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房贷那些事儿
关注
1.0W 人关注
利率、首付、公积金,各地方各银行关于房贷最新政策动向。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四川省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在提高最高贷款额度方面,《通知》明确,夫妻双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80万元。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本市缴存职工家庭在绵阳辖区内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分别提高10万元、20万元。据2022年4月出台的《绵阳市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十条政策措施(暂行)》,符合条件的人才,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最高可贷款100万元。按此计算,符合条件的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可贷150万元。
    阅读 205w+
    1
    12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广东省湛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通知》明确,执行首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职工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住房公积金贷款记录的,或在全国范围内有一次住房公积金贷款记录但已结清该笔贷款且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在当地名下没有成套住房的。执行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职工家庭成员在全国范围内有一次住房公积金贷款记录并已结清该笔贷款,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在当地名下有成套住房的。
    阅读 229.6w+
    5
  • 昨天 19: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5日电,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最新通知明确2024年度(自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调整有关问题。缴存基数方面,通知称,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为职工本人2023年月平均工资。工资计算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统制字〔1990〕1号)执行。调整后的缴存基数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现行标准为2300元),不高于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23年广州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39579元。关于缴存比例,通知表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继续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低于5%,不高于12%,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此区间内自主确定具体缴存比例(取整数值)。
    阅读 305.5w+
    5
    45
  • 06-24 16: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4日电,广东省佛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将缴存余额倍数由原来的12倍调整为16倍。佛山市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应当不低于20%。同时,遵循“先存后贷、存贷挂钩”的原则,佛山市公积金贷款实行差别化贷款,即不同缴存时间对应不同的最高贷款额度。夫妻共同申请公积金贷款且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的(以下统称双缴存职工家庭),缴存时间的认定以主借款申请人为准。在佛山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高层次人才申请公积金贷款时,缴存时间按≥36个月认定。
    阅读 368.7w+
    2
    22
  • 06-21 02:31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21日电,目前,各地陆续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新发住房贷款利率创下新低。首套房或二套房贷款利率也多数进入“3时代”。相对而言,此前购房客户的存量房贷利率仍维持在4%以上。相比于新发放房贷的利率,二者之间的差距拉大,部分购房客户将“提前还贷”提上了日程。在“提前还贷”再度升温背景下,关于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如果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短期内可能会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影响银行的利润水平。长期来看,较低的利率有助于刺激房地产市场,增加贷款需求,从而可能对银行业务产生正面影响。
    阅读 426.6w+
    1
    164
  • 06-18 20: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中山市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的通知》,该通知自2024年6月19日起实施。通知显示,在中山市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一名缴存人最高贷款额度从50万元调整为60万元,两名或以上缴存人共同申请的最高贷款额度从90万元调整为120万元。对购买首套或二套改善型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上浮30%,调整后一人最高贷款额度可达78万元,两人或以上申请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56万元。
    阅读 335.5w+
    35
  • 06-18 14: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有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提问:深圳公积金能在成都贷款吗?如果能,有什么条件和需要走的流程呢?对此,成都公积金中心回复:成都住房公积金支持异地缴存职工申请贷款,满足相关贷款条件后即可办理。
    阅读 348w+
    22
  • 06-18 09: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8日电,据“南昌公积金”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部委推行的“认房不认贷”政策,中心将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进行优化,具体如下:1、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在购房所在地购买唯一住房的,执行住房公积金首套住房贷款政策;购买第二套住房,执行住房公积金二套住房贷款政策。2、不再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已使用过两次及以上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住房套数以购房所在地不动产登记部门出具的信息为认定依据。上述新政策于2024年7月1日(含)起执行。
    阅读 351w+
    1
    37
  • 06-17 06:39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17日电,央行5月17日推出的房贷新政到今天“满月”。记者梳理发现,在新政推出后,各地积极落实降首付、降房贷利率等举措。专家表示,去库存、稳市场是当前房地产政策重要发力方向。各类政策措施仍有进一步加码空间,必要时还可出台新的支持政策。
    阅读 328.5w+
    84
  • 06-17 05:24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1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5月17日出台一系列支持房地产的举措,包括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多方面内容。目前,距“517楼市新政”出台已过去一个月。一个月来,各地积极跟进,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覆盖调整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放松限购,探索收购库存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多个方面。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517楼市新政”及各地后续跟进政策向市场释放持续“去库存、稳市场”的积极信号,充分提振了市场信心。
    阅读 305.5w+
    1
    100
  • 06-17 01:51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17日电,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外,全国其余城市均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与此同时,多数城市的商业银行已根据房地产金融新政以及市场形势,对房贷利率进行了调整,房贷实际执行利率较前期明显下降。总体来看,反映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情况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仍有待进一步提振。不过许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一揽子房地产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未来居民部门贷款需求有望回暖。
