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保险业动态
关注
3.8W 人关注
保险行业最新动态及监管政策跟踪,上市险企经营情况一览。
保险概念
+0.56%
龙头股
拉卡拉
+8.30%
浙江东方
+0.68%
  • 昨天 16: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2日电,财联社记者从深圳金融监管局获悉,近日深圳财险业六家机构共同签发全国首单“跨境电商保”保证保险。“跨境电商保”为深圳市跨境电商阳光化企业提供跨境电商境内采购应付账款保险保障,保单保期为一年。当前,深圳辖内6家保险机构为上述产品的共保体,分别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大家财险。

    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当投保人被人民法院宣告破产进入清算程序;或超出采购合同约定的应付款日及保单载明的最高延长期限,投保人仍未支付或未付清应付账款的;发生上述任一情形将触发赔付。(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阅读 265.7w+
    79
  • 昨天 14:1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曹韵仪
    一季度险资现身62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重仓红利股 业内透露正筹划进一步增持
    阅读 95.8w+
    50
  • 04-21 22:37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财联社4月21日电,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1日公布,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低于当前预定利率37个基点,差值首次超过25个基点。业内人士预测,若7月研究值仍低于2.25%,最快9月,2.5%预定利率产品将面临下调。保险专家龙格表示,预定利率下调旨在减低利差损风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提醒警惕“炒停售”行为。
    阅读 279.3w+
    5
    2551
  • 04-21 16: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1日电,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保险业专家认为应当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转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推动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险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并对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发表了意见,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参会保险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预定利率研究值走势,及时跟进市场利率变化,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经营情况,研究调整产品定价,不断提升负债质量。
    阅读 272.2w+
    2976
  • 04-18 18:4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保险资管公司忙打新,承销新规后16家现身两单IPO网下配售
    阅读 75w+
    1
    15
  • 04-18 16:4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事关百万保险代理人!人身险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方案落地 拟推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保险销售人员荣誉评价体系
    阅读 131.9w+
    2
    449
  • 04-18 16: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8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保险公司应当优化代理制保险销售顾问的管理机制,逐步构建支持保险销售顾问长期服务的组织架构、晋升体系和佣金薪酬激励制度。对于隶属于营销团队或参与营销团队管理发展的保险销售顾问,应当精简优化销售队伍层级,科学合理发放佣金激励,根据承担的营销、团队管理等不同职能实施相应激励政策,推动销售利益向直接保险销售顾问倾斜。对于自主开展保险销售活动的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应当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佣金薪酬激励制度,加强成本和风险管控,杜绝层级利益。
    阅读 333.8w+
    402
  • 04-18 08: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8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从短中期看,寿险公司供给侧正显著出清,头部公司回归各自本位,差异化特征有望贡献阿尔法。从保险板块维度看,我们认为目前已经具备慢牛特征,建议中长期布局。长期看,2025年是寿险公司商业模式从自营转向资管的开始,分红险占比提高初见成效,预计未来1—3年估值体系可能从PB回归PEV;同时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应该考虑CPI为2%左右的可能。
    阅读 321.6w+
    10
    88
  • 04-17 12: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7日电,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自4月1日起,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全部地级市开展。各地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工伤职工持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
    阅读 284.2w+
    1
    62
  • 04-16 19:5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曹韵仪
    新华人寿正式跻身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长钱入市外银保协同成为重要考量
    阅读 72.6w+
    2
    46
  • 04-15 11:4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宏
    独家数据!分红寿险一年“揽金”7658.74亿 行业呼吁这些政策尽快出台
    阅读 57w+
    2
    157
  • 04-14 17: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4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同意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由48.6亿元人民币变更为73.6亿元人民币。
    阅读 256.3w+
    31
  • 04-14 06: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4日电,第二批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在加快落地,同时还有更多险资筹划申请试点。作为险资入市方式的创新探索,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规模已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也从2家增至8家,均为寿险公司。据了解,第二批试点公司正紧锣密鼓地从架构、流程等方面推动试点落地,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与第一批试点不同,不少公司倾向于单独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
    阅读 260.3w+
    51
  • 04-12 07:31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4月12日电, 我国商业养老金业务正快速发展,据首批试点商业养老金业务的4家养老保险公司近日披露的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4家养老保险公司累计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约195.50万个,较2023年末增加近230%。
    阅读 351.4w+
    201
  • 04-11 15: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1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保险集团并表监督管理办法》答记者问。一是坚持聚焦主业,完善并表标准。要求保险集团聚焦主业,简化股权层级,防止无序扩张;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确定并表管理范围。二是坚持压实主体责任,厘清各层级管理职责。由保险集团依据监管规定确定自身并表管理范围,厘清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责任,建立清晰的并表管理责任体系。保险集团公司董事会承担并表管理的最终责任,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内部治理约束。三是坚持风险监管导向,加强重点风险防范。要求保险集团强化全面风险管理,重点防范集团特有的风险集中、风险传染与隐匿。建立健全集中度风险指标体系,加强内部交易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隔离机制。建立健全涵盖各成员公司、各类风险的监测评估体系,制定有效应对方案。加强资产负债联动管理,防止资本重复计算,减少过度杠杆的风险。
    阅读 329.2w+
    59
  • 04-11 15: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1日电,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保险集团并表监督管理办法》。保险集团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成员公司重大股权投资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各级成员公司投资设立非保险子公司。保险集团公司应当按照聚焦主业、防控风险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定期评估成员公司情况,妥善退出偏离主业、出现重大经营风险或在合理时期内无法达到战略目标的成员公司。
    阅读 320.4w+
    54
  • 04-11 15: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1日电,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保险集团并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提出,保险集团公司应当根据本集团情况对集团重大内部交易进行界定,包括但不限于监管规定明确界定的重大关联交易对应的内部交易,建立健全内部分级审查程序,审议重大内部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侵害投资者或消费者合法权益、规避监管规定或风险传染等问题。
    阅读 306.7w+
    27
  • 04-11 15: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1日电,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保险集团并表监督管理办法》。保险集团公司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确定并表管理范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被投资机构,应当纳入并表应当纳入并表管理范围:

    (一)保险集团控制的机构。

    (二)被投资机构所产生的风险或造成的损失足以对保险集团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水平造成重大影响的。

    保险集团为被投资机构第一大股东且提名人选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或行长等职务的,或在名称中受权使用保险集团商标的被投资机构,原则上应当认定为上述情形。

    (三)通过境内外附属机构、空壳公司等复杂股权设计成立的,保险集团实际控制或对该机构的经营管理存在重大影响的其他被投资机构。
    阅读 330.9w+
    42
  • 04-11 10:2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2025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更新:万能险追加保费条款被“盯上” 要求严格执行“报行合一”
    阅读 85.4w+
    103
  • 04-10 18:4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耗资超3500万港元 长城人寿一日增持两家上市公司H股 高频举牌背后什么原因?
    阅读 65.8w+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