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保险业动态
关注
4.0W 人关注
保险行业最新动态及监管政策跟踪,上市险企经营情况一览。
保险概念
-0.04%
龙头股
佳云科技
+2.33%
中国人保
+1.52%
  • 11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8日电,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走出实验室,进入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凸显。近日,多家头部财险公司相继推出人形机器人相关保险方案,涵盖机器人本体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险种。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所呈现的风险结构与传统产业存在差异,保险业亟须加强相关风险研究并推进产品创新,以更好地匹配其独特的保障需求。
    阅读 1w+
    17
  • 昨天 12: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7日电,记者获悉,就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事故,包括中国人寿海外公司、平安人寿、平安产险、招商仁和人寿等多家险企已启动理赔应急预案。具体举措包括简化理赔手续,主动查核、联系投保客户,全力确保理赔快速到位,为受灾家庭提供及时支援等。(财联社记者 高萍)
    阅读 208w+
    59
  • 11-26 16:16 来自 财联社
    中保协:目前金融监管部门未批准或备案任何名称为“安我股保”的保险产品
    阅读 53.7w+
    5
    82
  • 11-26 16: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6日电,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今天(11月26日)发布提示:近期,市场上出现一家名为“安我股保”的互联网平台(及相关App账号),该平台宣称推出名为“安我股保”的所谓“股票投资保险产品”。该平台称与知名证券公司合作,诱导用户在指定渠道充值,由所谓的“专业策略师”统一操盘购买股票,并承诺若股票投资发生亏损,将进行全额理赔;若盈利,则抽取一定比例作为保费。根据金融监管部门核实,“安我股保”并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设立的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亏损不属于保险可承保范围,目前金融监管部门未批准或备案任何名称为“安我股保”的保险产品。该平台相关行为涉嫌以虚假保险产品为载体,非法经营金融业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请消费者务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各类借用“保险”名义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如有保险需求,应通过合法渠道向具备正规资质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阅读 247w+
    2
    507
  • 11-25 18:3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萍
    邮政集团获批保险兼业代理牌照 业务转向集团直营代理 会否引发新一轮下沉市场渠道竞争?
    阅读 64.2w+
    4
    65
  • 11-25 15: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5日电,中国保险行业协会11月25日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赵宇龙当选协会会长。赵宇龙强调,要聚焦“重塑行业规矩、重塑行业形象,发出行业声音、发出中国声音”四项任务,强化问题导向,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记者赵毅波)
    阅读 289w+
    13
  • 11-25 11:23 来自 财联社
    平安养老险“新一代数智驱动的数据存储一体化”荣获“金融科技发展奖”
    阅读 78.9w+
    5
  • 11-25 06:42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1月25日电,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化,产品供给格局日渐清晰。最新数据显示,在118款在售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中,年金保险以近六成数量占据主导地位;超四成为分红型保险产品,它们通过“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既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弹性的收益空间,又帮助保险公司实现了与投保人的风险共担。
    阅读 258.6w+
    2
    248
  • 11-25 06:15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1月25日电,“近期市场有所调整,但我们没怎么动股票仓位。如果回调幅度过大,我们可能还会继续增加仓位。”11月24日,一家险资机构权益投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依旧有投资机会。记者从多家险资机构获悉,虽然市场有所回调,但他们对后市依然乐观。有机构认为,股票市场“春季躁动”行情有望提前演绎,市场或将进入下一轮上涨阶段。
    阅读 276.4w+
    3
    107
  • 11-24 11:4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法巴天星保险获批开业:法国巴黎保险集团持股49%、小米旗下公司持股33%
    阅读 80.2w+
    3
    27
  • 11-21 19:3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报行合一”落实迎来新指引,人身险产品费用分摊细则出炉
    阅读 132.3w+
    73
  • 11-19 10: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9日电,从阿里资产平台获悉,重庆力帆控股拟将其持有的安诚财险2.4534%股权整体转让,起拍价为1.6亿元,开拍时间为11月27日。重庆力帆控股为安诚财险第十大股东。
    阅读 267.9w+
    3
  • 11-19 0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9日电,近日,险资买楼又添新案例。陆家嘴国泰人寿发布公告称,与前安投资签订前滩汇N5房屋转让协议,购买标的将作为公司总部办公职场。今年以来,险资加速涌入不动产领域。业内人士认为,不动产项目通常规模大、期限长,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较为契合险资的资产配置需求,而且不动产与股票、债券相关性较低,有助于险资优化投资组合。
    阅读 264.2w+
    1
    63
  • 11-18 06:34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1月18日电,2025年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保持增长,险资继续增持权益类资产,固收类资产的配置占比有所下降。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合计3.62万亿元,规模和占比均较二季度末进一步提升;此外,人身险公司的债券配置占比环比下降,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的银行存款配置规模和占比均环比下降。
    阅读 259.4w+
    1
    212
  • 11-17 10:5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独家|非标债权收益率下破2.5%创史上最低 险资另类投资艰难突围
    阅读 82.3w+
    4
    173
  • 11-12 09:57 来自 财联社
    中国人保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深耕非车险蓝海 开拓国际化新局
    阅读 84.7w+
    16
  • 11-12 07:3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1月12日电,11月1日起,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落地实施。多家险企表示,已成立非车险报行合一专项工作组,对现有非车险产品和条款进行梳理和评估,并对产品、系统等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监管部门要求。业内人士认为,报行合一的落地有助于规范非车险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推动非车险费用率优化和承保盈利水平改善。非车险业务过往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已难以为继,定价能力或成为未来的竞争焦点。
    阅读 267.3w+
    14
  • 11-12 07:21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1月12日电,近日,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开始推出“开门红”产品。总体来看,产品设计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有浮动设置的分红险——保证收益+浮动分红,但分红的主要来源是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盈余,这尤其考验险企的投资、经营能力。目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已连续三年下调,为近20年最低水平——普通型产品从3.5%降至2.0%,分红型产品从3.0%降至1.75%。相较而言,分红型产品的预定利率降幅比普通型产品更小,具备一定的收益优势。今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也正式启动了动态调整机制。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及总精算师孙汉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考海外寿险市场经验,美国、日本、英国等保险市场在利率下行期均加强了对各类利率敏感型保险产品的推动,扩大分红、投连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来降低利率风险。
    阅读 271.4w+
    229
  • 11-10 17: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0日电,财联社记者查阅金融监管总局官网获悉,富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近日获得保险许可证,住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业务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以及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该许可证批准日期为2025年6月10日,发证日期为11月7日。(记者 赵毅波)
    阅读 257w+
    54
  • 11-08 08:36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8日电,保险公司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近日陆续披露,人身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随之揭晓。据记者统计,截至11月7日,已有70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述70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11万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4605.2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数据。受访专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净利润表现较好,这主要缘于资金成本降低、业务结构优化、投资收益回暖等因素。
    阅读 329.7w+
    1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