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27日讯,国家卫健委介绍,目前我国在各地开展了对感染风险比较高的重点人群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截至昨天已经接种2276.7万剂次。
财联社1月27日讯,当地时间26日,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该部当天代表马来西亚政府与马来西亚国有大型制药企业发马公司签署协议,通过后者采购中国科兴公司研发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根据马卫生部的声明,卫生部长阿扎姆当天代表马来西亚政府签约。声明说,科兴公司的疫苗在获得马来西亚医药监管部门许可后,预计将从今年4月开始分批供应马来西亚。
财联社1月27日讯,近日,欧盟与疫苗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就其新冠疫苗的及时交付争议不断,为了提高药企的透明度,确保得到公平服务,欧盟计划对所有从欧盟出口的新冠疫苗进行注册。德国卫生部长施潘则建议欧盟制定更广泛的法规,对新冠疫苗出口进行监管。
财联社1月26日讯,美国疫苗企业Moderna表示,迄今为止已向美国政府供应了3040万剂疫苗。公司仍可按计划在2021年3月底前向美国政府交付1亿剂新冠疫苗,到6月底交付2亿剂。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在研产品研发项目,以及三种已获批的疫苗产品的生产。
财联社1月26日讯,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日前表示,对于应对新冠病毒突变可能导致现有疫苗效能下降的问题,如果真需要对疫苗进行升级,中国的灭活疫苗预计可在2个月左右完成,整个工序并不复杂。
财联社1月26日讯,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今日在2021商务年会上表示,上汽大通MPV车型G20今年将进入疫苗运输专用车市场。此外,上汽大通今年将在22.6万辆的销量目标基础上挑战25万辆。(财联社记者 寇建东)
财联社1月26日讯,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表示,根据以往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结合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显示的保护率,理论上需要有70%至85%左右的人群接种疫苗,才可能建立较稳固的群体免疫屏障。以此来算,中国要接种的人数范围在9亿至12亿人。
财联社1月26日讯,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介绍,“从我们目前收集到的数据看,全球不同地方分离出来的病毒,我们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全部可以覆盖。国家药监局审评通过的分析数据显示疫苗保护效力为79.34%,高于世界卫生组织50%的指标。一般来说,多数疫苗有效率超过70%即可在我国上市。在呼吸道疾病疫苗普遍保护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的新冠疫苗属于“优等生”。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接种者不用担心。”
财联社1月26日讯,交通运输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印发《新冠病毒疫苗货物道路运输技术指南》,运输新冠病毒疫苗货物的冷藏车应为双温控,制冷制热功率与箱体匹配。自动温度监测设备,温度测量精度要求在±0.5℃范围内。卸货作业应在约定时限内完成;未约定的,作业时间不宜超过1.5小时。
财联社1月26日讯,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和食品安全事务的委员基里亚基季斯25日表示,欧盟方面当天与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就疫苗交付延期问题进行了交涉,但阿斯利康就此给出的解释不够充分,欧盟不能接受。基里亚基季斯当天表示,接下来欧盟将加强对疫苗出口审核。
财联社1月25日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卫星-V”疫苗在经过第三阶段测试后,将在印度注册。相关事项将在未来两周进行。
财联社1月25日讯,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25日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认可复星医药/德国药厂BioNTech新冠疫苗在香港作紧急使用。准备供港的首批约100万剂疫苗已经完成生产程序,预计2月下旬运抵香港。为确保有关疫苗持续安全,有效及具品质保证,食卫局局长对上述认可附加条件,包括要求申请人必须继续提交有关疫苗的最新临床数据、安全更新报告、药厂生产每批疫苗的品质证明文件等。
财联社1月25日讯,今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提问:据报道,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印度将在未来几周向南亚国家提供千万剂新冠疫苗,有媒体称,印度此举是在搞“疫苗外交”对抗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对此表示: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团结一心、共同抗疫。新冠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当前全球已有多个新冠肺炎疫苗上市,选择哪种疫苗应该由各国自主决定,在这个问题上不应有恶性竞争,更不应进行所谓“对抗”。我们将继续促进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和使用,争取让更多人受益。
《科创板日报》24日讯,摩洛哥卫生部22日发布公报说,摩洛哥正式批准在摩紧急使用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公报说,摩卫生部下属的国家授权委员会在认真评估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后做出了上述决定,该授权有效期为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