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减持动态
关注
9907 人关注
不论大宗交易、还是二级市场直接抛售,大股东减持往往会影响投资者情绪,造成股价下跌。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若宇
    近半数完成回购!全年累计11家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违规减持股份并致歉 ,中国能建和来伊份在列
    阅读 19.4w+
    18
  • 昨天 03: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日电,根据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官网数据统计整理,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合计对上市公司实施各类型监管555次。其中,对比一季度情况,二季度以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严监严管”信号愈加明确,月均实施126次,明显高于一季度月均水平(101次/月);从监管内容来看,除了对信披、减持等问题依旧保持高度警惕外,受2023年年报密集发布影响,二季度以来较多涉及上市公司年报质量问题。
    阅读 380.3w+
    48
  • 05-28 05:52 来自 上海证券报
    财联社5月28日电,自5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后,已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减持公告,其中多家公司大股东计划同时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减持原因主要是自身资金需求和经营需要。部分公司大股东拟减持股份主要来自首次公开发行前及集中竞价取得的股份。此外,还有不少公司董监高加入此轮减持队列,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减持新规的指引下,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行为将进一步规范,围绕减持的信息披露及交易过户流程等也将更趋优化。
    阅读 366.9w+
    9
    91
  • 05-24 20: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4日电,证监会24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减持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应监管措施,特别是加大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运用力度,可以责令当事人一定期限内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并向上市公司上缴价差。(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455.3w+
    31
    357
  • 05-24 20: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4日电,证监会24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减持管理办法》要求,如果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要求第一大股东遵守相关要求,防止规避减持限制,此外,将大股东通过各种账户持股合并计算,包括利用他人账户持有的股份、转融通出借的股份、约定购回式交易卖出的股份等,以防大股东借用身份变化、加速减持。(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471.8w+
    1
    119
  • 05-24 20: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4日电,证监会24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减持管理办法》要求,离婚、解散分立等分割股票后各方持续共同遵守减持限制,以防“假离婚”等绕道。(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467.3w+
    22
    232
  • 05-24 20: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4日电,证监会24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减持管理办法》将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等同大股东对待,以防股东“打散持股”、规避减持限制,此外,要求大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在六个月内继续共同遵守减持限制,以防大股东借助一致行动关系规避限制。(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428.2w+
    16
    384
  • 05-24 20: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4日电,证监会24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从各类工具的角度看,《减持管理办法》针对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开展衍生品交易等新型手段,全面予以规范:一是明确大股东不得融券卖出本公司股份,保障中小投资者交易公平性;二是明确不得开展以本公司股票为合约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防范借用衍生品变相实现减持;三是明确股份在限制转让期限内或者存在不得减持情形的,股东不得进行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防止规避持有期限限制;四是要求股东获得有限制转让期限的股份前,需先行了结已有融券合约,避免通过提前布局绕开限制。(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422.4w+
    32
    747
  • 05-24 20: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4日电,证监会24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从交易方式的角度看,《减持管理办法》在前期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严:一是对协议转让,要求协议受让方锁定六个月,大股东如通过协议转让后丧失大股东身份还应当在六个月内继续遵守限制。二是对司法强制执行、质押违约处置等,回归本质,类比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适用规则,将约定购回式交易类比质押违约处置执行。三是对赠与、可交债换股、认购或申购ETF等特殊的减持方式,提出应当遵守减持规则的原则性要求。(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424.6w+
    253
  • 05-24 20: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4日电,证监会24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减持管理办法》要求大股东在重大违法情形下不得减持,增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约束。比如大股东违法违规正在被立案调查或者被处罚后六个月内不得减持,未缴足罚没款前不得减持;比如公司涉及违法正在被立案调查或在被处罚后六个月内,或者在被交易所公开谴责后三个月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减持;又比如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在风险警示期间至相关事项确定之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减持。可以看到,《减持管理办法》细化了应予处罚的违规行为情形,有利于股东充分认识违规的类型,便利监管执法,对拒不及时纠正或情节严重的,将依法惩处。(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446.3w+
    16
    444
