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超导
关注
1.1W 人关注
是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般为较低温度)电阻降为零的性质。目前,超导体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性应用,并且开展了一定的军事、商业应用,在通信领域可以作为光子晶体的缺陷材料。
超导
+3.01%
龙头股
中孚实业
+10.00%
西部超导
+9.34%
  • 昨天 10: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据华菱线缆消息,近日,公司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座谈交流。这次交流聚焦于双方在产学研合作、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项目的潜在合作可能性。公司不仅拥有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相关的核级电缆产品,还与有关单位正在开展应用极端复杂核聚变环境的线缆产品研发。这一技术背景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
    华菱线缆
    +3.90%
    阅读 237.4w+
    33
  • 10-28 08:09 来自 财联社
    核聚变领域再迎里程碑式突破 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阅读 54.7w+
    4
    70
  • 10-28 08:06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28日电,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缺乏它,便难以制造出能够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我国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居国际前列,但用于制备该带材的金属基带主要采用哈氏合金(C276)制造,仍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时间难以保证。金属基带作为缓冲层和超导层生长的衬底,其作用如同盖房时打下的地基——超导材料需要一层一层地“生长”在这一基带上。它不仅为超导带材提供了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变形能力,更是整个超导结构得以稳定成型的基础。
    阅读 241.6w+
    10
    662
  • 10-27 14:12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外交部介绍中国“人造太阳”!2027年有望竣工 核聚变发展前景逐渐清晰
    阅读 66.4w+
    10
    517
  • 10-11 10: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1日电,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上海正推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先导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阅读 358.6w+
    10
    272
  • 10-10 11: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0日电,据西部超导官微10日消息,近期,西部超导公司运用粉末装管(PIT)技术制得的实用化MgB₂高温超导线材成功实现量产,单根长度达到2万米以上。公司累计生产逾250公里MgB₂线材,作为关键材料为南方电网超导磁储能装置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此同时,西部超导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中心镁扩散法制备出千米级多芯MgB₂线材,3T&4.2K下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0797A/mm2以上,标志着公司的高性能MgB₂高温超导线材研发制造能力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西部超导
    +9.34%
    阅读 329.4w+
    3
    95
  • 10-09 10: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9日电,据申菱环境消息,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作为实现“终极能源”的核心项目,正加速推动能源结构的历史性变革!BEST,即燃烧等离子体实验超导托卡马克,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其核心使命是填补“实验堆”至“示范堆”的工程化空白,推动聚变能发电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总装工作是BEST装置建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保障该过程中的超高精度安装,所有组件的安装过程及计量器具,均需在绝对恒温、恒湿、洁净的环境下进行。申菱凭借其在专业特种空调领域领先技术优势及国内外重特大工程项目实施经验,为BEST工程建设提供精密环控系统保障。
    申菱环境
    +2.34%
    阅读 302.1w+
    47
  • 09-28 14: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8日电,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牵头联合合肥国际应用超导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及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全超导磁体,成功产生35.10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
    阅读 301.2w+
    1
    73
  • 09-20 18: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0日电,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刘晓迪研究员团队联合吉林大学黄晓丽教授团队、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利用量子精密测量等手段,在高压下的镍氧化物单晶材料中同步观测到零电阻和抗磁性,证实了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特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阅读 312.7w+
    8
    212
  • 09-16 15: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6日电,2025年8月19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成功签署《ITER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这是中方在ITER实物贡献(采购包)之外承担的重大现金任务协议。ITER项目磁体变流器电源系统向ITER超导线圈提供电力。根据双方协议,中方将承担相关电源系统及其设备的设计、样机研制、批量制造、集成测试和现场安装调试等任务。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组建中方联合体实施相关任务。
    阅读 259.5w+
    67
  • 08-27 19:5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修眉
    钛合金与超导产品驱动业绩 西部超导上半年净利增56.72%
    阅读 89.3w+
    8
  • 08-13 12: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电,据国盾量子消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携手国盾量子共同发起“CCF-国盾超导量子计算专项合作计划”。计划基于双方在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合作与专项科研经费,聚焦硬件操控、软件编译、算法设计、量子经典混合等量子计算前沿问题,围绕9个子课题和开放型选题开展研究攻关。旨在为广大创新学者提供使用量子计算资源、探索量子计算研究与应用落地的平台。
    阅读 296.3w+
    2
    68
  • 08-06 08: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6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高温超导材料技术持续突破,核心性能优势利好在强电、高场等下游方向的应用,预计行业将借助下游应用验证与产业突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高温超导磁体作为核心应用下游,在可控核聚变、超导感应加热、超导磁控单晶炉、超导磁悬浮和商业航天电磁推进等场景发展潜力巨大,并随着产业发展,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我们建议重点围绕高温超导带材、高温超导磁体等受订单带动最直接的中游环节率先布局,并持续跟踪下游多领域的商业化进展和新应用场景挖掘。
    阅读 274.1w+
    2
    80
  • 07-24 08: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中国聚变在上海挂牌成立,并迎来中核集团领衔超百亿元资金增资,中信证券看好中国聚变推动旗下装置加速落地,带动产业链持续攻关高温超导等关键技术,体现央国企对于我国聚变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中信证券建议围绕高温超导磁体及带材、真空压力容器/第一壁/偏滤器、电源系统等关键环节布局核心供应商。
    阅读 261.2w+
    104
  • 07-21 09:47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1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我国多地部署,3台不同版本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已分别在超算中心、国内高校及相关部门部署并运行。“本源悟空”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制,已部署的3台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将分别服务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算力支撑、高校量子信息人才培养及特定用途等。目前,全球具备量子计算机商业化部署能力的国家仅有3个,分别是美国、加拿大和中国。(记者 黄心怡)
    阅读 254.2w+
    12
  • 07-16 21: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6日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等量子计算多技术路线布局,持续巩固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抗量子密码等全产业布局;实施“量子企业成长计划”,打造量子未来产业核心集聚区,聚焦上下游企业集聚、人才汇聚、应用拉通、产品输出、生态共建五大维度,构建量子科技产业高地。到2027年,高标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星座”新质产业生态社区,打造“一会、一赛、多平台”体系,建设场景赋能中心、量子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与高效能项目孵化平台,形成“线下聚集、线上开源”发展格局。支持企业引领重大科研攻关,持续产出具有突破性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加速汇聚顶尖技术研发力量,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标杆应用,高效贯通“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辐射带动关联产业跃升发展。
    阅读 262.7w+
    72
  • 07-04 17: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4日电,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7月3日到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张玉卓强调,要持续提升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有色金属资源勘探、投资、开发、建设、冶炼、加工等全产业链和一体化综合发展,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推动重要金属矿产增储上产,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树立中央企业良好形象。要努力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密切关注宏观形势与行业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好降本增效,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谋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有效支撑扩大内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资源开发、冶炼加工、工程建设等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以超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 325.1w+
    1
    69
  • 07-02 15: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日电,据浦东发布消息,近日,规划投资25亿元的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在浦东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超导领域规划最大的项目。据了解,该基地将承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功能以及产品研发、产线研发、应用研发等功能。
    阅读 259.5w+
    56
  • 06-30 13:41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30日讯,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的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投资25亿元,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超导领域规划最大的项目。据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韬介绍,新基地投产运营后,按照现在的价格,年销售额预计会超过50亿元人民币(记者 张洋洋)
    阅读 268.8w+
    3
  • 05-29 10:08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10的20次方量级!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再创纪录 反应堆开启工程化攻坚战
    阅读 110.2w+
    6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