
    阅读 246.3w+
    38
  • 09-11 17: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1日电,浙江安吉梅溪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竣工验收。该工程是保障安吉梅溪电厂两台新建机组并网的电力输送通道。这两台单机容量84.3万千瓦燃气发电机组,采用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投产后年最高发电量可达70亿千瓦时,能满足600万居民一年用电需求。梅溪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不仅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节能力,更支撑华东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为华东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
    阅读 273.9w+
    9
  • 09-10 07: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0日电,火热行情下,券商分析师积极调研上市公司,挖掘新的投资机遇。数据显示,近期券商调研频次与研报发布数量均创下小高峰,过去半个月,券商合计调研了超870家上市公司,其中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关注度较高。与此同时,分析师也在结合最新财报数据调整股票评级,近期有30多只个股被上调评级,主要集中在红利、科技等板块;有20多只个股评级遭下调,白酒股是重灾区。
    阅读 267.5w+
    51
  • 09-09 20: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今日广西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水道充水一次成功,标志着电站的输水系统工程全面建成完工,为年内建成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 261.7w+
    28
  • 09-09 16: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9日早晨,德国首都柏林南部突发大范围停电,近5万户居民和商户受到影响,有轨电车停运,交通信号灯失效。电力部门称这次停电是由于一处高压电线杆起火造成的,警方初步调查怀疑是有人蓄意纵火。
    阅读 268.5w+
    20
  • 09-09 15: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9月9日联合发布报告《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爆发式增长与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系统灵活性欠缺、消纳瓶颈待解、结构适配缺口扩大等问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挑战。在此背景下,煤电转型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作为当前电力系统主要的灵活调节与容量保障电源,煤电的角色重塑与功能转型,已成为弥合系统适配缺口、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举措。
    张玉清指出,迈向十五五时期,也是我国迈向碳达峰最后的攻坚克难时期,更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煤电的转型需要更加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需要进一步从“源网荷储”的系统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来促进其高质量的消纳。
    阅读 261.2w+
    67
  • 09-09 10: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今日联合发布报告《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报告》通过比对减排效益、经济成本、清洁能源部署情况等多重因素,当“十五五”年均电力增速为2.8%、2030年新能源装机量达到31亿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达到2.7亿千瓦,煤电发电量将在今年迎来峰值,且峰值有望控制在5.55万亿千瓦时之内,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力部门有望在2025年迎来“碳达峰”,峰值为52亿吨。
    阅读 271.7w+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