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国企改革
关注
1.6W 人关注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国企改革
+0.59%
龙头股
埃夫特
+20.00%
同益中
+11.98%
  • 02-19 18:59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2月19日电,2024年,我国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万亿元,同比增长4.2%。2024年,地方监管企业实现增加值7.7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超过6300亿元,同比增长6.6%;地方监管企业加快布局新兴产业,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为21.8%,营收占比为16.9%。
    阅读 275.9w+
    36
  • 02-17 07: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学习时报发文指出,着眼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主动承担并大力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任务,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强化行业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头底层技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升级创新联合体,进一步优化合作组织模式,完善要素共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不断增强创新合力。健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打造龙头型、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切实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阅读 281w+
    75
  • 02-17 07: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学习时报发文指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坚守实体经济,坚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实现新旧融合互促,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制造业为重点、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AI+”专项行动,加速智改数转,推进绿色转型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并购并重,更好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投入,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阅读 403.9w+
    7
    400
  • 02-17 07: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学习时报发文指出,持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相结合,既把该放的放到位、充分激发活力,又把该管的管住管好、牢牢守住底线。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主责主业管理,深入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强化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持,确保精准发力、取得实效。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司库、产权登记等系统,加快实现数据全口径、全级次实时采集,以“看得见”兜底“管得住”。加强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形成工作合力,筑牢国有资产安全屏障。
    阅读 294.2w+
    75
  • 02-17 07: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学习时报发文指出,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进一步明晰各类企业的功能定位,在深入研究行业形势、产业趋势、市场走势的基础上,立足企业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差异化布局。持续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打造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推动创新投资和战略性投资,助力存量资产盘活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阅读 317.8w+
    6
    453
  • 02-17 07: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学习时报发文指出,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支撑扩大内需的有力抓手,用好“两新”政策、加大“两重”投入,加快规划项目落地,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推动落实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更好发挥投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改进和加强市值管理,支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更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挥中央企业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优势,持续深化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牵头组建产业联盟,高效推进供需对接,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阅读 282.8w+
    5
    531
  • 02-15 08:5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2月15日电,近日国企改革迎来新动作。一方面,中央企业重组浪潮迭起,汽车、物流行业央企整合亦稳步推进;另一方面,云南、山东、重庆、湖南等地召开会议,对地方国企改革进行部署。专家认为,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央企、地方国企正全力以赴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力度推进重组整合。随着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将有更多央国企加入重组整合行列,在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可能会涌现更多新央企。
    阅读 343.4w+
    3
    187
  • 02-11 13:39 来自 财联社
    重庆国资委:加快推进完成重庆机电集团战略性重组和所属企业专业化整合
    阅读 92.3w+
    1
    14
  • 02-11 13: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1日电,据重庆市国资委2月11日官微消息,2月10日下午,重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到重庆机电集团调研改革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完成集团战略性重组和所属企业专业化整合,奋力打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标志性成果。要围绕营收、利润、增加值等关键指标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确保主要经营指标快速增长;全力攻坚瘦身健体、止损治亏、资产盘活等改革任务,加快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确保3月底前改革攻坚任务基本完成。
    阅读 279.6w+
    56
  • 02-10 20: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0日电,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本次重组或将导致公司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变化,不会对公司日常管理、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阅读 280.5w+
    4
    298
  • 01-26 1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26日电,国务院国资委24日召开2025年度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25年,国资国企要聚焦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供给、完善运行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持续提升考核分配精准性、规范性,引导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会议要求,中央企业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保持“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总体稳定、个别优化,深入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 345.8w+
    71
  • 01-24 13:56 来自 澎湃
    财联社1月24日电,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方微信号1月24日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重庆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其中,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八大提升行动,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加强“两久”项目处置,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加大收购存量商品房力度,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打好保交房收官战。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建设“好房子”,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重庆将推动建筑、房地产、酒店、类金融等板块业务整合,促进融资平台转型退出,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一流现代企业。强化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重大风险防控。在城市建设方面将滚动推进163个项目,提速安置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阅读 309w+
    23
  • 01-22 06:54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1月22日电,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成为多个省份部署本年度工作的重点。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河南、湖南、青海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创新创造激励机制则成为各地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要点。面对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国资国企夯实基础、砥砺前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愿景图”正加快变成生动鲜活的“实景图”。
    阅读 251.9w+
    60
  • 01-21 16: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21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强化国资国企上市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国企集团整合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通过资产重组、吸收合并、跨市场运作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优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机制,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纳入经营考核,完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机制,将市值管理水平纳入考核评价,鼓励通过增持回购提升合理估值水平。
    阅读 247.4w+
    41
  • 01-15 09: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5日电,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加快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国资基金联动改革深入推进,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上海建科与上咨集团等四组企业战略性重组有序推进,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出台实施。
    阅读 266.5w+
    21
  • 01-09 22:44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月9日电,记者近日获悉,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日前带队赴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公司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贺青指出,根据机构改革有关要求,中保投划归上海管理,由上海市国资委履行监管职责。下阶段一要确保转隶工作平稳有序、不断不乱。市国资委将做好对接服务,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要发挥在保险资管、股权投资方面独特功能优势,全面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三要适应新发展形势,在发展全资产类别、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找准定位、打造特色。四要坚持市场化原则,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理念,通过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回报体现自身价值,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五要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激励约束、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阅读 272.7w+
    58
  • 01-08 21:26 来自 财联社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阅读 82.7w+
    1
    67
  • 01-08 18: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8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出席在中国电信党校举办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结业式表示,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谭作钧表示,要紧跟人工智能最新发展,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浪潮,强化人工智能思维,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努力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带动者。要加快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深扎人工智能“根技术”,深入实施“AI+”行动,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驱动科技创新,让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跃迁的强劲引擎。要大力培育耐心、宽松、友好的产学研生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体制机制,大胆使用人工智能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充分激发人才潜能和创新创造活力。
    阅读 270.5w+
    143
  • 12-27 20: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今日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四次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会上表示,要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结构优化。重点围绕“三个集中”,立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尊重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鼓励以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龙头,以市场化方式推动重组整合,实现“1+1>2”,推动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记者 郭松峤)
    阅读 325.2w+
    10
  • 12-27 17: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7日电,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四次专题推进会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各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70%以上主体任务完成。苟坪针对找准优化改革方法的切入点提出了四个“更加”,即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进一步提升改革举措的整体效能;更加注重问题导向,以重点难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更加注重基层探索,充分激发基层改革的内生动力;更加注重狠抓落实,创新优化改革推进落实机制。
    阅读 314.7w+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