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保险业动态
关注
4.0W 人关注
保险行业最新动态及监管政策跟踪,上市险企经营情况一览。
保险概念
+1.27%
龙头股
佳云科技
+4.07%
中国人保
+4.01%
  • 1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中国人保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深耕非车险蓝海 开拓国际化新局
    阅读 60.6w+
    3
  • 14小时前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1月12日电,11月1日起,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落地实施。多家险企表示,已成立非车险报行合一专项工作组,对现有非车险产品和条款进行梳理和评估,并对产品、系统等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监管部门要求。业内人士认为,报行合一的落地有助于规范非车险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推动非车险费用率优化和承保盈利水平改善。非车险业务过往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已难以为继,定价能力或成为未来的竞争焦点。
    阅读 240w+
    7
  • 15小时前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1月12日电,近日,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开始推出“开门红”产品。总体来看,产品设计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有浮动设置的分红险——保证收益+浮动分红,但分红的主要来源是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盈余,这尤其考验险企的投资、经营能力。目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已连续三年下调,为近20年最低水平——普通型产品从3.5%降至2.0%,分红型产品从3.0%降至1.75%。相较而言,分红型产品的预定利率降幅比普通型产品更小,具备一定的收益优势。今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也正式启动了动态调整机制。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及总精算师孙汉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考海外寿险市场经验,美国、日本、英国等保险市场在利率下行期均加强了对各类利率敏感型保险产品的推动,扩大分红、投连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来降低利率风险。
    阅读 244.4w+
    57
  • 11-10 17: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0日电,财联社记者查阅金融监管总局官网获悉,富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近日获得保险许可证,住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业务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以及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该许可证批准日期为2025年6月10日,发证日期为11月7日。(记者 赵毅波)
    阅读 257w+
    38
  • 11-08 08:36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8日电,保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近日陆续披露,人身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随之揭晓。据记者统计,截至11月7日,已有70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述70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11万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4605.2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数据。受访专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净利润表现较好,这主要缘于资金成本降低、业务结构优化、投资收益回暖等因素。
    阅读 329.7w+
    1
    156
  • 11-07 18:20 来自 财联社 王蔚
    保险机构投资前三季度最高收益率8.6%,三大调仓路径浮现:稳固收、加权益、拓另类
    阅读 81.1w+
    77
  • 11-06 20: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6日电,金融监管总局首席风险官向东11月6日在第二届四明保险论坛暨中国保险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主论坛上表示,2024年,全国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超过9万亿元,险资投资科技企业超过60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科技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科技保险有望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向东透露,金融监管总局正在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科技、产业、金融、财税等政策的统筹。同时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出台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配套的政策支持。
    阅读 255.1w+
    90
  • 11-03 18:5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新进展!法巴天星保险拿下保险许可证
    阅读 54.2w+
    22
  • 11-03 14:3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曹韵仪
    10月保险加速掘金科技企业 调研次数近600次 生物医药保险、网络安全保险需求“井喷”
    阅读 53w+
    7
    41
  • 11-02 17:0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周道许:没有高质量ESG数据资产,新质生产力易偏离绿色航道
    阅读 76w+
    13
  • 11-01 09:1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萍
    非车险业务“报行合一”今日正式实施 6000亿市场竞争生态重塑
    阅读 116.3w+
    14
    79
  • 10-31 19:0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曹韵仪
    权益投资拉动利润增长,新华保险高管回应:坚定布局红利型另类资产,关注面向数字经济与医疗健康赛道的成长机会
    阅读 103.6w+
    1
    29
  • 10-31 07: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受益于资本市场上涨,A股五大上市险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度成绩单。据最新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260.39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第三季度单季净利增速分别高达91.5%、88.2%。亮眼业绩的背后,资本市场上涨增厚投资业绩是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险企将更多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资本市场大幅上涨给险企带来投资浮盈,浮盈计入当期利润影响业绩表现。
    阅读 283.3w+
    2
    117
  • 10-30 09: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保险板块震荡拉升,新华保险涨超3%创历史新高,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跟涨。
    中国太保
    +2.56%
    中国人保
    +4.01%
    阅读 230.1w+
    1
    82
  • 10-29 19:0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人身险第四套生命表落地: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如何影响产品价格和公司利润?
    阅读 76.4w+
    2
    581
  • 10-29 17: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中国保险行业协会10月29日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三季度例会,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走势和行业发展情况,部分专家就新会计准则下寿险公司经营指标评价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交流发言。保险业专家认为,人身险行业积极应对挑战,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初见成效,“报行合一”深入开展,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成绩显著,经营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保险业专家就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发表了意见,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0%。
    阅读 257.7w+
    5
    823
  • 10-29 16: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以下简称第四套生命表)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第四套生命表包括以下四类表:养老类业务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单一生命体表。保险公司在厘定产品费率时,应当结合第四套生命表和自身经验数据,根据产品的责任特征,按照审慎性原则确定死亡发生率。保险公司应当加强自身经验数据的积累、研究与开发,不断提高产品科学定价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保险公司按照精算规定评估法定责任准备金最低标准时,死亡发生率应当采用第四套生命表。保险公司应当审慎判断产品主要责任,选择适用的发生率表类别,具体如下:

    (一)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以生存保障责任为主的,应当采用养老类业务表,其他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

    (二)健康保险、定期寿险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

    (三)终身寿险以死亡保障责任为主的,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其他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

    (四)其他类型产品,应当根据责任特征,选择适用的发生率表。
    阅读 249.3w+
    2186
  • 10-28 11:13 来自 上海证券报
    财联社10月28日电,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10月28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欧保险创新论坛上表示,保险业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跨周期险资支持。科创往往遵循技术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双重演化路径,而险资具有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特点,与科创对穿越周期的需求天然匹配,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为科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提供融资支持。

    他表示,目前,我国险资平均负债久期和科技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均在10至15年之间,相互比较契合,险资直接投资科技类企业已达数千亿元。“近期,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等起草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文件,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他透露。
    阅读 268.3w+
    105
  • 10-27 16: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7日电,香港保监局网站显示,京东旗下公司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已更名为“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获批保险经纪牌照,业务范围包括一般及长期业务(包括相连长期保险)。
    阅读 245.7w+
    1
    73
  • 10-25 08:03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0月25日电,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继续壮大。记者从业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商业车险签单保费(简称“保费”)已经超千亿元,达1087.9亿元,同比增长36.6%。对比来看,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增速仍远高于车险整体保费3.21%的同比增速。业内人士认为,在车险增量市场中新能源车险是绝对主力,其在存量车险市场中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随着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逐步放开,未来新能源车险的价格与风险将更加匹配,越来越多的险企将进军新能源车险市场,做大规模、降本增效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方向。
    阅读 346w+
    5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