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食品安全
关注
8864 人关注
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安全
-0.45%
龙头股
钢研纳克
+2.94%
海能技术
+2.75%
  • 04-01 09: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日电,商务部贸易救济局负责人就商务部召开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答记者问。有记者问:我们关注到商务部近期召开了进口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可以介绍下相关情况吗?

    答:应有关利害关系方申请,按照有关工作程序,2025年3月31日,商务部召开了进口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出口商及其协会,中国国内进口商,国内牛肉生产企业、肉牛养殖场及本案申请人等75家利害关系方,共约180人参加了本次听证会。各利害关系方在听证会上充分陈述了意见,表达了关注。调查机关将依法予以考虑,并将根据事实和规则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决。
    阅读 265.1w+
    14
  • 03-27 20:52 来自 财联社 梁又匀
    食品标签新规之下 “0添加酱油”们将如何应对?
    阅读 59.9w+
    12
  • 03-27 12:29 来自 界面新闻
    财联社3月27日电,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千禾味业表示:“我公司十分支持新规的落地,我们相信新规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的管理。新规过渡期2年,我们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
    阅读 259w+
    13
    61
  • 03-27 09:15 来自 央视新闻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阅读 95w+
    3
    67
  • 03-27 09: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7日电,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天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不添加”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例如,某果汁饮料标签上标注“不添加蔗糖”,但果汁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容易误导公众;有些声称“不添加甜味剂”的含糖饮料,也可能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影响消费者的正确认知。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让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消费者盲目关注宣传用语,忽略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阅读 291.4w+
    5
    69
  • 03-26 18: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6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婴配乳粉生产企业应依法依规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设立原辅料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完善原辅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不得使用已经符合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营养成分要求的复合配料作为原料生产婴配乳粉。生产直接进入干混合工序婴配乳粉原辅料的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其产品除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外,微生物指标还应符合婴配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应要求,并严格贮存和运输管理。使用基粉生产婴配乳粉的企业,应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两年内逐步使用具备婴配乳粉生产能力企业生产的基粉。鼓励使用生牛乳或者生羊乳生产婴配乳粉。1岁以上幼儿配方乳粉标签配料表项下可以相同字号标注“生牛乳加工”或者“生羊乳加工”字样。标签调整后产品上市前,应按要求向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备案,无需申请产品配方变更注册。
    阅读 267.1w+
    2
    88
  • 03-23 20: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3日电,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3日发布通告,近期,该局监测到千禾味业相关产品被媒体送检事件后,立即组织对该公司成品库房、商场超市在售的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共计23批次。经检测,结果符合企业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
    千禾味业
    +0.09%
    阅读 265.7w+
    135
  • 03-21 19: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1日电,针对“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事件,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山东省济南市及河南省郑州市、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约谈指出,食品安全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事件,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未有效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履行不到位、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短板漏洞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感。约谈要求,济南市、郑州市、商丘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积极稳妥处置“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事件,深挖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要深刻吸取事件教训,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国务院食安办将对济南市、郑州市、商丘市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全程督办。
    阅读 343.4w+
    334
  • 03-21 08:12 来自 财联社
    “千禾0”不等于“零添加”?千禾味业回应
    阅读 50.6w+
    25
    96
  • 03-21 07: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1日电,千禾味业发布关于媒体报道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与零添加相关情况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就酱油检出“镉”,说明称,媒体报道所述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配料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它化学剂。“镉”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根据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酱油主要原料中“镉”的限量为:大豆≤0.2mg/kg,小麦≤0.1mg/kg,食用盐≤0.5mg/kg。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关于商标与零添加关系,千禾味业在说明表示,该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千禾味业
    +0.09%
    阅读 241.9w+
    3
    54
  • 03-21 02: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1日电,千禾味业发布关于媒体报道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与零添加相关情况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就酱油检出“镉”,说明称,媒体报道所述千禾御藏本酿 380 天酱油的配料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它化学剂。“镉”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根据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酱油主要原料中“镉”的限量为:大豆≤0.2mg/kg,小麦≤0.1mg/kg,食用盐≤0.5mg/kg。我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关于商标与零添加关系,千禾味业在说明表示,该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千禾味业
