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保险业动态
关注
4.0W 人关注
保险行业最新动态及监管政策跟踪,上市险企经营情况一览。
保险概念
-2.25%
龙头股
中国太保
+0.58%
中国平安
+0.26%
  • 9小时前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9月2日电,“8月31日,我行代销的预定利率2.5%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2.0%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已全部下架。目前仅有一款分红险在售,是调整后的新产品,预定利率为1.75%,其他新的代销产品将陆续上架。”浙商银行北京市东城区某支行的客户经理刘先生告诉记者。自9月1日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正式下调。记者9月1日从多位保险销售人员处了解到,各家险企正在进行新产品上架及销售培训工作。业内人士表示,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险将更具优势,成为险企销售的重点产品。
    阅读 214.6w+
    175
  • 昨天 20:1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千亿险资私募“大基金”动向曝光:鸿鹄三期建仓中国石化,二期新进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股东榜
    阅读 46.3w+
    20
    674
  • 昨天 09: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日电,近年来,受低利率市场环境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下,分红险“进可攻,退可守”,穿越周期的特点突显,各大险企纷纷转型分红险赛道。

    9月1日,随着友邦人寿正式发布其2024年度分红实现率最高143%,此次行业披露临近尾声。

    据统计,从今年二季度起,市场约有70余家险企披露了约3000余款分红险。专家表示,分红实现率是一个阶段性的数值比值指标,较难准确体现出公司及产品的真实分红水平。鉴于当下分红实现率数值差别较大,非业内专家难以清晰计算比对,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分红险时,更关注于保险公司长期投资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在不同周期下的稳健性表现及偿付能力等重要指标,理性选择经营稳健的寿险公司,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阅读 268.3w+
    786
  • 08-31 20:42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8月31日电,上海头部商业健康险公司目前正在联合研发新型团险产品,并以此为样板制定新型团险示范性条款。目前,数款创新产品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预计与示范性条款一起,在今年下半年同步面市。据业内人士透露,新型团险产品会引入团险版商保药品目录,聚焦医保外保障责任,探索共保体等风险共担机制,并有望在企业员工家属保障责任拓宽、个人医疗费用“封顶”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
    阅读 284.7w+
    123
  • 08-31 15:52 来自 央视财经
    财联社8月31日电,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期业绩报告目前已披露完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作为中长期资金的代表,上市保险企业的投资动向备受市场关注。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30次,创近年新高。在这一轮举牌潮中,险资对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上市公司具有明显偏好。保险机构表示,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代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阅读 285.6w+
    90
  • 08-30 10:3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萍
    险资“掘金图”浮出水面!二季度加仓超270只个股 新质生产力和高股息股票将获进一步加码
    阅读 85w+
    26
    155
  • 08-29 09: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9日电,银行、保险等大金融股盘中拉升,新华保险涨超6%再创历史新高,西安银行涨超7%,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华夏银行、无锡银行、上海银行、光大银行等跟涨。
    华夏银行
    +1.08%
    光大银行
    +2.16%
    阅读 292.1w+
    1
    72
  • 08-29 07:02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8月29日电,上市险企的投资动向历来是市场关注焦点。截至6月30日,五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的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超4000亿元,增幅达28.7%,远超投资资产增幅,入市明显提速。上市险企持有的股票和基金合计金额亦呈现较快增长。截至6月30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的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分别达13.6%、12.6%、11.8%和10.7%,上升区间为0.9个至2.7个百分点。新华保险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虽较上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但仍处历史和行业高位,达到18.6%。险资积极入市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受低利率环境和新会计准则等影响,保险公司有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现实需求;二是系列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入市堵点,为险资加快权益配置解除藩篱。
    中国人寿
    -0.10%
    中国太保
    +0.58%
    阅读 244.6w+
    149
  • 08-28 16: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8日电,今日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表示,非车险的“报行合一”政策多次发布征求意见稿,目前监管在紧锣密鼓推进,预计在今年四季度有望落地。政策落地之后,可能对公司当季营收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全年的影响不大;预计对2026年非车险的盈利会有很好的改善。(财联社记者 高萍)
    中国人保
    -0.34%
    阅读 266w+
    1
    39
  • 08-27 17: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中国人寿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截至6月末,该公司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分别为7.29万亿元和7.13万亿元,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与稳健的投资策略,实现了投资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资收益表现良好,实现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中国人寿
    -0.10%
    阅读 250.8w+
    3
    195
  • 08-26 23:32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8月26日电,根据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9月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即将下调。记者调研了解到,当前各家险企加快产品切换,有产品已陆续停售,也有部分险企选择在8月31日停售老产品。在停售老产品的同时,部分险企已推出新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预定利率下调或将影响保险产品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财务规划和保障需求等,合理购买保险产品。根据此前部分险企发布的公告,9月1日,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将从2.5%下调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将从2.0%下调为1.75%,而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则从1.5%下调为1.0%。
    阅读 273.8w+
    3937
  • 08-26 18: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中国平安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整体经营稳健、寿险增长强劲、服务持续创新。上半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中期现金分红提升至每股0.95元,同比增长2.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 个百分点。