  • 05-20 13: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0日电,广东证监局发布关于对融信资本投资(深圳)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经查,截至2023年12月17日,融信资本管理的融信资本卓越1号私募基金持有爱司凯6.53%股份,融信资本卓越1号私募基金于2023年12月18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爱司凯股份288万股,减持后融信资本卓越1号私募基金持有爱司凯4.53%的股份。公司在融信资本卓越1号私募基金持有爱司凯股份比例降至5%时,未停止买卖爱司凯股票,超比例减持0.47%,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公司应认真吸取教训,积极采取措施消除违规影响,切实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规范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行为,杜绝此类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并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爱司凯
    +2.79%
    阅读 381w+
    28
  • 05-19 11:23 来自 券商中国
    财联社5月19日电,截至5月18日,今年已有132只股票被纳入ST板块,其中90只股票被“披星戴帽”。记者注意到,十余家券商出现在了ST板块公司的股东名单中,有一些券商的持股市值已较入股时大幅缩水。以*ST保力为例,国信证券“被动”持有的股票市值或已少了1个亿,上海证券持股也至少缩水了超500万元。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记者分析称,除投资外,券商之所以出现在ST公司股东名单上,有些是民企纾困等政策性要求导致,有些是新“国九条”扩大了ST的触发范围。在沈萌看来,当下环境下,券商可能很难快速减持ST股。
    阅读 401.3w+
    1
    77
  • 05-17 23:5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吴蔚玲
    今日资本也“坐不住”了?良品铺子再遭大股东减持
    阅读 144.3w+
    1
    5
  • 05-10 18: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0日电,在香港交易所的备案文件显示,平安资产管理5月7日出售565万股汇丰控股的股份,平均价格每股69.3074港元,持股比例从8.01%降至7.98%。
    阅读 395.6w+
    33
  • 05-06 20:43 来自 财联社 陆清濂
    近20家公司齐发公告,一波减持集中来袭!半导体龙头股在列
    阅读 114.5w+
    14
    109
  • 04-28 08:05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4月28日电,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密集披露,百亿私募的最新持仓浮出水面。今年一季度,高毅资产邓晓峰动作频频,减持了紫金矿业、云铝股份、中国铝业等周期股,有从周期股进行部分获利了结的信号,同时新进买入纳芯微;冯柳减持宝丰能源、海康威视,增持龙佰集团,新进瑞丰新材。两大私募金汇荣盛和瑞丰汇邦双双退出茅台前十大流通股东,睿郡新进公牛集团,玄元继续重仓恒力石化,聚鸣新进胜宏科技等4股,仁桥新进国投智能。值得注意的是,迎水投资继续重仓智飞生物,不过却损失惨重,浮亏或近15亿元。
    智飞生物
    -0.09%
    中国铝业
    -1.09%
    阅读 393.1w+
    164
  • 04-26 06:57 来自 证券日报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密集披露,券商重仓股的动向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在已披露2024年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2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券商身影,持仓数量合计5.37亿股,持仓市值约68.38亿元(以3月29日收盘价计算,下同)。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梳理,一季度券商重仓股新进60只、增持22只、减持32只,还有9只持仓量未发生变化。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记者表示:“券商重仓股变动通常被视为风向标,受到市场关注。券商重仓股的变化往往反映其对市场热点、行业前景及板块轮动的判断。券商对某些特定行业或主题的股票布局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变化等市场情况的敏感洞察。”
    阅读 292w+
    36
  • 04-26 06:39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4月26日电,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大幅波动。多只灵活配置型公募基金更换基金经理,并且由于此类产品对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基本不做限制,部分产品在投资组合中对权益和固收仓位进行了大幅切换,甚至出现股票“从清仓到满仓”“从满仓到清仓”的极致表现。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可能会基于对市场环境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适配度的考虑,让更适应未来市场环境的基金经理来接替管理。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投资风格切换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选择此类基金时,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其相对灵活的投资策略可能带来的投资风格漂移等问题。
    阅读 291.1w+
    1
    43
  • 04-26 06:27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4月26日电,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大幅波动。多只灵活配置型公募基金更换基金经理,并且由于此类产品对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基本不做限制,部分产品在投资组合中对权益和固收仓位进行了大幅切换,甚至出现股票“从清仓到满仓”“从满仓到清仓”的极致表现。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风格切换则可能是基金管理人的一种尝试,如果投资风格能够及时切换,并且契合当下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产品业绩和规模实现增长。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投资风格切换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选择此类基金时,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其相对灵活的投资策略可能带来的投资风格漂移等问题。
    阅读 300w+
    53
  • 04-15 05:08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4月15日电,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0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其中不乏万华化学、恩捷股份、锦江酒店等行业龙头。从承诺不减持的期限来看,上市公司承诺不减持最少时长为未来6个月,另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承诺不减持期限为1年。春晖智控承诺期限最长,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承诺在18个月内不减持持有的公司股份,其持股比例达到38.66%。
    阅读 336.4w+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