    +0.09%
    阅读 245.8w+
    11
    206
  • 03-19 18:56 来自 新华社
    中办、国办: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
    阅读 52.3w+
    7
    269
  • 03-19 18: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9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意见提出,强化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协同治理。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网信、广电等部门明确直播带货、私域电商、社区团购等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治理要求,依职责加强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信息监测通报和协查处置。网信部门对各部门通报的网络销售食品安全方面的不实虚假信息配合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强化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阅读 251.7w+
    60
  • 03-19 1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9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意见提出,完善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加快建立食品贮存监管机制、加快建立食品运输协同监管机制、健全食品寄递安全和配送安全管理、加强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监管、健全餐饮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完善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等。
    阅读 271.9w+
    317
  • 03-17 18: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7日电,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其中提出,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治理。加强全链条监管,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在食品上虚假宣称“功能主治”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源头治理,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净化行动。健全完善畜禽产品检验检疫制度,严历打击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超标、食品掺杂掺假、食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母乳代用品和婴幼儿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阅读 259.1w+
    3
    63
  • 03-17 17: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7日电,据农业农村部网站17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联合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其中提到,在食物与营养素摄入方面,倡导人均每日能量摄入量保持男性2150千卡、女性1700千卡左右;每日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人均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占50%以上;人均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到25—30克,食用油摄入量减少到25—30克,食盐和添加糖的摄入量分别不超过5克和25克。
    阅读 271.1w+
    7
    217
  • 03-17 17: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7日电,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17日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其中明确,推行健康烹饪方式。大力开展减盐、减油、减糖行动,开发营养健康食谱和配餐技术,推广盐、油、糖适量化食用理念和定量化器具。实施营养健康食堂建设,鼓励有关行业协会依法依规引导建设一批营养健康餐饮门店。引导家庭科学烹饪。鼓励发展中央厨房,推广应用智慧储藏、智能烹饪、厨余便捷处理等家用厨具。鼓励餐饮相关机构开发营养健康的菜系菜品。
    阅读 268.4w+
    209
  • 03-17 17: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3月上旬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审评中心,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开展脱盐乳清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任务进展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调度了2家揭榜单位脱盐乳清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任务的建设进度,实地查看了设备到位和产线调试情况,解答了揭榜单位关于脱盐乳清产品生产许可和配方注册等问题,督促揭榜单位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揭榜任务书明确的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
    阅读 262.8w+
    35
  • 03-16 07:51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3月16日电,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制定了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紧盯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果蔬保鲜剂滥用等突出问题,聚焦校园食堂、网络销售、连锁快餐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和直播带货、餐饮外卖等新业态,加大抽检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法从严处置,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阅读 292w+
    76
  • 03-15 20:47 来自 财联社
    315晚会接到群众举报,称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能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业内称这样的方式为“保水”或“泡药”,但部分企业却用保水剂来“给虾增重”。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但多家企业“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虾仁”,例如,一家企业的虾仁磷酸盐添加量达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保水率高达百分之二十,这会导致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企业负责人却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水比货压秤,添多少,就能多出多少重量。在另一家水产企业的生产现场,泡完药的虾仁被迅速送入冰冻环节,工人告诉记者,包冰是为了二次增重。记者问:“包冰衣最高能包到多少?”工作人员说:“多少都能包,70%都能包,一斤解冻之后只有三两虾仁。”

    在另一家企业,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保水虾仁,他们自己不吃,“我们沿海地区都是吃(新鲜)海虾”。

    走访过程中,多家企业告诉记者,尽管虾仁在加工时添加了保水剂磷酸盐,但他们的成品外包装上,并不作标注,成分表仅标明虾仁和水。

    据悉,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例如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
    阅读 333.5w+
    45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