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业动态
关注
3.2W 人关注
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
-0.08%
龙头股
厦门银行
+2.67%
青岛银行
+2.20%
主题基金
银行
+4.94%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澜在今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五个月以来,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增量扩面资金加快流向科创领域,银行间债券市场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呈现“科技型企业结构多元,分布广泛”、“发行人灵活选择发行方式,获得更长期限融资”、“融资成本较低”三个特点。目前191家科技型企业发行377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覆盖北京、上海、广东等26个省市区,涉及集成电路、智算中心、高质量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新兴领域企业。近一半的科技型企业发债期限达到三年及以上,股权投资机构平均发债期限达到5.8年,通过风险分担工具支持和运用“5+5”等多样化的期限设置,部分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成功发行十年期债券。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平均票面利率大约为2%。(财联社李翀)
    阅读 25.1w+
    12
  • 3小时前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0月18日电,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董事会主席金立群表示,生成式AI在重新定义工作方式、工厂运营模式以及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随着生成式AI渗透率不断提高,它的深远影响将会逐步显现甚至可能超过很多人最大胆的预期。研究显示,AI应用程度较高的国家,AI每年可带动劳动生产率增长0.4-1.3个百分点。“如果我们进入一个依赖于AI和机器人的世界,机器人既是资本又是劳动力,以前所说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分类已不再适用了,机器人可以24小时全年无休工作。”金立群说,“这对发展中国家过去三四十年依赖劳动力发展的模式会有很大影响,人口红利会消失,很多制造会流转到发达国家。”
    阅读 104.8w+
    43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透露,今年前9个月,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296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股票总市值、银行间债市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展望未来,吴伟表示,上海将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指导下,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吸引一批优质金融资源,稳步推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阅读 173.1w+
    1
    51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发展和安全一体两翼,相辅相成,发展是安全的目的,安全是发展的保障。近年来,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力度,稳妥有序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必须正确把握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一是从宏观视角看待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经济是金融的根基,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往往通过金融的端口显现并向外溢出。实践中,既要关注微观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更要从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间的动态平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加大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是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稳妥化解风险。必须强化市场纪律,尊重市场规律,不断健全权责统一、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督促各方切实履行职责义务,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严格防范风险外溢和道德风险。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基金防范挤兑、差别费率、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核心功能。

    三是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丰富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箱。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的协同配合。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能力建设,完善系统性风险评估和认定机制,不断健全、巩固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阅读 183w+
    2
    105
  • 昨天 23: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9月30日农发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以来,已完成基金投放超千亿元,共支持项目562个,投向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领域,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1.26万亿元。为了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四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设立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规模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阅读 233.8w+
    73
  • 昨天 20:0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逆势布局零售所为何来?专访东亚中国行长毕明强:银行业务逻辑正在重构,“人”才是核心
    阅读 79.7w+
    12
  • 昨天 18:0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邹俊涛
    远程银行迭代加速,又见股份行向电话银行部分功能说“再见”,此前多家银行调整
    阅读 49.7w+
    13
  • 昨天 17:3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省级银行又见行长接棒董事长?山西银行李颖耀“拟进一步使用”,董事长高计亮已临近退休
    阅读 64.2w+
    2
  • 昨天 16: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专访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负责人,围绕“十四五”时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工作和成果进行深入交流。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完善跨境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安排,优化清算行布局,持续加强对清算行的流动性等政策支持。支持境内外各类机构在境外发行、交易人民币资产,常态化发行央票,丰富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阅读 246.7w+
    1
    38
  • 昨天 16: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因市场对美国地区银行的信贷担忧加剧,美国大型银行股盘前普跌,美国银行跌超3%,花旗集团跌1.7%,高盛、富国银行跌约1.4%,摩根大通跌超1%。
    阅读 264.7w+
    1
    67
  • 昨天 15: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据央行官网消息,10月15日至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分别会见欧盟委员会经济和生产力委员东布罗夫斯基以及欧盟委员会金融服务、储蓄和投资联盟委员阿尔布开克,就中欧经济金融形势和中欧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潘功胜表示,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金融合作是这一重要关系的重要支柱。双方应相向而行,促进中欧务实金融合作不断发展。
    阅读 267.4w+
    28
  • 昨天 15: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花旗集团法兰克福股价下跌5.5%,因市场对美国地区银行的担忧拖累金融类股。
    阅读 294.6w+
    25
  • 昨天 13: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金融街论坛年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10月17日上午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国务院批复,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华通讯社、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行。据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将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并作主题演讲。(记者 赵毅波)
    阅读 292w+
    3
    618
  • 昨天 12: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据国家开发银行消息,截至今年9月底,国开行国际业务已覆盖1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四五”以来围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发放贷款超7800亿元等值人民币。
    阅读 280.1w+
    26
  • 昨天 11: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据央行官网消息,2025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分别会见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和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西迪·乌尔德·塔赫,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深化多边务实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潘功胜指出,当前全球形势更趋复杂严峻,部分经济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冲击国际贸易秩序,全球经济和各国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中方将继续与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紧密合作,支持多边开发机构在推动低收入和脆弱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方希望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旗帜鲜明地呼吁多边合作,不断完善以多边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
    阅读 308.3w+
    24
  • 昨天 11: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汇丰告诉香港政府,在其拟议对恒生银行进行私有化过程中,将对香港和该地区进行数十亿美元的重大投资。他补充说,这些投资未来几年用于客户服务、技术和发展私人财富业务等领域。陈茂波说:“根据他们告诉我们的情况,不会进行裁员。”
    阅读 288w+
    25
  • 昨天 11: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历过修订和更新,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今日迎来落地一周年时刻。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7日,累计已有754家各类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项目信息,涉及金额约为1525亿元。至少两家地方城商行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调研时表示,希望该政策后续能够进一步优化机制设计,适当扩大参与银行的数量和资格,将更多实力雄厚的地方银行纳入其中。其中一家头部上市城商行相关人士表示,该行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能够获得相关资格。(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阅读 295.9w+
    1
    25
  • 昨天 11:2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一周年:754家上市公司获贷款超1500亿,有地方银行正积极争取资质
    阅读 95.6w+
    6
    38
  • 昨天 10:19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0月17日电,金融街论坛年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国务院批复,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华通讯社、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行。开幕式拟于10月27日下午举行,由北京市市长殷勇主持、市委书记尹力致辞,5家共同主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做主题演讲。
    阅读 303.7w+
    1
    136
  • 昨天 09: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银行股继续走强,农业银行11连阳,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银行板块指数7连阳。
    农业银行
    +1.74%
    阅读 311.9w+
    15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