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电力
关注
2.0W 人关注
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
电力
+0.55%
龙头股
上海电力
+10.00%
特变电工
+8.91%
主题基金
电力
+0.19%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国家能源局官网消息,1-9月,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9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从交易范围看,省内交易电量37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19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绿电交易电量2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6%。
    阅读 55.4w+
    21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电新能(600930)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60亿人民币增至约417.1亿人民币,增幅约16%。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侯军虎,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由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华电国际(600027)、中国人寿(601628)等共同持股。
    阅读 99.9w+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电力板块盘中探底回升,上海电力走出15天5板,华能国际、陕西能源、浙江新能、涪陵电力、国电电力等跟涨。消息面上,展望四季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用电量增速将高于三季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达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左右。同时,新增发电装机规模在年内将超过5亿千瓦,再破纪录。
    上海电力
    +10.00%
    涪陵电力
    +2.94%
    阅读 172.7w+
    67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国家能源局召开2025年第三次能源监管工作例会。会议强调,全力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完善电力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推动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加大电力市场监管和地方不当干预行为整治力度,确保省级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基本全覆盖。要各司其职抓好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和年度专项监管任务落实,分层分类做好约谈通报、责令整改等工作,加强监管成果转化运用。
    阅读 193.5w+
    29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福建监管办公室近日印发《福建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2026年1月1日起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根据市场建设情况,逐步放开各类电源进入市场参与交易。
    阅读 213.1w+
    42
  • 昨天 16: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世界坝体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28日全面投产发电,长三角地区再添一座大型清洁能源“调节器”。据介绍,该电站利用上、下水库落差,用电低谷时把水从下水库抽往上水库,转为势能存储,用电高峰时再转为电能送入电网,被喻为“水能充电宝”。电站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上水库大坝高182.3米,相当于60层楼高,是世界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大坝,蓄水1707万立方米,相当于1.2个西湖蓄水量,全面投产后预估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
    阅读 258.2w+
    46
  • 昨天 15:50 来自 财联社
    据新华社,10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

    习近平指出,芬兰是美丽的“千湖之国”,也是第一批同中国签署政府间贸易协定的欧洲国家之一。中芬建交75年来,双边关系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政治、经贸、人文等合作不断深化。去年10月,斯图布总统成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共同为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我高度重视中芬关系发展,愿同斯图布总统一道努力,传承和发扬两国友好传统,引领中芬各领域合作开创新局面,共同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斯图布表示,芬中两国关系紧密,基础稳固。建交75年来,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合作不断拓展。去年10月我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关于推进芬中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工作计划(2025-2029)》。国际社会信任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我期待同习近平主席继续就双边和全球性议题保持对话。
    阅读 274.4w+
    27
  • 昨天 11:51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世界坝体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10月28日全面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5万千瓦,电站设计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长三角地区再添一大型清洁能源“调节器”。
    阅读 248.9w+
    2
    34
  • 昨天 10:22 来自 财联社 卞纯
    AI竞赛下半场拼什么?OpenAI呼吁美国增加能源投资:电力是新石油!
    阅读 67.5w+
    1
    30
  • 昨天 08: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今天(28日)上午,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孟底沟、牙根一级两座大型水电站将实现同步大江截流。两座大型水电站同步截流,在雅砻江流域属于首次,标志着我国首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电站进入到主体工程施工新阶段。两座电站是雅砻江中游的骨干力量。孟底沟水电站装机240万千瓦,是雅砻江流域在建最大水电项目,能带动自身规模1.6倍的风光新能源开发;牙根一级水电站装机30万千瓦,是巨型水库两河口的“最佳搭档”,能充分释放上游水库调节能力,让每一方水都发挥出最大效能。两座电站合力,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万吨。
    阅读 237.6w+
    55
  • 昨天 08:26 来自 央视新闻
    “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
    阅读 67.6w+
    17
    173
  • 昨天 07: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近日,火电企业陆续发布2025年三季报或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板块在动力煤价格同比回落与迎峰度夏用电需求攀升的双重驱动下,盈利修复态势显现。其中,建投能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231.75%。有煤炭行业人士认为,第四季度将出现供暖季需求韧性与煤价上涨的博弈,或成为火电行业盈利延续的关键变量。
    阅读 246.3w+
    5
  • 昨天 04: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据报道,OpenAI呼吁白宫扩大美国能源容量,并警告称电力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战略资产。
    阅读 234.9w+
    1
    114
  • 昨天 01: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当地时间周一,Fermi America宣布,公司将启动四座大型核电反应堆的工程工作,这些反应堆将为美国得州潘汉德尔(Panhandle)地区的一座数据中心电网园区提供电力。
    阅读 253.3w+
    39
  • 昨天 01: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美国电力公司(AEP)以28.2亿美元出售其俄亥俄州及印第安纳州与密歇根州输电业务19.9%的少数股权,此举很可能将助力其融资54亿美元的五年资本计划,将股权融资需求降至23亿美元(通过远期合约实现),并支持2026-2029年期间6%-8%的每股收益增长目标。由于数据中心负荷激增和输电系统升级带来的约160亿美元额外投资,可能将上述盈利增长目标延续至2030年。
    阅读 254.4w+
    1
    72
  • 10-27 22: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7日电,据报道,英国将海上风电场支持规模砍掉18%,至9亿英镑。但英国政府将为“可再生能源支持拍卖”提供11亿英镑预算。
    阅读 239.6w+
    74
  • 10-27 14:12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外交部介绍中国“人造太阳”!2027年有望竣工 核聚变发展前景逐渐清晰
    阅读 66.4w+
    10
    517
  • 10-27 12:55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10月27日电,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发布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公告》在量化方法与2023年保持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案例数据,加强数据迭代,量化形成2024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以及输配电碳足迹因子和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等11项碳足迹因子数据集。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表示,环境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持续常态化开展电力碳足迹因子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渠道推进电力碳足迹因子国际互信,提升因子数据的适用性和影响力。
    阅读 216w+
    48
  • 10-27 12:27 来自 财联社
    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
    阅读 39.6w+
    23
    479
  • 10-27 12:13 来自 封面新闻
    财联社10月2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 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阅读 222.6w+
    30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