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业动态
关注
3.2W 人关注
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
-0.25%
龙头股
宁波银行
+1.57%
重庆银行
+0.70%
主题基金
银行
+0.91%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11月13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2025年10月份上海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0月份,上海地区人民币贷款增加178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366亿元。具体来看,贷款方面,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8亿元,同比多增15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减少7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72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5亿美元,同比多增26亿美元。存款方面,10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366亿元,同比多增145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58亿元,同比多减111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92亿元,同比少减309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84亿元,同比多增20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677亿元,同比多增954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2亿美元,同比多增39亿美元。
    阅读 16.5w+
    37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据央行数据,10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32.92万亿元,同比增长8.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5.55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十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3.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3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44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0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6万亿元。10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前十个月外币存款增加1866亿美元。
    阅读 72.5w+
    3
    238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央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146亿元,同比少减162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82亿元,同比多增145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60亿元,同比少增157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6亿元,同比多增298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13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3.7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863亿元,同比多1875亿元。
    阅读 66.8w+
    4
    179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透露,于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已经提交全国人大,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进行审议。“根据我们跟立法机关保持密切的沟通、汇报,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可能很快就会进入正式的审议程序。”王胜邦称,在这个过程中,会按照法定程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关注银监法的修订,也能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意见。
    阅读 67.3w+
    51
  • 5小时前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1月13日电,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透露,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将发布新修订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助力包括科创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同时,王胜邦表示,金融监管总局也正在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研究促进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科创活动提供更加健全的经济保障。
    阅读 74.6w+
    3
    205
  • 1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银河证券指出,三季度银行业绩短期受其他非息收入扰动,但规模稳增仍形成业绩支撑,息差企稳趋势不变,利息净收入进一步改善,中收也呈现持续回暖态势,资产质量平稳,拨备释放对净利增长贡献提升。政策引导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呵护息差,资本市场回暖打开中收增长空间,同时,十五五规划出台推动银行业长期转型,关注政策成效释放、行业变革进展及基本面修复机遇。银行中期分红力度不减,红利价值持续凸显。
    阅读 237.3w+
    13
  • 1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近期,国际金价显著回升,历经震荡后重回4100美元/盎司关口。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相继调整黄金积存业务规则,再度提高认购及定投的起点金额。部分银行的定投最低门槛已提升至1500元,行业积存金的起投标准也同步刷新了历史新高。受访人士分析表示,银行近期频繁上调积存金门槛,核心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防范黄金市场波动所引发的潜在风险,二是确保业务符合监管要求、保障合规运营。同时,投资者参与黄金积存业务时,需重点关注金价波动和资金流动性这两大风险,结合自身财务状况与风险偏好,理性规划资产配置。
    阅读 227.4w+
    11
    62
  • 1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渣打银行称,继续预计第四季度黄金均价为每盎司4000美元,2026年第一季度金价存在上行风险。
    阅读 238.4w+
    2
    31
  • 15小时前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1月13日电,梳理发现,今年以来,10多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股东、高管增持计划。业内分析认为,股东与高管增持传递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在业绩稳健、资金配置与估值优势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阅读 248.9w+
    3
    72
  • 昨天 22:4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突破自律底线?深圳有银行房产抵押经营贷利率降至2.22%,限一年期每年续贷
    阅读 92.6w+
    6
    87
  • 昨天 20: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俄罗斯总统普京允许花旗集团出售其在俄罗斯的银行。
    阅读 275.9w+
    3
    37
  • 昨天 14: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三菱日联银行(MUFG Bank)与OpenA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阅读 269.5w+
    1
    24
  • 昨天 14: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汇丰银行将路易威登目标价格从625欧元上调至725欧元。
    阅读 256.6w+
    6
  • 昨天 11: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前海开源基金创始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兆华因病去世,终年69岁。王兆华1957年8月出生于陕西乾县,历任人行陕西西安分行、工商银行、华夏证券、海大实业、开源证券等,2013-2022年,担任前海开源基金董事长,带领公司实现从零到1500亿管理规模的发展壮大。2022年以后担任中共前海开源基金党委书记、董事会董事。(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79w+
    58
  • 昨天 09: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2日电,早盘银行板块逆势走强,农业银行涨超1%,再创历史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2.68万亿元,重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厦门银行、江苏银行涨幅靠前。
    中信银行
    -0.98%
    厦门银行
    -0.54%
    阅读 267.1w+
    27
    88
  • 11-11 19: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博时基金今晚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宇正式接任公司总经理。履历显示,陈宇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7月加入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等职,并兼任招商局仁和养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CEO。2025年4月被任命为招商局仁和人寿首席运营官(集团二级公司总经理级),负责公司整体运营。此前曾在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泰康资管及中邮人寿等多个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务。陈宇从业经历丰富,涉及银行、保险资管、保险公司等多领域。(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60.9w+
    1
    42
  • 11-11 17: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加快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用好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持续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和规范发展。持续规范发行定价、承销做市等行为,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风险监测。进一步推动熊猫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阅读 275w+
    43
  • 11-11 17: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从宏观、逆周期和防传染的视角,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不断拓展宏观审慎覆盖范围。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纵深推进附加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指导入选银行持续完善恢复和处置计划,探索发挥风险管理前瞻指引作用。健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跨境危机管理小组机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与信息共享。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完善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格防范道德风险。充实风险处置资源,继续扩大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积累,探索建立后备融资机制。
    阅读 282.6w+
    2
    191
  • 11-11 17: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展望未来,技术创新、金融赋能与产业链协同,有助于推动化工新材料行业步入高性能、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一是核心领域技术将继续提升,以高端聚烯烃、合成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性能材料,将更好满足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需求。二是生产绿色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绿氢、绿电会更多在化工材料生产流程中使用。三是材料技术智能化程度将增强。智能材料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灵活反应,将拓展其在航天器自适应控制、智能化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阅读 256w+
    1
    61
  • 11-11 17: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继续实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管理市值,进一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截至9月末,上市公司披露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3300亿元,金融机构签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约3300亿元,已发放超1200亿元。
    阅读 279.4w+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