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污水处理
关注
9335 人关注
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污水处理
-0.16%
龙头股
广安爱众
+5.65%
安诺其
+4.84%
  • 04-02 16: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日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的边界,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综合评估成本变化、质量安全等因素,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深化城镇供热价格改革。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造,有序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公共建筑和新建居住建筑率先实施。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垃圾处理计量收费,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因地制宜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政策,完善差异化停车收费机制。优化铁路客运价格政策,健全统一的铁路货运价格体系,规范铁路路网收费清算。
    阅读 253.3w+
    65
  • 01-10 18: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0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并开展对标新(改)建。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适时对遴选出的绿色低碳标杆厂开展抽查复核、绩效评价等工作。对不符合标杆要求的,及时调整退出。各地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组织做好绿色低碳标杆厂经验做法的宣传推广工作,发挥标杆厂示范引领作用,指导新(改)建的污水处理项目,结合实际参照借鉴标杆厂相应指标和经验做法,提升设施运行效能。
    绿色低碳
    -1.74%
    阅读 314.5w+
    17
  • 12-06 08: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6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随着国内水务行业进入存量运营周期,资本支出强度显著下降,行业逐渐具备高股息基础,有望涌现出数个红利标杆标的,具备红利属性。此外,行业近年来亏损面逐渐扩大的现状与2021年新版水价管理办法的出台给予居民水价调整的客观基础,新一轮居民自来水价格调整周期正在酝酿。随着污水处理费用的逐年增长,政府补贴压力持续上行,促使污水处理使用者付费的推广。结合供排水行业的近期变化,水务行业仍具备成长属性。
    阅读 295.3w+
    2
  • 10-12 17: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建立信息共享与工作协调机制。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围绕污水处理设施与管网建设、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研究谋划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形成清单推送给金融机构。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完善政银企对接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及时总结先进做法,报送优秀案例,反馈困难问题。
    阅读 413.9w+
    33
  • 08-27 16: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锰三角”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工腾退地块治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移动源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物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耕地土壤污染治理、重要湖库水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小水电绿色改造与现代化提升等长江大保护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立足职能定位,为沿江省市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项目、乡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信贷支持。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构建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沿江省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 257.5w+
    46
  • 08-01 14: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日电,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面建设美丽北京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建设和美乡村范本。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中关村建设。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科学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垃圾整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全覆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试点推广农宅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等。
    阅读 306.4w+
    27
  • 07-09 22: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9日电,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团队研究发现,赤铁矿基人工湿地可有效去除磺胺类抗生素,并解析了去除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危险材料杂志》上。人工湿地可进一步净化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但对磺胺类抗生素净化率相对不高,制约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已有研究表明铁基基质可去除有机污染物,故自然界中价廉易得的赤铁矿在人工湿地去除抗生素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阅读 316.2w+
    18
  • 04-28 12: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8日电,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锰三角”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一是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突破。“锰三角”地区电解锰企业已由24家调整压减至3家,产能由59万吨降至18万吨,保留的3家企业正在实施污染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升级改造。二是锰渣场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秀山县23座锰渣场已全部完成治理,湖南省花垣县、贵州省松桃县正按照“一场一策”原则深入开展锰渣场污染治理。三是锰矿山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建成矿山污水处理设施26座,日处理能力约6.3万吨。
    阅读 386.3w+
    2
  • 04-13 11: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3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优化金融支持。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升级,推动道路交通、照明系统、广播电视等数智化改造。有序推动地下管网、地下管廊、桥梁隧道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网感知设备建设,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改造。加大供水水厂、管网和加压调蓄设施更新改造力度,强化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系统开展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和清污分流、破损管网等改造修复,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处理设施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运行年限满20年的燃气管道应改尽改。
    阅读 451.6w+
    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