    阅读 341.5w+
    1
    82
  • 06-15 06:47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6月15日电,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外,全国其余城市均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城市房贷利率下限取消后,目前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根据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对房贷利率作出调整,房贷执行利率较前期有明显下降。据估计,政策落地后,大多数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可能下降0.4个百分点左右,二套房贷利率可能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按照100万贷款、30年期限、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测算,首套房贷总利息支出可减少约8万元、二套房贷利息支出能减少约13万元。
    阅读 400.1w+
    11
    697
  • 06-14 17:59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6月14日电,5月份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1%,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64%,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53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效果还在显现。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物价也在温和回升,实际利率水平也会继续回落。当前我国政策利率较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稳固的。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客观来讲,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
    阅读 453w+
    2
    88
  • 06-14 17:39 来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财联社6月14日电,中国人民银行5月17日发布《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据记者了解,目前该项政策已基本落地。除北京、上海、深圳外,全国其余城市均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部分金融机构反映,城市房贷利率下限取消后,利率会有下降,市场充分竞争后将形成新的均衡水平,有利于满足居民合理购房需求,带动新发放房贷增加。
    阅读 478w+
    2
    93
  • 06-14 06:58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6月14日电,顺应政策调整,住房举措接连推出。近期,多家银行推出了“先息后本”的房贷还款方式,该类产品一经推出就立即引发市场关注。日前,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已有部分城市的银行客户申请贷款“先息后本”服务,但有的银行客户还是表示“先息后本”会造成后期还款压力过大。
    阅读 418.2w+
    9
    124
  • 06-13 20: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3日电,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出台《济源示范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外地户籍人员购房补贴方面,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非济源户籍的个人在济源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房(含商业用房),并缴纳契税的(以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时间为准),按实际购房款的1%给予购房补贴。购房人子女教育享受济源居民同等政策。公积金方面,夫妻双方均缴纳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80万元,单方缴纳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40万元提高至60万元。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在最高限额基础上增加20万元(即夫妻双方可享受最高100万元贷款额度,单方可享受最高80万元贷款额度);名下无房职工,在全国范围内只使用过1次住房公积金贷款且已结清的,由现行的二套房贷款政策调整为首套房贷款政策。
    阅读 347.9w+
    27
  • 06-13 18:46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6月13日电,苏州6月初发布的“苏16条”新政曾提及跨区买房按首套的新政策。记者最新获悉,跨区买房按首套的新政策在使用公积金贷款时同样适用。简而言之,即便之前在苏州有房产,跨区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仍可按首套房,享受5年期以上首套最低利率2.85%。
    阅读 360.8w+
    3
    63
  • 06-13 18:37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6月13日电,上海房地产新政“沪九条”自5月28日正式施行,受到市场各方高度关注。记者从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了解到,本次上海个人住房贷款新政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调整幅度较大,充分让利于民,首套房利率下限较调整前下调35个基点,二套房下调35个基点。其中,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全域的二套房贷利率下降幅度更大,下调了45个基点。按照1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测算,首套房贷款每月还款最多可以减少197.63元,总利息支出减少7.11万元。各家银行充分考虑了在途贷款的实际情况,本着让更多贷款购房人享受新政好处的原则,银行执行新政时按照贷款发放时间为界,5月28日(含)以后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按照新政策执行,银行已受理尚未发放的在途个人住房贷款,均可以适用新政策。
    阅读 323.8w+
    62
  • 06-13 18:30 来自 中国房地产网
    财联社6月13日电,支持地方收储存量商品房,央行有了进一步部署。6月12日,央行在济南市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调研推广前期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经验,部署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进工作。全国200多个城市视频参会。据记者采访了解,1年多来,试点城市收储平台主要是城投等地方国企,所收购项目也主要是城投或国企自己开发的现房项目,主要解决的是新城及近郊区域存量高、去化难片区项目的收购,从而改善其高存量、低去化、高风险的市场认知。不过,多地收储平台均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商品房收储动作,会收储一些民营房企的房子。
    阅读 341.7w+
    5
    310
  • 06-13 16: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3日电,常州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降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非社会资本受让土地未实质性开工建设的安置房项目一律不再建设;一律不再新增安置房用地供应。对有安置需求的地区,可采取直接购买或房票方式购买商品房用于安置房。

    鼓励推行全市房票通兑通用政策,房票使用人可使用房票在全市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房。房票应用类型在商品住房基础上增加非住宅类商品房。房票使用主体,除房票持有人,其近亲属均可以作为房票的使用人,其中近亲属指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将阶段性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为常规政策。支持购买本市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中只有一人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为80万元;借款人中两人或两人以上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为120万元。

    属地政府可根据各自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和供给缺口的摸排情况,以需定购,组织国有企业收购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阅读 354.8w+
    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