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业动态
关注
3.1W 人关注
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
-0.02%
龙头股
张家港行
+1.42%
上海银行
+0.36%
主题基金
银行
+3.63%
  • 昨天 20:41 来自 财联社
    农行回应“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
    阅读 33.2w+
    127
  • 昨天 19: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5月15日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科技部部长阴和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各项政策举措,探索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实,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企业首贷融资和设备更新贷款投放。更好发挥银行保险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科技领域贷款投放和投资力度,纵深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工作。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提供支持。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体系,推广“创新积分制”,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深入推进科技要素市场化,提升融资对接、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和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内部机制,完善金融产品体系,积极投资和承销科技创新债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金融服务。推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开展科技金融先行先试。
    阅读 133.7w+
    19
    961
  • 昨天 18:0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独家|部分银行零售信贷趋于谨慎,多因素致4月个人贷款大幅少增
    阅读 43.5w+
    1
    189
  • 昨天 17: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5日电,昨日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虽然4月为信贷传统淡季,但新增贷款为仍2006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其中个人贷款同比少增5200亿,高于对公贷款少增2500亿,成为主要拖累因素。5月15日,两位银行业务人士对财联社表示,受到去年零售资产质量压力的影响,一季度零售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增长。另外,4月以来零售审批投放其实已经开始谨慎,消费贷和经营贷的额度和通过率有所降低。(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阅读 146.2w+
    76
  • 昨天 15:2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康得新百亿造假案”余波未消,北京银行涉及诉讼变更管辖法院
    阅读 48.4w+
    1
    16
  • 昨天 14:01 来自 澎湃新闻 李思文
    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最新回应
    阅读 40.4w+
    3
    89
  • 05-14 20:08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5月14日电,跨季进入4月后,债市整体表现偏强,叠加中小银行新一轮存款“降息潮”,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大增,规模再度触及高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14家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规模约23.6万亿元,较今年3月末增长近1.9万亿元,较今年年初增长超1万亿元。六家国有行理财公司是贡献4月份理财增量的主要梯队,单月回升规模合计约1.1万亿,占比近六成。此外,华夏理财的管理规模已于4月迈过9000亿大关,有望成为第14家万亿级理财公司。4月银行理财规模回暖受多因素共振。除债市修复外,新一轮中小银行“降息潮”(当前银行挂牌三年期或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多数已跌至2%以下)使得存款与理财之间的利差再度扩大,推动活期存款向固收类和现金类理财流入。
    阅读 259.9w+
    91
  • 05-14 18:4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中美声明后关税调整如期落地,银行又来一轮“抢出口”机遇?多地稳外贸举措未放松
    阅读 61w+
    1
    48
  • 05-14 17: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4日电,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4月金融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长期看,M2增速宜作为观测性指标。”业内人士强调,拉长时间看,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总体保持在7%以上,持续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但短期看,M2增速也会受市场运行、经济主体行为等因素影响,出现一定的暂时性波动。业内专家表示,将M2增速作为货币政策的观测性指标,有其内在合理性,随着金融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市场研究表明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减弱,主要发达经济体也都经历过逐步淡化并放弃盯住总量指标的过程。
    阅读 254.1w+
    47
  • 05-14 16: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4日电,银行保险等板块今日大爆发,有消息指数是公募新规引发资产配置向沪深300靠拢导致。对此,财联社记者多方求证与汇总业内人士观点,总的来看,更在于资金博弈的结果:一是包括外媒在内的各种传闻引发炒作资金跟风买入;二是《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修订放宽权益类资产风险因子,引发新一轮配置潮,近期机构资金流入大金融板块增多;三是公募基金经理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的说法,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不排除的确有公募基金经理基于跑不赢业绩比较基准的担忧而跟风买入银行、保险等防御板块,加之此前公募在大金融板块配置相对较低,公募改革提出基准偏离要求和盈利客户比挂钩,客观上会使基金经理偏好选择偏中高股息板块。总的来看,因公募基金经理集中、一致调仓引发大涨的判断并不成立。(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78.3w+
    34
    1171
  • 05-14 15:58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中农建交”H股齐创历史新高!港股分红旺季提前内银股集体上涨
    阅读 60.8w+
    19
  • 05-14 15: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4日电,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其中提出,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社保基金会在自身业务范围和风险防控要求下开展股权基金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优化管理机制,支持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创业投资,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引导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等依法依规参与创业投资。
    阅读 268.1w+
    78
  • 05-14 14:5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二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发行批文显著提速,7家银行累计已获准6820亿元额度
    阅读 63.1w+
    1
    19
  • 05-14 11: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4日电,银行、保险、券商股集体异动拉升,农业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华泰证券、厦门银行、宁波银行等跟涨。
    宁波银行
    -0.23%
    华泰证券
    -0.17%
    阅读 305.6w+
    31
    240
  • 05-14 10:08 来自 财联社
    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到,丰富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金融产品供给。引导在穗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业务特点和优势,稳步推进具有养老属性的基金、理财、储蓄、保险产品发展,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个性化养老需求。支持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机构开发专属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定制化的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适时争取将我市更多法人金融机构纳入个人养老金等各类政策范围内。
    阅读 286w+
    46
  • 05-14 08:54 来自 中信证券 肖斐斐 林楠
    如何把握银行资负策略和息差的变化?
    阅读 101.3w+
    34
  • 05-13 19:57 来自 21财经
    财联社5月13日电,近期,东莞农商行、唐山银行、兴银理财等机构纷纷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部分产品基准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在当前“低利率、低利差、高波动”的环境下,近30万亿元存续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也面临一定的压力考验,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缩减0.81万亿元。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之后,为了能够维护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银行理财掀起一轮降费潮。近日,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相继发布费率优惠公告,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阶段性降费。例如,5月12日,交银理财宣布旗下交银理财稳享智选日开14号(90天持有期)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率自本月20日从0.20%/年调整为0.10%/年,为期三个月。
    阅读 277.3w+
    124
  • 05-13 18: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3日电,兴业银行首期科技创新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0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66%。全场获得2.90倍超额认购。
    阅读 279.3w+
    27
  • 05-13 17:5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一季度“开门红”超出预期后,中小银行二季度重返普惠“战场”,重质不重量成普遍选择
    阅读 70.9w+
    41
  • 05-13 15: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3日电,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5月7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市委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上海地区相关私募股权机构、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参与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截至5月9日,上海地区已有2家科技型企业、1家股权投资机构纳入全国首批试点。其中,新微科技集团成功发行2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直接用于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股权投资。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总行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推介,结合区域融资主体特点,将落地举措持续做深做实。
    阅读 257.8w+
    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