    综合金融“三数”均衡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同比增长4.6%;客均持有合同2.94个,同比增长0.3%;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同比增长0.6%。医疗养老战略深入推进。2025年上半年,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打造领先AI能力,持续优化服务体验。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深度赋能金融主业。
    中国平安
    +0.26%
    阅读 279.7w+
    5
    307
  • 08-17 16:0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险资大力加仓股票:上半年净买入6400亿元,环比增长78%丨36万亿险资重构资产底仓②
    阅读 113.5w+
    32
    832
  • 08-17 16:0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保险机构配债倾向转变:青睐长期政府债,国债配置趋弱丨36万亿险资重构资产底仓①
    阅读 82.1w+
    131
  • 08-15 06:57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8月15日电,据中保登最新披露信息,近日,中保登出具工银安盛、百年资管、人保资本三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的4只资产支持计划的登记编码,登记规模总计130亿元。今年以来,中保登登记的资产支持计划已达50只,规模合计超过2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取得较大幅度增长。业内人士分析称,险资资产支持计划,业内又称为险资ABS,其结构灵活、现金流明确、基础资产日益丰富,在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中优势凸显,成为险资、银行理财资金等配置的重要工具。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行业另类投资结构中,债权投资计划持续萎缩,瞄准存量资产盘活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取得较快增长,政策监管改革、市场环境变化等都是驱动后者规模增长的因素。此外,其风险特性符合险资、理财等资金的偏好。
    阅读 331.8w+
    35
  • 08-14 15:39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举牌潮再起险企双面红利属性凸显 港股保险股短线拉升阳光保险涨超7%
    阅读 50.8w+
    15
  • 08-14 13:0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民生人寿出手举牌,4家险企争相竞逐浙商银行,年内险资26次举牌11次涉及银行股
    阅读 93.9w+
    17
    203
  • 08-14 06:55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8月14日电,记者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8月13日,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总次数已达27次,已远高于去年全年的20次。其中,25次为主动买入触发举牌,2次为被动因素触发举牌,反映出今年险资主动增持上市公司的意愿强烈。同时,从举牌方式来看,竞价交易和二级市场买入是主要的方式;举牌的资金来源则以自有资金和保险责任准备金为主。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险资增配权益资产仍有较大空间。
    阅读 274.5w+
    1
    64
  • 08-12 19:3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萍
    险资调仓信号明显:密集调研超千次,有机构坦言正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一线调研
    阅读 58.6w+
    10
    130
  • 08-12 15: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2日电,港股保险股午后涨幅持续扩大,中国太保涨超5%,中国太平涨超4%。
    阅读 286.1w+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