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医药
关注
2.9W 人关注
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增进健康,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帮助诊断疾病。
医药生物
+0.23%
龙头股
南新制药
+20.00%
艾力斯
+19.97%
  • 2小时前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王楚凡
    伏美替尼放量驱动业绩增长 艾力斯2025上半年净利同比增六成
    阅读 10.8w+
    2
  • 昨天 21: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在华福证券2025年秋季经济与投资策略会上,华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医药首席分析师陈铁林分析,2015年之后获批的创新药物在2024年整体药品市场的份额已达10%,创新药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价值正在逐步释放。从产业趋势来看,国内创新药正在走向1-10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未来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仍然值得期待。从药品研发周期的角度来看,未来10-50-100的过程才是中国创新药崛起真正验证和兑现的收获期。中国创新药在ADC、双抗、细胞疗法等领域在研管线已位居全球首位,ADC和双抗仍是出海重点方向。配置方面,陈铁林建议医药板块可超配,但结构性超配。(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
    阅读 128.6w+
    123
  • 昨天 1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礼来制药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第三期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将推动该肥胖症治疗药物于今年内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
    阅读 149.4w+
    1
    24
  • 昨天 13: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港股生物医药股午后再度大跌,君实生物、凯莱英跌超7%,诺诚健华跌超4%,药明合联、泰格医药、康方生物跌超3%。
    阅读 234.8w+
    3
    18
  • 昨天 00:0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张良德
    信心药业并表+电商渠道增长 恩威医药从“业务吃不饱”到净利翻倍|财报解读
    阅读 46.4w+
    8
  • 08-24 16: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创新核药RDC有望解决目前前列腺癌诊疗过程中检测负担大、疗效有限等未被满足临床需求,改变前列腺癌诊疗范式,实现诊疗一体化,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存期。目前中国尚无任何RDC上市,市场呈现蓝海状态,海外前列腺癌RDC诊疗产品在2021年上市,2024年市场已接近30亿美元,充分验证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中信证券认为中国有望复刻海外前列腺癌RDC诊疗市场发展路径,预计未来中国前列腺癌RDC诊疗市场将超100亿元,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状态。该行业关键点为核素、配体分子形态、生产配送能力,建议关注在上述条件具有优势的公司。
    阅读 277.7w+
    6
    237
  • 08-23 07:58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8月23日电,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公布了2025年下半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保险机构对下半年债券市场和A股市场的信心均有明显回升。从投资领域来看,保险机构下半年主要关注人工智能、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高分红高股息和创新医药等领域投资机会。市场判断方面,上述调查结果显示,55.56%的保险资管机构和47.67%的保险公司对2025年下半年债券市场持较乐观看法;52.78%的保险资管机构和55.81%的保险公司对下半年A股市场持较乐观看法。同时,从走势预期来看,52.78%的保险资管机构和59.30%的保险公司预期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将震荡上行。
    阅读 354.8w+
    2
    127
  • 08-22 14: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2日电,德意志银行将欧洲制药行业评级从“减持”上调至“增持”。
    阅读 322.9w+
    6
  • 08-22 14: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2日电,“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杨胜表示,支持企业在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将原研药品、生物制品和高端医疗装备等引进境内生产。拓展药品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出证范围,为我国药品“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正在加快推进京津冀、华中、西南三个分中心组建工作。实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加快开发监管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
    阅读 351.6w+
    11
  • 08-22 11: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2日电,据百济神州消息,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百悦泽®(泽布替尼)新的薄膜包衣片剂剂型用于所有当地已获批适应症。欧盟市场将从2025年10月逐步以片剂剂型取代胶囊剂型,以满足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并提升给药的便捷性。
    百济神州-U
    +0.64%
    阅读 349.1w+
    20
  • 08-22 10:5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武超
    康龙化成H1业绩降四成Q2环比改善 新签订单增长|财报解读
    阅读 85.4w+
    1
    9
  • 08-22 10: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2日电,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杨胜8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覆盖保障人民群众用药需求。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有效满足了重点人群的用药需求。
    阅读 319.8w+
    38
  • 08-22 09:2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武超
    康泰生物计提大额减值损失 H1净利下滑近八成|财报解读
    阅读 108.4w+
    3
    8
  • 08-22 07:47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8月22日电,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正在陆续披露中,社保基金与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力量,其持仓布局引人关注。据梳理,截至8月21日发稿时,二者连续两个季度共同持有的个股为98只,集中分布于医药生物、化工等高成长领域。上述98只个股截至二季度末的流通A股市值较一季度末整体增长3.64%。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社保基金与公募基金虽然投资思路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有价值投资倾向,二者连续两个季度同框个股的市值实现增长,充分展现其独到的选股眼光与投资智慧。例如,在医药生物行业,生物科技的突破、健康生活需求的提高等正成为机构一致看多的底层逻辑。
    阅读 308.4w+
    2
    81
  • 08-22 07:46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8月22日电,近期,恒瑞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创同期新高。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为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亿元。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百济神州、翰森制药等多家创新药企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创新药收入情况、研发管线进展、出海规划等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逐渐从“跟跑者”到“引领者”。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创新+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成为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
    阅读 296.5w+
    8
  • 08-21 19: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1日电,据“上海发布”,上海市市长龚正今天(8月21日)会见了丹麦诺和诺德公司董事会主席龙海歌一行。龚正说,上海将继续增强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深入推进产业国际化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欢迎诺和诺德等世界知名企业积极参与,持续提升在沪总部能级,深度融入本土研发与供应链,赋能在沪企业和医疗科研机构,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同时,欢迎诺和诺德积极参加第八届进博会。上海将一如既往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阅读 281.3w+
    46
  • 08-21 19:3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修眉
    总理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这家科创板公司在列
    阅读 77.1w+
    21
  • 08-21 14:2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俊仙
    老牌药企的“转向时刻”:石药集团如何走出新曲线?|公司调研
    阅读 81.8w+
    4
    11
  • 08-21 13: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1日电,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国残联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7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网络建设。二是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有针对性提高耳病防治与康复服务能力。三是强化重点人群的听力损失预防、筛查、诊治和康复服务,包括新生儿、老年人、职业人群等。四是加强耳科疾病规范诊疗,制修订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规范。五是加强听力健康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分级分类做好人员培养培训。六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探索医工、医技结合,推动耳与听力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七是提升全社会对耳与听力健康的关注,营造爱耳护耳社会环境。
    阅读 276.3w+
    1
    66
  • 08-21 10: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1日电,据江苏省统计局21日发布数据显示,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2%,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7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2%,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分别增长8.1%、11.6%、8.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3.9%、10.3%、18.6%,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阅读 288w+
    21