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光伏
关注
4.2W 人关注
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
光伏
+1.27%
龙头股
ST立方
+20.00%
宝色股份
+19.99%
主题基金
光伏
+1.28%
  • 昨天 19:09 来自 环球网
    财联社11月3日电,据加拿大CTV电视台2日报道,一家美国初创公司正在研发一项卫星技术,通过在太空部署大型镜面,将阳光反射到地球,为太阳能发电站在夜间补充能源,或为高纬度、冬季漫长的地点增加光照。
    阅读 88.3w+
    88
  • 昨天 16: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日电,有投资者问,最近几个月,上游多晶硅厂家严重炒作价格,公司能否考虑下自建或收购多晶硅生产线,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阿特斯在互动平台表示,当前多晶硅环节产能供给过剩,公司暂无自建或收购多晶硅的计划。
    阿特斯
    +12.19%
    阅读 126.5w+
    12
    155
  • 昨天 13: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日电,光伏概念延续上周反弹,阿特斯涨超10%,此前弘元绿能、棒杰股份、国晟科技涨停,特变电工、金晶科技、德业股份、天合光能涨幅靠前。消息面上,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前十二批),共计129家光伏企业上榜;同时公告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企业变更公告信息,共涉及33家光伏企业。
    国晟科技
    +9.93%
    金晶科技
    +7.43%
    阅读 191.1w+
    4
    87
  • 昨天 08: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日电,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十五五”规划将绿色转型作为核心目标,明确提出巩固拓展风电光伏产业优势。自2025年6月底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规范竞争秩序,推动行业从低价无序竞争转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供需两侧的优化为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技术层面,光伏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中国正式告别P型时代,N型单晶硅技术市场份额预计超过96.9%,TOPCon、HJT、BC三大技术路线并驾齐驱,持续推动电池效率提升与度电成本下降。中国光伏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提升约45%,较2015年增长近20倍,标志着光伏已从补充能源跃升为增量主力。行业基本面在经历调整后呈现拐头向上趋势,“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竞争格局优化,助力盈利修复。
    阅读 257w+
    3
    90
  • 昨天 06:00 来自 科技日报
    财联社11月3日电,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采用“全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出0.066平方厘米的钙钛矿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5.19%,且该器件在持续工作超过1000小时后,性能依然保持在95%以上。同时,此方法制备的1平方厘米器件,效率也达到23.38%,展现出较大的产业化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
    阅读 288.2w+
    3
    132
  • 11-01 16: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日电,据国家能源局消息,2025年9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7218个,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7184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4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7150个),生物质发电项目2个。
    阅读 326w+
    118
  • 10-31 23:3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处置电站资产留内控“后患” 东方日升董事长董秘双双领罚单|速读公告
    阅读 146.2w+
    14
  • 10-31 15: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今天(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84.4%。其中,水电新增716万千瓦,风电新增61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40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05万千瓦。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98亿千瓦。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四成左右,达到同期工业用电量的六成左右,有力支撑了全社会电力供应。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介绍,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73万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较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明显超出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阅读 333.7w+
    50
  • 10-31 09: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早盘光伏概念活跃,弘元绿能走出3天2板,天合光能涨超10%,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海优新材、中来股份跟涨。消息面上,弘元绿能公告,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212.65%。此前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国内光伏龙头企业正计划联手收储产能,力争实现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采访中表示,17家龙头企业基本上已签字,正在搭建联合体。
    中来股份
    +2.14%
    弘元绿能
    +8.89%
    阅读 305.1w+
    5
    44
  • 10-31 07:3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王楚凡
    天合光能Q3亏损收窄 签订超1GWh欧洲储能订单
    阅读 85.3w+
    8
    12
  • 10-30 20:1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光伏规范名单终落地 129家企业通过核验 业内预计提质增效工作加码
    阅读 50.5w+
    6
    65
  • 10-30 20:0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组件价格企稳 天合光能Q3环比减亏|财报解读
    阅读 75.4w+
    1
    18
  • 10-30 11: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电,工信部网站昨日正式公布现行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前十二批),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此次有效符合条件的企业共有129家。江苏省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最多,达35家,浙江省为21家。符合条件的多晶硅企业有10家。业内人士透露,申报企业需要满足运行满三年的条件,此次公布的是2023年进行申报的企业,此后申报的企业或需等到下一批。(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阅读 236.5w+
    7
    135
  • 10-30 08:5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王楚凡
    固德威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超八倍 逆变器与电池产品销售额增加
    阅读 41.3w+
    3
    8
  • 10-29 14: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消息称,据安泰科统计,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9-5.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环比持平。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5.0-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5.05万元/吨,环比持平。本周国内多晶硅市场活跃度较低,整体成交氛围清淡,主流签单企业数量减少至3-4家,订单规模环比下降。市场价格持稳,主要受供需两方面因素影响:需求端,市场对四季度光伏装机预期偏弱,电池组件订单增量有限,硅片企业开工率保持平稳,对硅料囤货意愿较弱;供应端,四季度多晶硅月均产量虽提升至13万吨左右,环比增加8.3%,但多数企业本月可接订单已近饱和,余量供应极少。因此,在供需双弱格局下,市场交投整体清淡。
    阅读 242.7w+
    1
    36
  • 10-29 14: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电新能(600930)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60亿人民币增至约417.1亿人民币,增幅约16%。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侯军虎,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由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华电国际(600027)、中国人寿(601628)等共同持股。
    阅读 234.8w+
  • 10-29 13: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午后光伏概念震荡拉升,隆基绿能、阿特斯、弘元绿能涨停,此前阳光电源涨超8%,创历史新高,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爱旭股份、通威股份等跟涨。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中国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为9.7GW,环比8月上升31.79%。
    阿特斯
    +12.19%
    天合光能
    +6.28%
    阅读 232.7w+
    13
    129
  • 10-29 09: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福建监管办公室近日印发《福建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2026年1月1日起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根据市场建设情况,逐步放开各类电源进入市场参与交易。
    阅读 274.4w+
    46
  • 10-28 22:2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储能业务占比反超逆变器后 阳光电源Q3净利润创新高|财报解读
    阅读 57.4w+
    2
    19
  • 10-28 19:08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28日电,今天(10月28日),京津冀首趟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铁海铁”多式联运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鸣笛启程,为京津冀与欧洲之间再添一条高效、便捷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新通道,为中欧经贸往来注入新活力。当天上午十点,搭载着光伏组件、橡胶制品等产品的列车,采用“铁—海—铁”联运模式,由石家庄国际陆港出发,通过铁路运抵天津港,搭乘远洋货轮前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再经中欧陆海快线铁路分拨至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国家。
    阅读 254.9w+
    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